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5-3 18:03
本节探讨:马儒融合论〔11〕关键词之知行统一。阐释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在哲学世界观上融合的第五个关键词:知行统一。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知』是指人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和思想道德观念,『行』是指人的行为和行动。『知』与『行』是什么关系?是『知先行后』还是『行先知后』?这是中国哲学、也是世界上各种哲学长期探讨和争论的问题。毛泽东在【实践论】中用中国哲学的『知行』范畴,把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理论概括为『知行统一观』,并且突出强调了行实践在知认识的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他说:『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73页『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排斥一切否认实践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73页
实践第一的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列宁在【黑格尔
实践第一的观点,也是对中国哲学关于『行先知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为【实践论】加的副标题是:『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这就清楚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融合,体现了毛泽东对中国哲学重视现实、重视实践精神的实际运用。孔子一生注重言行一致,他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他还说,书本上的知识,大概我可以赶得上别人,身体力行君子之道,那我还做得很不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论语·述而】。由此可见,把行动看得比言语更重要,是孔子一贯奉行并强调的一个修身原则。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子·儒效】『闻』是指从别人那里听来的知识,『见』是指亲身经验得来的知识,『知』是指有了深入理解的知识,『行』是指把这种深入理解的知识运用、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这就是说,听来的知识不如亲身经验的知识,亲身经验的感性知识不如深入理解的理性知识,虽有理解但还不能实行的知识不是完备的知识,只有能够实际运用的知识才算得上完备的知识。在这里,荀子突出了『行』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个2000多年以前迸发出的反映论的思想火花,是荀子思想中极为珍贵的闪光点。【大学】提出了格物致知的观点,认为修身要从格物也就是要与外部世界相接触,要动手实际去做事开始,通过格物才能致知。
重现实、重实践的中国哲学风格,自两宋之交以来,在湖南一带得到了广泛弘扬,以岳麓书院为代表,形成了强调经世致用、主张躬行实践的湖湘学风。王夫之提出了『知行相资以为用』【尚书引义】卷三【说命中二】,『行先知后』【读四书大全说.大学】的观点,认为知和行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而『行』是主要的。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念,开启了先进知识分子直面现实、放眼世界的新视野,也成为湖湘学风的新特点。维新变法运动以来,谭嗣同等人办学会,办报刊,大力宣传新思想,使湖湘学风得到进一步发扬。青少年时代的毛泽东,深受湖湘学风的影响。他在读书笔记【讲堂录】中,记载了对湖湘前辈人物王夫之、曾国藩等的深切敬意。他反对『闭门求学』,主张『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毛泽东传1893—1949】,第19—21页。投身革命以后,坚持从实际出发成为毛泽东最为突出的特点。他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提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实践论】从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上,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为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实践第一的观点启示我们,只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正确认识中国国情,正确指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在我们党的历史上, 『左』、右倾机会主义虽然在政治上表现不同,但却有着共同的认识根源,这就是理论脱离实际、主观背离客观。毛泽东针对『左』、右倾机会主义共同的认识根源和思想基础,从哲学高度加以回答,指出为什么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实践中来的,并着重分析了教条主义者否认认识开始于实践,忽视对实际情况的具体分析,靠生吞活剥马克思主义『本本』来指导革命的严重危害。经过延安整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成为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在认真总结苏联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认真分析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得出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结论,明确了我国现阶段所处的历史方位。这是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从这个实际出发,走出了一条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实践第一的观点启示我们,只有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才能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确立起来的。【实践论】指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73页经过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党重新确立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思想路线,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在新的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切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是不是正确,是不是真理,只能由实践来检验。只有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精神,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才能冲破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冲破教条式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束缚,冲破主观主义桎梏的束缚,真正做到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根据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发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我们党在不断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并用创新理论指导和推进新的实践的生动体现。
实践永无止境,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也永无止境。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文中指出,当前,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条件,学习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要学习掌握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