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民族特征_马儒融合论之5

马儒融合论作者:贾陆英发布:贾陆英

2021-5-3 17:57

本节探讨:马儒融合论〔5〕民族特征。阐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特征。

中国共产党90年奋斗最重要的历史经验之一,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这个『实际』,既包括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又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际。然而,我们对前一个实际比较重视,而对后一个实际,在一段时间内则重视不够、研究不够。党的十八大以来,由于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文化自信,也由于中国崛起和中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愈益彰显,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的问题,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五四运动百年以来的历史证明,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正确选择。融合的过程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过程;融合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时代化、大众化;融合的成果,包括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的理论依据:『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是二者相融合的科学命题;『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 是二者相融合的历史任务;『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是二者相融合的指导方针;『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二者相融合的科学态度。所有这些,为创造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开辟了道路。

马克思主义与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相融合,是毛泽东思想的一大特色。毛泽东思想与孔子学说以及后世儒学中朴素唯物论、辩证法因素有哪些契合点呢?

〔1〕关于尊重人、爱护人的思想。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也就是爱人。其中既有维护统治者利益的内容,又有尊重人的生命,同情民众疾苦,倡导与人为善,主张人际和谐的内容。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立场是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其核心理念和宗旨。

〔2〕关于『大同』社会的理想。『礼之用,和为贵』,孔子把礼作为治世的手段,把和作为治世的目的,提出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想。青年毛泽东对大同社会情有独钟,新中国成立前,他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上赋予『大同』全新的含义。

〔3〕关于人与世界关系的思想。儒学中的『气学』主张世界统一于气物质;【周易】认为宇宙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一阴一阳之谓道,主张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与时偕行,革故鼎新;【大学】强调格物致知,王夫之提出行先知后,知行统一。这些朴素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元素,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契合的。

〔4〕关于民为邦本的思想。儒学强调以民为本,执政者要为政以德,博施济众,与民同享同乐。这和毛泽东关于『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思想、我们党执政为民的理念是契合的。

〔5〕关于国家统一的思想。孔子认为,天下一统的集中体现是国家大事由天子发号施令,『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他晚年作【春秋】,为的是国家统一大业。儒家文化是最终形成中华民族的深层原因。毛泽东为建立独立、统一、民主、富强的新中国,提出了一系列独创性的思想。

〔6〕关于重视教育的思想。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富而后教的重要观点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教育目标,终身诲人不倦。毛泽东历来重视对孔子教育思想和方法的继承和发展,直至1964年,他还在春节座谈会上肯定孔夫子的教育传统不要丢。

〔7〕关于修身立德、心怀天下的思想。孔子认为修身立德是做人的根本。他培养人的目标,是做一个品德高尚、以天下为己任的君子。毛泽东历来高度重视党的思想建设,强调共产党员要有远大理想、坚强党性、高尚品德和优良作风,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

〔8〕关于见义勇为、坚忍不拔的思想。孔子把仁、智、勇三者兼备视为君子的完美品德,身处乱世,坚信仁爱之道,不避艰险,不怕打击,百折不挠,奔走呼号,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毛泽东更是一位信仰坚定,具有大爱大智大勇的革命者和战略家。

〔9〕关于热爱学习、追求真理的思想。孔子认为自己并非生而知之者,而是学而知之者,学习是为了求道。『士志于道』,『君子谋道不谋食』,『朝闻道,夕死可矣」,是他追求真理的写照。毛泽东酷爱读书,当他找到马克思主义这个真理后,终身为之奋斗,从不动摇。

〔10〕关于注重实际、知行统一的思想。经世致用是孔子学说的精髓和要义。他的一生,既注重从古代典籍中学习,又注重从实际生活中学习,尤其注重言行一致,所学必须与所行相符合。毛泽东称赞孔子的学问是从实践中自学得来的。【实践论】的副标题是『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这就抓住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与儒学强调知行统一思想的契合点。

毛泽东思想与孔子学说的契合点是很多的,这里仅是举其大略而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的过程。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蕴含的儒学精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1〕在发展战略上,体现为和谐社会的构想与小康社会的目标。孔子描述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渊源;『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的小康社会,被邓小平古为今用,规划党和国家现阶段发展目标。党中央在关于【十四五】规划的建议中,又确立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

〔2〕在思想路线上,体现为与时俱进的观念。【周易】说:『终日亁乾,与时偕行。』告诫人们在观念和行动上要与时代一起进步。党的十六大指出:『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党的十九大强调:『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

〔3〕在时代特征上,体现为改革创新、自强不息的精神。儒家关于革故鼎新、日新之谓盛德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铸就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民族品格,也滋养了当今时代新的精神风貌,中国人民将以改革创新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锐意进取,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4〕在执政理念上,体现为以人为本的思想。孔子创立『人学』,探讨现实世界中人的品德修养,人的尊严和价值,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成为中国哲学的中心,为人文主义奠定了基础,也为我们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提供了文化氛围和土壤。在新时代,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新的辉煌。

〔5〕在治国方略上,体现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孔子认为『政』『刑』和『德』 『礼』都是治国手段,两者比较,『德』 『礼』更为优越。荀子提出『隆礼重法』、礼法并用的主张。法治和德治作为调整社会关系,治理国家的两种手段,成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

〔6〕在干部选任上,体现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孔子主张『举贤才』,强调只有知人善任,重用贤才,才能匡正用人风气,实现政治清明。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强调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

〔7〕在文化建设上,体现为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五千年中华文明孕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党在90年奋斗中把民族精神与改革创新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形成中国人民新的精神风貌。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历史任务。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8〕在道德建设上,体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同志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我们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基本遵循。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9〕在社会建设上,体现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尚书】说:『正德,利用, 厚生,惟和』,厚生就是经世济民,使民众的生活富足,充裕。孔子把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修己以安百姓看作比仁道更高的圣德。明清之际兴起的实学思潮提倡"厚生利用"之学,体现了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到了近代,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思想,把民生问题上升到国家大政方针的高度。中国共产党人的『民生观』和政策措施,继承了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的优秀文化传统。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10〕在对外关系上,体现为和而不同、协和万邦、尊重文明多样性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远古时期,尧舜禹在处理族群与族群的关系上,实行了协和万邦的政策。这一理念对处理国与国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培育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精神。习近平同志在外交理念上,强调坚持义利合一的价值观,为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提供了价值指导。

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融合,除儒家学说以外,还包括先秦时期的墨、道、法、兵等各家学术、以及后来形成的佛家、道家学术中的精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摒弃门户之见,倡导兼容并包,吸取百家优长,汇集八方精义,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而努力。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