文王問太公曰:『聖人何守.』
周文王問姜太公:『聖人管理天下應遵循什麼原則?』
太公曰:『何憂何嗇.萬物皆得.何嗇何憂.萬物皆遒.政之所施.莫知其化.時之所在.莫知其移.聖人守此而萬物化.何窮之有.終而復始.
姜太公說:『不需擔憂什麼,也不需制止什麼,天下萬物就能各得其所;不去制止什麼,也不去擔憂什麼,天下萬物就會繁榮滋長。政令的推行,要使民眾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化,就像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推移那樣。聖人遵循這一法則,則天下萬物就會被感化,周而復始,無窮無盡。
優之游之.展轉求之.求而得之.不可不藏.既以藏之.不可不行.既以行之.勿復明之.夫天地不自明.故能長生.聖人不自明.故能名彰.
這種從容悠閒、無為而治的政治,君主必須反覆探求。既已探求到了,就不可不放在心中;既已放在心中,就不可不貫徹執行;既已貫徹執行,就不必將其中的奧妙明告世人。天地不宣告自己的規律,而萬物自會按其規律生長;聖人不炫耀自己的英明,而自能成就輝煌的功業。
古之聖人.聚人而為家.聚家而為國.聚國而為天下.分封賢人以為萬國.命之曰大紀.陳其政教.順其民俗.群曲化直.變於形容.萬國不通.各樂其所.人愛其上.命之曰大定.
古代聖人把百姓聚起來組成家庭,把許多家庭聚起來組成國家,把許多國家聚起來組成天下。分封賢人為諸侯,把這一切叫做治理國家的綱紀。宣傳教化,順應民情,移風易俗,把不正的轉為正直,各國的習俗雖不相同,但能使民眾安居樂業,人人敬愛君王,這就叫做天下大定。
嗚呼.聖人務靜之.賢人務正之.愚人不能正.故與人爭.上勞則刑繁.刑繁則民憂.民憂則流亡.上下不安其生.累世不休.命之曰「大失」.
唉!聖人努力于清靜無為,賢君努力于端正身心,愚昧的君王不能端正身心,所以會與民眾有矛盾。君王政令煩多,就會使刑罰繁雜嚴苛,刑罰繁雜嚴苛就會造成民眾憂慮;民眾憂慮,就會流離失所。上下不安,社會就會長期動亂,這就叫做政治大失。
天下之人如流水.障之則止.啟之則行.靜之則清.嗚呼.神哉.聖人見其所始.則知其所終.』
百姓民心的向背就像流水一樣,堵塞它就停止,放開它就流動,清靜它就變清澈。唉!真是神奇啊!只有聖人才能看到它的發端,並進而推斷出它的結果。』
文王曰:『靜之奈何.』
周文王問:『怎樣才能使天下清靜呢?』
太公曰:『天有常形.民有常生.與天下共其生.而天下靜矣.太上因之.其次化之.夫民化而從政.是以天無為而成事.民無與而自富.此聖人之德也.』
姜太公說:『天有一定的變化規律,百姓有從事的行業。君王能與百姓共安生業,天下就會清靜。所以說最好的政治是順應民心來進行管理,然後是宣揚政教以感化民眾。民眾被感化,就會服從政令。所以,天道無為而能生長萬物,百姓無需施捨就能豐衣足食、這就是聖人的德政。』
文王曰:『公言乃協予懷.夙夜念之不忘.以用為常.』
周文王說:『您的話我深有同感,我將時刻不忘,把它作為治理天下的根本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