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巧言巧言:美好的言辞令色令色:好看的脸色,鲜矣仁。”
译孔子说:“用花言巧语来献媚人,伪装出讨人喜欢的脸色来奉承人,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问巧言令色之人因何缺少仁德?
答孔子告诫人们,切勿刻意讨好人,否则就有损仁德。那么,巧言令色的人,为什么缺少仁德呢?孔子认为,仁德、仁心来自于人的真情、真诚,而人的内心是通过日常言行表现出来的。用花言巧语,伪善的脸色讨好他人的人,是虚伪的人,待人没有真情实意,因而也就谈不上仁。在这里孔子强调,仁人君子应当内心与外表一致、言与行一致,直言正色,诚实无伪。
“仁”是一种出于至诚的美德。《论语》多处记载了孔子对巧言令色之人的厌恶。如:“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论语·公冶长》“巧言乱德。”《论语·卫灵公》在《论语·子路》篇中,则记载了孔子对言行一致、言语谨慎之人的赞誉,肯定这两种美德虽然并非就是仁,但却接近于仁德。他说:“刚、毅、木、讷,近仁。”这里的“木”,指性情质朴无华,“讷”,指言语谨慎,因而出言好似迟钝。“刚毅木讷”与“巧言令色”,恰恰形成鲜明的对照。
“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是孔子对人的一切优良品德的最高概括。《论语》20篇,谈论“仁”的有58章,用“仁”字109次,足见其分量之重。这个问题,我们将在“颜渊问仁”章中,加以系统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