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杞: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名,夏王朝的后代不足征征:证明、证验也;殷礼吾能言之,宋宋: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名,殷王朝的后代不足征也。文献文献:古时“文”指历史典籍,“献”指贤者。与现在文献只指典籍不同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译孔子说:“夏代的礼,我能说出来,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作证。殷代的礼,我能说出来,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作证。这是他们的历史典籍和贤者不够的缘故。假如有足够的典籍和贤者,我就可以引来作证了。”问孔子此话反映了他怎样的治学态度?
答孔子强调,对夏礼、殷礼的说明,要靠足够的历史典籍和贤人来证明,这反映了他对待历史、对待学问的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成语“杞宋无征”就出典于此,比喻事情缺乏足够的证据。孔子主张对知识要抱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语·为政》的态度,把“道听而途说”斥之为“德之贼也”《论语·阳货》,反对只凭一知半解就发表见解,或下判断、做结论的轻率做法。本章就是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