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5-3 18:13
本节探讨:马儒融合论〔27〕关键词之与人为善。阐释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在人生价值观上融合的第5个关键词:与人为善。
与人为善,是中华民族关于为人处世的重要准则。语出【孟子·公孙丑上】:『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原意是指君子最高的德行就是同别人一道行善。后人在使用时多指以善意的态度对待他人,为他人着想,乐于助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 『友善』,就是倡导与人为善。
2014年8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蒙古国国家大呼拉尔的演讲中指出:『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观念和传统在中国代代相传,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深深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
与人为善,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孔子认为,『善』是一种崇高的品德。【大学】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善』包含两个层次,一是『善心』,如孔子所说仁爱之心,孟子所说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二是『善行』,对于为政者来说,要行『仁政』,关注、保障和改善民生;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就是要『泛爱众』【论语·学而】,尊老爱幼,关心他人,体恤弱者,互助互惠,多做好人好事。善心是人自身修养的结晶,是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是善行的内在动力。而善行则是善心的外在表现,是把善心落到实处的具体行动。只有心灵美,行为才会美。
弘扬与人为善的传统美德,也包括两个层面的问题。第一个层面是全社会,有赖于党和政府的正确引导。对于人民内部的不同意见,必须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采取和风细雨的态度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对于学术上的是非,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形成充分说理、民主讨论的浓厚氛围;对于民族关系,必须坚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方针,实现56个民族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共同富裕;对于政党关系,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在处理国际关系上,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协和万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二个层面是公民个人。与人为善是君子之道、君子之行,是蕴藏于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人格力量,也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具备的优良品格。人,总是生活在群体中,怎样处理人际关系,是一门大学问。古圣先贤传给我们的与人为善之道,就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人生智慧。主要包括:
第一,要心胸开阔,见贤思齐。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又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只有襟怀坦荡、豁达大度的人,心中才能装得下他人;只有把真善美的高尚情操当做人生追求的人,才能看到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不足,从心底生发出学人之长、补己之短的强烈愿望。人人都自觉地这样去做,我们的社会才能不断地扬善弃恶,走向光明。小肚鸡肠、总是忌妒他人的人,是不可能做到与人为善的。
第二,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孔子提出的『为仁之方』是忠恕之道。忠道,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强调要真诚待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恕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强调要尊重他人,换位思考,推己及人。孔子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论语·卫灵公】对自己要严格要求,而对于他人,则要有宽容之心。修己严,待人宽,这正是忠恕之道的要义。
第三,要谦虚谨慎,礼让为先。孔子倡导谦逊的美德,主张『礼让为国』【论语·里仁】。毛泽东有句名言,『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之所以能使人进步,是因为虚怀若谷的人,才能看到他人的长处,吸取他人的优点,从而使自己不断进步。骄傲之所以能使人落后,是因为狂妄傲慢、目中无人的人,既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又看不到别人的长处,『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内心缺乏前进的动力,长此以往,必然落后。懂得『礼让』,是一个人文明素质的体现。天下事纷繁复杂,人生之路并不总是平而又平、直而又直。无论国事、家事还是个人的事,有时候往往会『退一步天宽地阔』,我们不仅要学会奋斗、竞争、冲锋,也要学会沟通、协调、退让。人与人之间能够互谅互让,才会形成团结和睦、融洽相处的氛围。
第四,要扶危济困,助人为乐。孔子学说重视人,但这个『人』不仅仅是个人,更是一定伦理关系中负有某种伦理责任的人。从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到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君子的德性和价值总是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在为他人献爱心做好事的过程中实现的。由此形成了儒家重视群己关系,强调群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从而使扶危济困,助人为乐成为人们追求的美德,深深影响和改变着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影响和改变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第五,要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孔子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他把『义』作为君子的行为尺度和价值标准,强调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凡合乎道义的,就要努力去做;凡违背道义的,就坚决不做。与人为善是有原则的。我们对待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尤其是对待困难群体,一定要坚持与人为善的态度,尽心竭力地去做,而且一定要做好。对于坑害群众,违背民族大义,有损国格人格的行为,则要与之进行坚决斗争。面对民族危难,面对国家和群众利益受到严重威胁,更应发扬见义勇为的精神。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主张『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孔孟提倡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去为正义而战斗,也形成了今天我们这个社会中反腐倡廉、除暴安良、扶正祛邪、维护公平正义的力量。这力量的凝聚和壮大,就是社会的光明所向,就是人民的希望所在。
中国共产党人最博大、最深切、最真挚的爱就是爱人民,这种爱,承载着深厚的民族精神,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是共产党人优良品质的核心。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作为社会的先进分子,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与人为善传统美德方面,更应走在前面,作出表率,对祖国、对人民心存大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