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五仪解第七(二)

孔子家语作者:孔子,弟子发布:华夏士子

2021-2-3 23:35

公曰:『何謂士人.』孔子曰:『所謂士人者.心有所定延章曰:有志.計有所守延章曰:從道.雖不能盡道術之本⊙道術:道德學術.必有率也王曰:率.猶行也.延章曰:率:導也.引也.領也.表率也.雖不能備百善之美.必有處也延章曰:美者必處之.是故知不務多.必審其所知延章曰:知不求博.但能辨.言不務多.必審其所謂王曰:所務者.謂言之要也.延章曰:立言以旨道.行不務多.必審其所由延章曰:行有所旨.又慎終以成.吳曰:言務所務者.皆得其要也.智既知之.言既道之王曰:得其要也.延章曰:非道不言.行既由之.則若性命之形骸之不可易也吳曰:言若性之所命.形之所賦之不移.⊙形骸:人的形體、軀殼.富貴不足以益延章曰:不求富貴.貧賤不足以損延章曰:貧賤不移.此則士人也.』

白話譯文
哀公問道:『請問什麼是士人?』
孔子回答說:『所謂士人,他們心中有確定的原則,有明確的計畫,即使不能盡到行道義治國家的本分,也一定有遵循的法則;即使不能集百善於一身,也一定有自己的操守。因此他們的知識不一定非常廣博,但一定要審查自己具有的知識是否正確;話不一定說得很多,但一定要審查說得是否確當;路不一定走得很多,但一定要明白所走的路是不是正道。知道自己具有的知識是正確的,說出的話是確當的,走的路是正道,那麼這些正確的原則就像性命對於形骸一樣不可改變了。富貴不能對自己有所補益,貧賤不能對自己有所損害。這樣的人就是士人。』

公曰:『何謂君子.』孔子曰:『所謂君子者.言必忠信而心不怨王曰:怨.咎.延章曰:但不愧忠義.不以人移.吳曰:所言必忠信.無怨惡也.仁義在身而色無伐王曰:無伐善之色也.延章曰:事唯仁義.不伐責於人.吳曰:躬行仁義而無矜伐之色.思慮通明而辭不專延章曰:思慮有據.視事以道.而不專己之言辭以否人.吳曰:心思意慮昭明通達.不專尚言辭.篤行信道.自彊不息延章曰:地勢坤.君子以自彊不息.吳曰:德行純篤.信行聖道.彊行不息.油然⊙油然:從容安閒的樣子若將可越而終不可及者.君子也王曰:油然.不進之貌也.越.過也.吳曰:油然.不進之貌.一作猶舒遲也.不及謂從之未由也.』

白話譯文
哀公問:『什麼樣的人是君子呢?』
孔子回答說:『所謂君子,說出的話一定忠信而內心沒有怨恨,身有仁義的美德而沒有自誇的表情,考慮問題明智通達而話語委婉。遵循仁義之道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自強不息。他那從容的樣子好像很容易超越,但終不能達到他那樣的境界。這樣的人就是君子。』

公曰:『何謂賢人.』孔子曰:『所謂賢人者.德不踰閑王曰:閑法.吳曰:依德而行.不過其法.行中規繩吳曰:所行所為有規矩準䋲.⊙規繩:指規範、法則。規:校正圓形的用具。繩:木工用的墨線.言足以法於天下.而不傷於身王曰:言滿天下無口過也.吳曰:其言可為天下取法.言满天下無口過.故不傷身.道足以化於百姓.而不傷於本王曰:本亦身.吳曰:其道可化民.亦不傷於身.富則天下無宛財王曰:宛.積也.古字亦或作菀.此故或誤不著草矣.吳曰:德惠而天下化之.不獨富也.施則天下不病貧吳曰:德普而天下賴之.不獨貧也.此則賢者也.』

白話譯文
哀公問:『什麼樣的人稱得上是賢人呢?』
孔子回答說:『所謂賢人,他們的品德不逾越常規,行為符合禮法。他們的言論可以讓天下人效法而不會招來災禍,道德足以感化百姓而不會給自己帶來傷害。他雖富有,天下人不會怨恨;他一施恩,天下人都不貧窮。這樣的人就是賢人。』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