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

论语十二章作者:孔子,朱熹发布:一叶知秋

2020-6-9 01:00

一、词语归纳

(一)通假字:

1.不亦说乎?

说:通“悦”,喜悦、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通“又”,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二)古今异义词

①可以:古义为“可以凭借” (“可以为师矣”),今义为“能够”。

②三:古义为多,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今义为数字三。

③疏:古义为“粗劣” (饭疏食饮水),今义为“疏通、疏散”。

④水:古义为“冷水”(饭疏食饮水),今义为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⑤匹夫:古义为“普通人、男子汉” (匹夫不可夺志也),今义为“无学识、无智谋的人”。

⑥忠:古义为“办事尽心竭力”(为人谋而不忠乎),今义为“忠心”。

(三)词类活用

①学而时习之 时:名词→状语,按时

②吾日三省吾身 日:名词→状语,每日

③温故而知新 故、新:形容词→名词,旧的知识、新的体会

④传不习乎 传:动词→名词,传授的知识

⑤饭疏食饮水 饭:名词→动词,吃饭

⑥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形容词→意动。以……为乐

(四)常见虚词“而”

1. 表顺承学时习之 择其善者从之

其不善者改之 温故知新

2.表修饰 吾十有五志于学 三十

四十不惑 五十知天命 六十耳顺 七十从心所欲

3.表并列 博学笃志 切问近思

4.表转折人不知不愠 学不思则罔 思不学则殆

(五)源于本文的常用成语

不亦乐乎 三十而立温故知新

择善而从 三人行必有我师

二、重点词语解释及全文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有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而不(yùn),不亦君子乎?”

【注释】时:时常地或者按照一定的时间 习:复习或者实习

说:同 悦 ,愉快 不亦……乎:句式,表委婉的反问语气

朋:(同门为朋,同志为友)志同道合的人 知:了解

愠:生气,发怒 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译文】孔子说:“学了(知识)又按时复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1句:讲学习方法2句:讲学习的乐趣3句:讲个人修养

(1)这一则告诉我们要有怎样的学习方法、学习乐趣(态度)和为人态度(个人修养)?

①学习方法:学后要时常复习。②学习乐趣: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探讨学问。

③为人态度:对不了解自己的人,毫不怨恨。

(2)学后复习本是一件艰苦的事,孔子怎么说是愉快呢?

在复习中巩固了所学,加深了理解,收获增多,这对一个渴求知识和技能的人来说一定是愉快的。

(3)“有朋自远方来”,孔子为什么会感到快乐?

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投奔自己,向自己学习,且双方可以探究学问,这自然是十分快乐的事情。

(4)从第三句来看,我们应学习孔子什么美德?

胸怀宽广,为人大度。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而不乎?与朋友交而不乎?不习乎?”

【注释】吾:我日:每天 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次 为:替,给 谋:谋划,办事 忠:尽心竭力 信:真诚,诚实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

【内容理解】本章强调治学的人重视道德修养。

从曾子“三省”来看,古代治学之人非常重视的是什么?你怎样看待这种做法?

重视品德修养。德乃为人之本,治学之基。一个人首先应该有德,有才无德,其人会遭人鄙视,其才也不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却会引起消极的影响。


3.子曰:“吾十五而于学,三十而,四十而不,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注释】有:通“又” ,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志:立志

立:站得住,文中指独立做事惑:迷惑,疑惑

天命: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耳顺:对于自己不利的意见能正确对待,听得见不同的意见

逾:越过,超过矩:规矩,规范

【译文】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的时候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意见,到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又不会逾越规矩。

【内容理解】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

1)从本章来看,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十五岁到四十岁:学习领会;五十、六十岁:安心立命,不受外界左右;七十岁:主观意识和做人规则融合为一

2)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怎样的?

思想与言行融合,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

3)我们从这一章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道德修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循序渐进。


4.子曰:“温故而知,可以为师。”

【注释】温:温习,复习 故:形容词作名词,指学过的知识,旧知识

新:形容词作名词,新的理解与体会 矣:语气助词,表肯定。

【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内容理解】本章谈学习方法。(强调“温故”,还要能“知新”)

(1)“温故”和“知新”是否是并列关系?作者强调了什么?为什么?不是。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孔子说:“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复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 “可以为师”。所以,关键是要“知新”,这就要独立思考。

(2)“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对你有怎样的启发?

在学习中要及时温习旧知识,通过独立思考,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有新发现,从而将知识融会贯通,增长自己的能力。


5.子曰:“学而不思/则,思而不学/则。”

【注释】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疑惑

【译文】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内容理解】本章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1)这一则阐述了怎样的内容?你从中掌握了什么学习方法?

阐述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要学思结合,二者不可偏废。

(2)为什么要将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

学是基础,只学不思,是死学;只思不学,是空想。只有将二者结合,才能真正领悟知识的精髓。


6.子曰:“哉,回也!一(dān)食,一瓢饮,在陋,人不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注释】贤:品德高尚箪:古代盛饭用的竹器

巷:此处指颜回的住处 堪:能忍受

【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房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内容理解】本章赞扬了颜回乐于学习、安于贫困的品质。(学习态度)


7.子曰:“知者不如之者,好之者不如之者。”

【注释】之:它。指学问和事业好:喜欢,爱好

乐:以……为乐趣

【译文】孔子说:“对于学习,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比不上以学习为乐的人。”

【内容理解】本章阐述了学习态度:以学习为快乐,学习要有浓厚的兴趣。


8.子曰:“饭疏食曲肱(gōng)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而富且贵,我如浮云。”

【注释】饭,这里是“吃”的意思,作动词 疏食:粗粮

水:冷水 曲肱:弯着胳膊 义: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于:对于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内容理解】本章讲人的道德修养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注释】三人:几个人,泛指多人 焉:于此,在其中

择:选择 其:他们 善者:好的方面,优点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的老师的人。我选择他的优点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缺点就要改正。”

【内容理解】本章讲学习态度:向一切人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1)这则讲了怎样的学习态度?要善于向一切人学习。既要学习长处,又要借鉴短处,从而反省自己。

(2)用一个成语概括这则的主要意思。

取长补短。

(3)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你能联想到孔子的哪句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子在上曰:“逝者夫,不昼夜。”

【注释】川:河流逝者:指流逝的时光

斯:这,指“川”,即河水 夫:语气助词 舍:停

【译文】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内容理解】讲时光易逝,应珍惜时间。用流水日夜不停、一去不返比喻时间的飞逝,指明时间的宝贵。


11.子曰:“三军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注释】三军:军队的通称 夺:丧失,改变 匹夫:普通人,指男子汉

【译文】孔子说:“军队可以改变主帅,但哪怕一个普通人,也不可以改变志气。”

【内容理解】本章讲一个人应当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注释】笃:忠实,坚守 切:恳切 仁:仁德

【译文】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且能多考虑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内容理解】本章讲坚定信念、广泛学习。

总结: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1、4、5、7、9、10、12章

关于思想品德修养:2、3、6、8、11章

关于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12章

三、文学常识

1.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以“仁的学说”,“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来教育学生。他后来被尊称为“圣人”。

孔子的政治思核心是“仁”、“礼”、“义”。

2.《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论语十二章》:一方面阐述了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和勤学好问、实事求是的精神另一方面阐述了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对后世的教育理论影响极大。另外,还有关于思想道德修养的问题,教育人为人处世的原则等论述。

四、拓展延伸

1.又要重新布置班级了,请在本文中选择几条格言,书写成条幅,挂在班级墙壁上。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④知者不如之者,好之者不如之者。⑤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⑦逝者夫,不昼夜。⑦三军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⑧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 学了本文,你受到哪些教益?

作为学生不应死学书本,应该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更应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使自己的各方面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的需要。

3. 《论语》中含有大量的成语,请再从《论语》中挑选出几个本文外的成语。

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