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 简介 目录 A-AA+ 书签 查字

             

问礼第六(下)

孔子家语作者:孔子,弟子发布:华夏士子

2021-2-3 01:32

言偃问曰:“夫子之极言礼也⊙极:jí,形声。从木,亟声。本义:房屋的正梁。《说文》极,栋也。按,在屋之正中至高处.可得而闻乎.”

白话译文
言堰请教道:“老师把礼讲得这般要紧,可以讲得更详细点吗?”

孔子言:“我欲观夏道⊙观:形声。从见,雚guàn声。本义:仔细看。《说文》观,谛视也.是故之吴曰:商也𣏌王曰:夏后封于杞也而不足征也王曰:征.成.吴曰:征.证也.吾得夏时焉王曰:于四时之正.正夏.数得天心中.吴曰:于十二月之正.正夏得天心之中.或谓即夏.小正之属.小正夏之书名也.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王曰:殷后封宋.而不足征也.吾得乾坤焉王曰:干天坤地.得天地阴阳之书也.吴曰:得天地阳阴之书.即易也.商易曰归藏.藏首坤次干故也.乾坤之义.夏时之等吴曰:例也.吾以此观之.夫礼.初也始于饮食吴曰:记作: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初始也.始犹起也.饮食从之大欲.人以饮食而生.故礼亦缘此而始.此非礼之所由起也.太古之时.燔黍擘豚王曰:古未有釜甑.释米擗肉加于烧石之上.熟而食之.⊙燔黍擘豚:fán shǔ bǎi tún,指上古烹饪用具出现前对食物的简单加工情况。捭,撕裂。孔颖达 疏:“燔黍者,以水洮释黍米,加于烧石之上而燔之。捭豚者,捭析豚肉,加于烧石之上而熟之。” .污樽杯饮王曰:凿地为樽.搊手饮之也.⊙污樽杯饮:谓掘地为坑当酒尊,以手捧酒而饮。污:即污wū ,形声。字从水,从亏yú,亏亦声。“亏”为“圬”省。“圬”意为“地面凹坑”。“水”与“亏”联合起来表示“地面积水坑”。本义:泥水坑。引申义:泥水、脏水。《说文》污,秽也,一曰小池为污.蒉桴土鼓⊙蒉桴:kuàifú,用草和土抟成的鼓槌。.蒉桴而土鼓吴曰:束草为堆.搏土为鼓.犹可以致敬鬼神王曰:神飨德不求备物也.及其死也.升屋而号告曰.高吴曰:高作皋.引声之言延章曰:略谓死者之名.复然后吴曰:既不复.然后以下乃行死事饮腥苴熟王曰:始死.含以珠贝.将葬.苞苴以遣.奠以送之.⊙饮腥苴熟:yǐn xīng jū shú ,古代送死送葬的风俗。人刚死,使口含珠贝或生稻之米,安葬前,在苞苴上放置熟物祭奠死者.形体则降.魂气则上.是谓天望而地藏也王曰:魂气升而在天.形体藏而在地.故生者南向.死者北首.皆从其初也.

白话译文
孔子说:“我曾想研究一下夏代的礼,所以特地跑到杞国考察,但因年代久远,留下的文献太少,只得到了一种叫《夏时》的书。我又想研究一下殷代的礼,所以特地跑到宋国去考察,留下的文献也很少,只得到了一种叫《坤乾》的书。我研究了干天坤地、天地阴阳的意义,还有春夏秋冬四时的道理,通过这些我来谈谈吧。我认为,礼的产生,是从饮食开始的,上古时,人们尚未发明陶器,他们把谷物、小猪放在烧热的石头上焙烤,挖个小坑当酒杯,双手捧起来喝,用土抟成的鼓槌,垒个小土台子就当鼓,在他们看来,用自己的这种生活方式来表达对于鬼神的敬意,好像也是可以的。等到他们死的时候,其家属就上到屋顶向北方高喊:‘喂,亲人某某你回来吧!’招魂之后,就把生稻米或珠贝含在死者口中,到了送葬的时候,又用草叶包着熟食作为祭品送他上路。肉体入之于地,灵魂升之于天,这就称为向天上招魂,在地下埋葬。所以活人都面向南,死人头皆朝北,现在实行的这些礼仪都是古代传下来的。

昔之王者.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橹巢王曰:掘地而居.谓营窟土处避寒也.有柴谓橹在树曰巢木处避暑也.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吴曰:毛未尽而食曰茹.⊙茹:rú,形声。从艸,如声。本义:吃。《方言》茹,食也。吴越之间,凡贪饮食者谓之茹。注:“今俗呼能粗食者为茹。”.未有丝麻.衣其羽皮.后圣有作.然后修火之利.范金王曰:冶金为器.用刑范也.⊙范:fàn,是形声字,艸为形,㔾fán为声。本指一种出行时的祭祀,古代文献中多用来表示模子、法则合土王曰:合和以作瓦物.以为台榭宫室户牖.以炮以燔王曰:毛炙曰炮.𤍿炙曰燔也.以烹以炙王曰:煮之曰烹.炮之曰炙.吴曰:沈而煮之金曰烹.贯而置之火曰炙.以为醴酪王曰:醴.醴酒.酪.浆酢.治其丝麻.以为布帛.以养生送死.以事鬼神.故玄酒在室王曰:玄酒.水也.言尚古在略近.醴盏在户王曰:醴.盎齐也.五齐.二曰醴齐.三曰盎齐.⊙醴盏:lǐ zhǎn,甜酒和白酒。.粢醍在堂王曰:粢醍.澄齐.⊙粢醍:zī tí,浅红色的清酒.澄酒在下王曰:澄清漏其酒也吴曰:按:礼辨酒之五齐.一曰泛齐.二曰醴齐.三曰盎齐.四曰醍齐.五曰沈齐.室内在北.太古用水.故尊尚之.户在室稍南.堂在室外.下则堂下矣.去古渐远.故五者各以等降设之.玄酒即泛齐.盏即盎齐.澄即沈齐.陈其牺牲.备其鼎俎⊙俎:zǔ,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器物,如俎豆,“俎”和“豆”,都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列其琴瑟.管磬钟鼓.以其祝嘏⊙嘏:gǔ,祈福,古代祭祀时,执事人祝为受祭者尸致福于主人.以降上神王曰:上神.天神.与其先祖.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齐上下.夫妇有所.是谓承天之祜吴曰:言行礼如此.则神格而鬼享矣

白话译文
在上古先王之时,没有宫室一类的建筑,冬天就住在洞穴里,夏天就住在棍棒搭成的树巢上;那时候还不懂得熟食,生吃草木之实和鸟兽之肉,喝鸟兽的血,连肉带毛的生吞;那时候还不知道麻丝可以织布作衣,就披上鸟羽兽皮当衣服。后来有圣人出世,才懂得火的种种作用,于是用模型铸造金属器皿,和合泥土烧制砖瓦,用来建造台榭宫室门窗;又用火来焙、来烧、来煮、来烤,酿造甜酒和醋浆。又利用丝麻,织成布帛,用来供养活人,料理死者,用来祭祀鬼神和上帝。因为重视上古老祖宗的习见习闻,所以在祭祀的时候,玄酒摆在室内,醴盏摆在门旁,粢醍摆在堂上,澄酒摆在堂下,同时要陈列牺牲,备齐鼎俎,安排各种乐器,用以迎接天神和祖宗的降临。通过祭祀中的种种礼仪,或表示规范君臣的关系,或表示加深父子的感情,或表示和睦兄弟,或表示上下均可得到神的惠顾,或表示夫妇各有自己应处的地位。这样的祭祀就叫承受上天的赐福。

作其祝号王曰:牺牲.玉帛.祝辞皆异为之号也吴曰:按:礼祝号有六:神鬼祗牲齍幤也.皆美其辞以告神也.玄酒以祭.荐其血毛⊙荐:jiàn,进献,祭献.腥其俎吴曰:此三者法上古礼也.熟其殽王曰:言虽有所熟.犹有所腥.腥本不忘古也.⊙殽:xiáo,同“淆”。多音字:殽yáo,古同“肴”;殽xiào,古同“效”,效法.越席以坐王曰:翦蒲席也.疏布以罩王曰:当作羃.覆酒巾也.质故用疏罩也.⊙罩,当作“羃”mì,古代遮蔽脸部的巾,古同“幂”,覆盖.衣其浣布王曰:练染以为祭服.醴盏以献.荐其燔炙.君与夫人.交献以嘉魂魄王曰:嘉.善乐也.是谓合莫吴曰:契合于宜漠之中也.此以上至熟其殽.法中古礼也.然后退而合烹王曰:合其烹熟之体.无复腥也.体其犬豕牛羊王曰:体.谓解其牲体而荐之.实其簠簋王曰:受黍稷之器也.吴曰:簠簋.《诗》传:瓦器以盛黍稷.边竹器豆木器以盛果核.俎𨣎铏铜器如鼎.和羹之器也.⊙簠簋:fǔ guǐ,簠与簋,两种盛黍稷稻粱之礼器.笾豆铏羹王曰:竹曰笾.木曰豆.铏所以盛羹也.⊙笾:biān,古代祭祀和宴会时盛果品等的竹器。铏:xíng,古代盛羹的小鼎,两耳三足,有盖.祝以孝告王曰:祝通“孝子语于先祖”.嘏以慈告王曰:嘏.以传先祖语于孝子.是为大祥王曰:祥.善.吴曰:祥.善也.合烹以下.此当世之礼也.此礼之大成也.”

白话译文
拟定祝辞中的种种美称,设置玄酒以祭神,先将牲的血毛进献,再将生肉盛于俎上进献,再将半生不熟的排骨肉献上。主人主妇亲践蒲席,用粗布蒙上酒樽,身穿祭服,献过甜酒,又献白酒,献过烤肉,又献烤肝。国君与夫人向神交替进献,使祖先的灵魂感到快慰,这就叫子孙的精神和祖先的灵魂在冥冥之中相会。祭祀进行到向今人献食时,就把方才献神的生肉、半生不熟的肉放在镬里合煮,直到煮熟,然后区别犬猪牛羊的不同部位,放到该放的容器里,以招待来宾和自家兄弟。祝的祝辞要表达主人对神的孝敬之意,神的保佑之辞也充溢着对子孙的爱护之心,这就叫大吉大利。这就是礼的大致情况。”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收藏 书评 打赏

上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