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王因羽之击齐.率诸候之师五十六万.东裘楚.破彭城.羽闻之.留其将击齐.自以精兵三万归击汉.汉王与羽大战彭城下.汉王不利.出梁地.至虞.谓左右曰:『孰能为使淮南王黥布.令发兵背楚.留项王于齐数月.我之取天下可以万全.』随何乃使淮南.说布背楚.随何说淮南王曰:『汉王使使臣敬进书与大王御者.窃怪大王与楚何亲也.』淮南王曰:『寡人北面而臣事之.』随何曰:『大王与项王俱列为诸侯.北面而臣事之.必以楚为强.可以托国也.项王伐齐.身自负版筑.以为士卒先.大王宜悉发淮南之众.自身将之.以为楚军前锋.今乃发四千人以助楚.北面而臣事人者.固若是乎.夫汉王战于彭城.项王未出齐也.大王宜扫淮南之兵渡淮.日夜会战彭城下.大王抚万人之众.无渡淮者.垂拱而观孰胜.夫托国于人者.固者是乎.大王提空名以向楚.而欲厚自托.臣窃为大王不取也.然大王不背楚者.以汉为弱也.夫楚兵虽强.天下负之以不义之名.以其背约而杀义帝也.然而楚王将以战胜自强.汉王收诸侯.还守荥阳.下蜀汉之粟.深沟高垒.分卒守徼乘塞.楚人还兵.间以梁地.深入敌国八九百里.欲战则不得.攻城则力不能.老弱转粮千里之外.楚兵至荥阳.成臬.汉坚守而不动.进则不得攻.退则不得解.故曰楚不足恃也.使楚胜.则诸侯自危惧而相救.
夫楚之强.适足以致天下之兵耳.故楚不如汉.其势易见也.今大王不与万全之汉.而自托于危亡之楚.臣窃为大王惑之.臣非以淮南之兵足以亡楚也.
大王发兵而倍楚.项王必留齐.数月.汉之取天下可以万全.臣请以大王提剑而归汉.汉必裂土地而分大王.又况淮南.必大王有也.故使臣进愚计.愿大王留意也.』淮南王曰:『请奉命.』阴许叛楚与汉.未敢泄.楚使者在淮南.方急责英布发兵.舍传舍.随何直入.坐楚使者上坐.曰:『九江王已归汉.楚何以得令发兵.』布愕然.楚使者起.何因说布曰:『事已构矣.独杀楚使者.无使归.而疾走汉并力.』乃如汉使者教.于是杀楚使者.因起兵攻楚也.
白话
因为项羽去攻打齐王,刘邦率诸侯的军队五十六万,向东偷袭楚国,攻破彭城。项羽听到这个消息,留下自己的属将攻打齐国,自己率领三万精锐部队回师攻打汉王军队。汉王刘邦与项羽在彭城下展开大战。汉军出师不利,奔出梁地,退到虞地,刘邦问左右大臣:『谁能出使淮南,劝说淮南王黥布举兵背叛楚王,使楚王的军队留在齐国,几个月后我夺取天下就不会再有危险了。』大臣随何于是出使淮南,劝说黥布背叛楚王。
随何游说淮南王说:『汉王派使臣敬进书信与大王左右。我奇怪,大王与楚王是什么关系?』淮南王说:『我对楚王向北称臣。』随何说:『大王你与项羽同是诸侯,却对楚王向北称臣,必定是由于楚王强大,可以得到保护。楚王攻打齐国,亲自背着版筑,身先士卒。大王你应当倾淮南所有的军队,亲自为将,作为楚王的先锋。可是现在你才发四千兵帮助楚王,对楚王向北称臣,是应当这样的吗?汉王攻打彭城,项羽未从齐国撤军之时,大王你应当拨淮南的所有士兵北渡淮河,日夜与汉军会战在彭城下。大王你拥有上万的士卒,却不发兵渡过淮河,只是在隔河观望谁是赢家,难道把国家托附给别人的,是应当这样做的吗?大王你拿空名来向楚称臣,是想从中得到好处。我私下为大王感到不值得。大王你不背弃楚王,是认为汉王势力弱小。楚兵虽然强大,天下的人却认为它是不义之师,因为楚军背弃前约杀死了义帝,楚王靠战争、武力取胜,强大起来,汉王兼并诸侯,归守荥阳,收走蜀汉的粮食,加强防御工事,分兵把守边界要塞。楚军回兵,干犯梁地,军队深入敌国八九百里,想要作战却不能,想要攻城实力不够,老弱之兵从千里之外转运粮食。楚王兵到荥阳、成桌,汉军坚守不出。楚军进不能攻,退不能守,所以说楚军是靠不住的。假如楚军胜汉军,那么诸侯害怕自己被灭,相互之间就会救助。所以说楚军的强大,只不过是使自己成为天下攻击的对象罢了,所以说楚王的实力不如汉王,形势是显而易见的。现在大王你不亲附万无一失的汉王,却于危亡的楚王结为一体,我私下为大王的行为感到迷惑不解。我们不认为你们淮南的军队足以能够消灭楚军。大王你发兵背叛楚国,项王必定逗留齐地,几个月后,汉王夺取天下可以万无一失了。我请大王率领军队归顺汉王,汉王必定会分土地给大王,更何况淮南这一小小地盘呢?必定也是大王你的。
所以汉王派我向你进献愚计,希望大王你考虑一下。』淮南王说:『就遵照你的命令办吧。』于是暗地里答应背叛楚王亲附汉王,不敢泄露消息。这时楚王的使者正在淮南,正急着要求黥布发兵。住在旅舍,随何直接坐到楚使者的上坐,说:『九江王已经归附汉王,楚王凭什么命令他发兵救急。』黥布听了随何的话非常惊愕。楚王的使者起身离开。随何于是劝说黥布:『事情已至此,不如暗自杀了楚王的使者,不要让他回去,快些归汉,与汉王协手并力攻打楚王。』于是黥布按随何说的那样做了。杀掉楚王使者,发兵攻打楚王。汉王如荥阳.使韩信击魏王豹.虏之.汉王问郦生曰:『魏王大将谁也.』
曰:『柏直.』王曰:『此其口尚乳臭.不能当韩信骑将冯敬.』王曰:『不能当灌婴部将项他.』王曰:『不能当曹参.在.吾无患矣.』王乃以信为左丞相击魏.信进兵.为陈船欲渡临晋.魏聚兵拒之.信乃伏兵.从夏阳以木罂度军.袭安邑.虏魏王豹.便进兵伐赵也.汉遂于楚相距于荥阳.楚围汉王.用陈平计.间得出.汉王急问陈平:『策安出.』陈平曰:『彼项王骨鳊之臣亚父.钟离末之属.不过数人.大王能出捐数万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攻之.破楚必矣.』
汉王乃以四万斤金与平.恣其所为.不问出入.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末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终不能裂地而封:『欲与汉为一.以灭项氏.分王其地.』项王果疑.使使至汉.汉为太牢之具.举进见楚使.即佯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也.』复持去.以恶具进楚使.使归.具报项王.项王大疑亚父.亚父欲争击汉王.项王不信亚父.亚父闻项王疑.乃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项王从之.入关收兵.欲复东.辕生说汉王:『出军宛.叶.引项王南渡.使韩信等得集河北.』羽军引兵南渡.如其策.辕生说曰:『汉与楚相拒于荥阳.成臬数月.汉尝困.愿王出武关.项王必引兵南走.王深壁.令荥阳.成臬间且得休息.使韩信等集于河北赵地.君王乃复走荥阳.如此.则楚备者多.力分.汉得休息.复与之战.破楚必矣.』汉王从此计.出军宛.叶间.项王闻汉王在宛.果引兵南渡.如辕生之策.韩信与张耳.以兵数万.东下井陉击赵.破之.乃报汉.因请立张耳为赵王.以抚其国.汉王从之.初.赵王与成安君陈余闻汉且袭之.聚兵井陉口.广武君李左车说曰:『闻汉将韩信涉西河.虏魏王.擒夏悦.新喋血阏与.今乃辅以张耳.议欲下赵.此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挡.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
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后.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出.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使前不得斗.退不得还.吾奇兵绝其后.野无所掠卤.不至十日.而两将之首可致于戏下.愿足下留意臣之计.否.必为二子所擒.』成安君不听广武君.
广武君策不用.信闻知之.大喜.乃进军击赵.破之.赵之破也.韩信令军中无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至戏下者.信乃解其缚.师事之.问曰:『仆欲北攻燕.东伐齐.何若而有功.』广武君辞谢曰:『臣闻败军之将.不可与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与图存.今臣败亡之虏.何足以权大事乎.』信曰:『仆闻百里奚居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非愚于虞而智于秦.用听与不用听也.试令成安君听足下计.若信者亦为擒矣.
仆委心归计.愿足下勿辞.』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故曰「狂夫之言.圣人择焉」.顾恐臣计未必足用.愿效愚忠.夫成安君有百战百胜之计.一旦而失之.军破鄗下.身死泜上.今将军涉西河.虏魏王.擒夏悦阏与.一举而下井陉.不终朝破赵二十万众.诛成安君.名闻海内.威震天下.农夫莫不辍耕释耒.工女下机.褕衣甘食.倾耳以待命.若此者.将军之所长也.然而众劳卒疲.其实难用.今将军欲举倦弊之兵.顿燕坚城之下.欲战恐不得.攻城不能拔.情见势屈.旷日粮竭.而弱燕不服.齐必距境以自强也.燕.齐相持而不可下.刘.项之权未有所分也.若此者.将军之短也.臣愚.窃以为过矣.故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韩信曰:『然则何由.』广武君曰:『方今为将军计.莫如按甲休兵.以镇赵.抚其孤弱.百里之内.牛酒日至.以飨士大夫醳兵.北首燕路.而后遣辩士奉咫尺之书.暴所长于燕.燕必不敢不听.燕已从.使喧言者东告齐.齐必从风而服.虽有智者.亦不知为齐计矣.如是.则天下事可图也.兵固有先声而后实者.此之谓矣.』韩信曰:『善.』从其策.发使燕.齐.从风而靡也.
白话
汉王到荥阳,派韩信攻打魏王豹,俘虏了魏王。汉王问郦生:『魏王的大将是谁?』郦生回答:『是柏直。』汉王说:『此人乳臭未干,还不能抵挡韩信的骑兵将领冯敬,灌婴的步兵将领项他,以及曹参,有他们在,我没有忧虑了。』汉王任命韩信为左丞相攻打魏王。韩信进兵,摆开船只要渡临晋,魏王聚集兵力抵挡。于是韩信命士兵用木罂木制容器从夏阳渡过军队,偷袭安邑,俘虏了魏王豹,之后便进兵攻打赵地。汉军与楚军在荥阳相持。楚军包围汉军,汉王采用陈平离间计策,得以解围。汉王着急地问陈平:『你有什么计策?』陈平说:『项王手下正直的大臣象亚父、钟离末之类的人也不过几个。大王如果能够拿出黄金数万,使用反间计,离间他们君臣使项王对他们产生疑心,楚军内部必定会相互残杀。因为项王为人好猜忌,信谗言。汉军乘机举兵攻打,楚国失败是肯定的了。』汉王于是拿四万斤黄金给陈平,让他恣意使用,不问进出数目及用处。陈平既然拥有许多黄金,大胆地施行反间计。他在楚军中散布谣言:『象钟离末这些人为项王立下了汗马功劳,却最终不能分得土地、获得封号。他们想与汉王合而为一,消灭项王,分项王的土地。』项王果然起了疑心,派使者到汉军。汉军为使者准备了上好的饮食,进献时,立即假装惊讶道:『我以为是亚父派的使者,原来是项王的使者。』于是把东西拿走,以粗恶的食物供给楚军使者食用。使者回去,把所有情况都汇报给项王。项王又对亚父起了疑心。亚父想要去攻打汉王,项王却不相信亚父。亚父听说项王怀疑自己,感叹道:『天下大事已经定形了,大王你好自为之。希望你能让我告老还乡。』项王答应了。汉王入武关,招集士兵,想要再次东下。辕生劝说汉王:『请大王你发军宛、叶,引项王军队南渡,使韩信等人得以聚兵黄河北攻打项王。』汉王听从辕生建议,出兵宛、叶,项羽果然领军南渡,象辕生的计策那样。辕生劝说道:『汉军与楚军在荥阳、成臬相互抗拒了几个月,汉军曾经遭到围困。希望大王你能派军出武关,那样项王必会引军南渡。大王你再深修军垒抵抗项王。使荥阳、成臬两地的士兵穿插着休息。韩信等人得以聚兵黄河北赵地。大王你再移军荥阳。这样,楚军就会多方面防御,力量分散,汉军得以休息后,再与楚军相战,定会大败楚军。』汉王采用这个计策,发兵宛、叶。项王听说汉王驻军在宛,果然领军南渡,正象辕生的计策那样。韩信和张耳领兵几万,东下井陉,攻打赵地取胜,于是报告汉王,请求立张耳为赵王,治理赵国。
汉王答应了。当初,赵王与成安君陈余听说汉军到,将要偷袭。于是聚兵井陉路口。广武君李左车劝道:『听说汉将韩信曾渡西河,俘虏魏王,擒住夏悦,新近又在阏与打了胜仗。现在来辅佐张耳,打算攻下赵国。这是乘胜离国远来战斗,锐气不可抵挡。我听说千里行军必然少粮,战士面有饥色。先打柴草后做饭,军队整天吃不饱。现在井陉大道上,车不能够并行,骑兵不兵成行列,要行几百里路,粮食必定在后面。希望大王借给我奇兵三万偷袭敌军,从小道出发,截断汉军的辎重。你深挖城堑,加高城墙,坚守营地,不要与汉军交战。使汉军向前不能战斗,后退不能回还。我用奇兵断绝他们的后路,使他们在野外找不到可以掳掠之物。不用十大,两位将领的脑袋可以拿到戏下。希望你能考虑我的计策,不然,一定被这两个人擒住。』成安君不听广武君的计策。广武君的计策不被使用,韩信闻知后,大喜。于是进军攻打赵国。大败赵国。攻打赵国前,韩信命令军中士卒不要杀广武君,有能够活捉广武君的赏金一千。于是有人押着广武君到戏下。韩信亲自为广武君解开绳子,以军师的礼节来对待他,问道:『我想要向北攻打燕地,向东攻伐齐地,怎样做才能取胜?』广武君推辞拜谢说:『我听说打败仗的将领,不可以跟他谈论勇敢;国家灭亡的大臣,不可以与他谋划存亡。现在我只是败亡之军的一个俘虏,怎么能够权衡大事呢?』韩信说:『我听说百里奚居住虞国,虞国灭亡,居住秦国,而秦国却称霸诸侯,这不是在虞国他就愚策,在秦就聪明,只不过君主用不用、听不听的问题。假使成安君听了你的计策,象我韩信这样的人,也要被擒了,我倾心听从你的策划,希望你不要推辞。』
广武君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所以说「狂妄人的话,圣人有选择地听」。所以恐怕我的计策未必有用,但愿能向你报效我的愚忠。成安君有百战百胜的计策。一旦失算,即军败鄗山下,身死泜水边。现在将军你渡过西河,俘虏魏王,在阏与擒住夏悦,一举攻下井陉,没多久打败赵军二十万,杀了成安君,名震海内,威震天下,农夫不务农,妇女不织布,准备华服美食,注意听取等待你的命令,这是将军你的长处。
然而现在将士疲乏,不能使用,你想要带领这些倦疲的士兵驻扎燕国坚固的城墙之下,想战斗恐怕不能够,攻城又攻不下,情势出现危急,日久粮尽,而弱小的燕国却不归服,齐军又必定乘机犯境显示自己的强大。与燕、齐两军相抗持不能攻破,刘、项的实力没有高下,假如这样,这是将军的短处。
我愚笨,且以为这是不利的。所以善于用兵的人不拿自己的短处攻击别人的长处,而拿自己的长处攻击别人的短处。』韩信说:『既然这样该怎么办呢?』
广武君说:『现在为将军计议,不如按甲休兵,镇抚赵地,安抚孤弱之人,那样几百里之内,肥牛、美酒就会很快自动送到你面前,你用它们来犒劳士兵和将领,派兵向北据守燕国要道,再派能言善辩的人送书信给燕国,展露自己的长处,那样燕一定不敢不顺服。燕顺服之后,再派能言的使者到齐国,齐国必定如风一样归顺,即使他们国家有智谋的人,也无能为力了。象这样,天下大事就可以谋划了。战争前先虚张声势,而后开战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韩信点头说:『好!』于是听从了广武君的计策,派使者到齐国和燕国,两国如风一样归顺韩信。十二月.汉王拒楚于成皋.飨师欲复战.郎中郑忠说曰:『王高垒深壁.勿与战.使刘贾佐彭越入楚地.焚其积聚.破楚师必矣.』项羽乃东击彭越.留曹无咎守成皋.时.汉数困荥阳.成皋.计欲捐成皋以东.屯巩洛以距楚.用郦生计.复守成皋.郦生说曰:『臣闻知人之天者.王事可成.不知人之天者.王事不可成.王者以人为天.而人以食为天.夫敖仓.天下转输久矣.臣闻其下有藏粟甚多.楚人拔荥阳.不坚守敖仓.乃引而东.令适卒分守成皋.此乃天所以资汉也.方今楚易取而汉反却自夺其便.臣以为过矣.且两雄不俱立.楚汉久相持不决.百姓骚动.海内荡摇.农夫释耒.工女下机.天下之心未有所定.愿足下急复进兵.收荥阳.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险.杜太行之路.拒飞狐之口.守白马之津.以示诸侯效实形制之势.则天下知所归矣.今燕.赵已定.唯齐未下.今田广据千里之齐.田间将二十万之众.军于历城.诸田宗强.负海阻河.济.南近楚.人多变诈.足下虽遣数十万师.未可以岁月破也.臣请得奉明诏说齐王.使为汉而称东藩.』王曰:『善.』
乃从其画.复守敖仓.而使郦生说齐王曰:『王知天下之所归乎.』王曰:『不知也.』曰:『王知天下之所归.则齐可得而有也.若王不知天下之所归.即齐未可得保也.』齐王曰:『天下何归.』郦生曰:『天下归汉.』
王曰:『先生何以知之.』郦生曰:『汉王与项羽戮力西向击秦.约先入咸阳者.王之.汉王先入咸阳.项王负约不与.而王之汉中.项羽迂杀义帝.汉王闻之.起蜀汉之兵击三秦.出武关.而责义帝之处.收天下之兵.立诸侯之后.降城即以侯其将.得赂即以分其士.与天下同其利.英豪贤士皆乐为之用.诸侯之兵四面而至.蜀汉之粟万船而下.项王有背约之名.杀义帝之罪.于人之功无所记.于人之罪心不忘.战胜而不得其赏.拔城而不得其封.非项氏莫能用事.为人刻印而不能授.攻城得赂.积财而不能赏.天下叛之.贤才怨之.而莫为之用.故天下之士归于汉王.可坐而策也.夫汉王发蜀汉.定三秦.涉西河之外.拔上党之兵.下井陉之路.诛成安之罪.北破魏.举三十二城.此蚩尤之兵.非人力也.天之福也.令已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险.守白马之津.杜太守行之路.拒飞狐之口.而天下后服者先亡矣.王疾先下汉王.齐国社稷可得而保也.不下汉王.危亡立可待也.』田齐以为然.乃听郦生说.罢历下兵守.淮阴侯乃夜渡兵平原袭齐.齐王烹郦生.引兵东走.初.郦生见沛公.沛公方据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郦生入.长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诸侯耶.且欲率诸侯破秦耶.』沛公骂曰:『竖儒.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
郦生曰:『必欲聚徒合义兵诛无道之秦.不宜倨见长者.』于是沛公辍洗足.起而谢之也.羽初东.嘱曹咎曰:『汉挑战.慎匆与战.勿令汉得东而已.』
咎乃出战死.汉王遂进兵取成皋.汉挑曹咎战.楚军不出.使人辱之数日.咎怒.渡兵汜水上.士卒半渡.击破之.尽得楚国宝货.羽闻咎破.乃还军广武间.为高坛.置太公于其上.汉王遣侯公说羽.求太公.羽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又.以东为楚.归汉王父母及吕氏.
白话
十二月,汉王在成皋与楚军相持不下,犒饷将士之后,想继续作战。郎中郑忠进谏说:『大王你加固军垒,不要作战,派刘贾帮助彭超进入楚军,焚烧他们的粮草,那样一定能大破楚军。』项羽此时向东攻彭越,留下曹无咎把守成皋。当时汉军多次被困荥阳、成皋,正打算放弃成皋向东进发,驻扎巩、洛之间抵抗楚军。采用郦生的计策,又得以拒守成皋。郦生劝说汉王:『我听说只有懂得百姓为什么为天,他夺取天下的事业才可以成功;反之,就失败。君王以百姓为天,民以食为天。敖仓长久以来一直是运输的枢纽,那里储藏的粮食很多。楚军离开荥阳,不坚守敖仓,引兵向东,仅仅命令士兵分别把守成皋,这是上天帮助汉国呀。现在楚军易于攻打,而汉军反而失去有利的时机,这可是个大错误。况且两雄不能并立,楚汉两军长期相持不下,百姓骚动不安,天下局势动荡,农夫不种地,妇女不织布,人心不定,希望大王你快些再进兵,收复荥阳,占据敖仓的粮食,堵住成皋的险要之地,太行的要道,据守飞狐隘口,白马渡口,向天下表明你强大的军事实力,那样天下人就知道大权的归属。现在燕赵之地已经平定,只有齐地未被攻下。
齐王田广拥有千里土地,田间率领军队二十多万,屯兵历城下,几个田姓的人势力都很强大,背靠大海,又有黄河济水作屏障,南边靠近楚地,人都善变狡诈。你即使派几十万军队,也不可能一年半载攻破。我请求捧着明诏游说齐王,使齐地成为汉的东部屏藩。』汉王说:『好!』听从郦生的谋画,重新据守敖仓。派郦生游说齐王:『大王你知道天下的归属吗?』齐王说:『不知道。』郦生又说:『大王你知道天下的归属,齐地可以存在,为你拥有;假如你不知道,那么齐国就不能保住。』齐王问:『天下归谁?』郦生说:『天下归汉所有。』齐王问:『先生你是怎么知道的?』郦生说:『汉王和项羽并力向西攻打秦,约定先进入咸阳城的为王。汉王先入咸阳,项羽背弃和约,不给关中土地,却让汉王就任汉中。项羽放逐杀害义帝,汉王听说,发蜀、汉的军队来攻打三秦,出武关,寻找义帝坟墓,招集天下的士兵,称王却在各诸侯之后。凡投降的城池就用侯爵来封赏该城将领,得到钱财就分给谋士,与天下的人共同分享他得到的好处,英豪贤士也都愿意为他出力。
各诸侯的士兵从四面八方归顺汉王,蜀汉的粮食用上万只船也装不下。项王有背弃和约的名声,杀害义帝的罪虐;不牢记别人的功劳,对别人的罪过却常常放在心上;将士有功得不到封赏,攻下城池得不到封爵;只要不是项氏族人就不被任用。给人刻下印绶,却不肯封授;攻城得到的好处,积蓄的钱财,不肯奖赏;天下的人都背叛他,贤才都怨恨他,不愿意为他出力。所以天下的贤士都归附汉王,汉王就可以驾驭天下大事了。汉王从蜀汉出发,安定三秦,渡过西河,打败上党的军队,攻下井陉,诛杀成安君,向北攻打魏国,攻克三十二座城池,这是象蚩尤那样的神兵,不是普通军队所能办到的,是上天赐予汉的好运。现在汉王已拥有敖仓的粮食,堵住成皋险要处,把守住白马渡口,堵塞了通往太行的要道,据守住飞狐隘口,天下最后服从的必先灭亡。大王你先归附汉王,齐国社稷可以保全了;不归附汉王,危险的事马上就到了。齐王认为郦生说得对,听从了他的劝告,撤掉历城的守兵。淮阴侯韩信于是连夜引兵渡河到平原,偷袭齐国。齐王因此烹了郦生,率兵东逃。当初郦生进见沛公,沛公正坐在床上让两个女子给他洗脚。郦生进来,只作揖不下拜,说:『你想要帮助秦朝攻打诸侯还是想率领诸候攻打秦朝呢?』沛公大骂:『蠢才,天下的人受秦的压制已经很久了,所以诸侯才相继起来攻打秦朝,怎么说我帮助秦朝攻打诸侯呢?』郦生说:『想要集合义兵,诛杀无道的秦朝,就不应当坐在床上傲慢地接见长者。』于是沛公停止洗脚,起身向郦生谢罪。项羽向东进军之初,嘱咐曹咎:『汉军来挑战,千万不要出战,不要让汉军向东就行了。』曹咎没听项羽的话,领军出战身死。
汉王于是进兵成皋。汉军挑逗曹咎出战,楚军不出战。汉军派人侮辱曹咎好几天,曹咎大怒,引兵渡汜水,军队刚渡一半,汉军攻打,楚军大败,汉军得到许多宝物。项羽闻知曹咎战败,于是回军广武间,建一座高坛,把沛公父亲太公放在上面。汉王派侯公游说项羽,请求要回太公。项羽与刘邦定立盟约:平分天下,划鸿沟以西归汉王,以东归楚王。放回汉王的父母及妻子吕氏。项王解而东.汉王欲西.张良曰:『今汉有天下大半.而诸候皆附.楚兵疲.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不如因其东而取之.』汉王乃追羽.与齐王韩信.魏相彭越期.会击楚.皆不会.用张良计.信等皆进兵围羽垓下.遂灭项氏.汉王问张良曰:『诸侯不从奈何.』良曰:『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与共天下.可立致也.齐王信之立.非君王意.信亦不自坚.彭越本定梁地.始.君以魏豹故.越得拜为相国.今豹死.越亦望王.而君王不早定.今能取难阳以北至谷城.以王彭越.从陈以东傅海与齐王信.信家在楚.其意欲复得故邑.能出捐此地.以许两人.使各自为战.则楚易破.』于是汉王发使.使韩信.彭越.刘贾等皆引兵围羽垓下.
都洛阳.用娄敬策.徙都长安.娄敬说王曰:『陛下都洛.岂欲与周室并隆哉.』曰:『然.』敬曰:『陛下取天下与周室异.周之先自后稷.尧封之于邰.积德累善十有余世.公刘避桀居邠.太王以戎狄故去邠.杖马椎居岐.国人争归之.及至文王为西伯.断虞.芮之讼.始受命.吕望.伯夷自海滨来归之.武王伐纣.不期而会孟津之上者八百诸侯.皆曰:『纣可伐矣.』
遂灭殷.成王即位.周公之属傅相焉.乃营成周洛邑.以此为天下之中也.
诸侯四方咸纳职贡.道理均矣.有德则易以王.无德则易以亡.凡居此者.欲令周务以德致人.不欲依险阻.令后世骄奢以虐人也.及周之盛时.天下和洽.四夷向风慕义.怀德附离.而并事天下.不屯一卒.不战一士.四夷大国之民莫不宾服.效其贡职.及周之衰也.分而为两.天下莫朝.周不能制.非其德薄.形势弱也.今陛下起丰沛.收卒三千人.以之径往而卷蜀.汉.定三秦.与项籍战于荥阳.争成皋之口.大战七十.小战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父子暴骨于中野.不可胜数.哭泣之声未绝.伤夷之卒未起.而欲比隆于成康之时.臣窃以为不侔矣.且夫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此所谓天府也.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夫与人斗.不扼其喉而拊其背.未能全胜也.今陛下入关而都长安.业秦之故地.此亦扼天下之喉而拊其背.』高祖以问群臣.群臣皆山东人.争言周王七百年.秦二世即灭.不如都洛阳.洛阳东有成皋.西有崤.渑.背河.向伊.洛.其固亦足恃也.留侯曰:『洛阳虽有此固.其中小.不过数百里.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夫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宛之利.阻三面而独守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足以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娄敬说是也.』于是高祖即日驾.西都关中.
白话
项王罢兵东归,汉王想要带兵向西,张良说:『现在汉拥有天下大半的土地,诸侯也都归附,楚兵疲惫,粮食尽绝,这是上天要灭亡楚国的时候,不如趁楚军东归,攻打它。』汉王于是追击项羽的军队,与齐王韩信、魏相彭越约定合力攻击楚军,二人都不来会合。后来采用张良的计策,使韩信等人发兵,把项羽围在垓下,于是灭掉了项羽。汉王问张良:『诸侯不听怎么办?』张良说:『楚兵将要被打败,而韩信、彭越等人没有封地,他们不来本来是必然的,大王如果能和他们共同拥有天下,他们就可以马上出兵。齐王韩信自立,不是大王你的本意,因而他地位不牢固。彭越本来往在梁地,当初,大王因魏王豹封他为相国,现在魏豹已死,彭越正瞅着魏王的位子,而大王却不早做决定。如果能把睢阳以北至谷城的土地分给彭越,把陈以东近海的土地分给韩信,那么合兵攻打项羽的事情就会成功。韩信老家在楚地,他想治理故乡的土地。如果能拿出这些土地分封二人,使他们为自己作战,那楚军就容易打败了。汉王于是分封这些人,让韩信、彭越,刘贾等攻打项羽。在垓下消灭了项羽。定都洛阳。采用娄敬的计策,迁都长安。娄敬劝高祖说:『陛下定都洛阳,难道要与周王朝的兴盛相比吗?』高祖说:『是。』
娄敬说:『陛下你得天下与周朝不同,周的祖先后稷,尧时分封于邰,周积德行善十余代。公刘因为逃避夏桀的暴虐,定居邠,太王因为戎狄的侵略骚扰离开邠地,百姓拄着拐杖、骑着马,扶老携幼迁居西岐。到文王做西伯候时,断虞、芮的诉讼,周才开始受命于天。吕望、伯夷等人从远方海滨归顺文王。武王伐纣前,在孟津,没用事先召集,诸侯八百多人聚在一起都说:『可以攻伐商纣了。』于是武王灭掉了殷商。成王即位,周公等人辅佐他。
营建成周的都城洛阳,把洛阳当作天下的中心。四方的诸侯都接受周朝分封,并向周朝进贡,事理非常公平。有德的人得到王位,无德的人自取灭亡。凡是居住在洛阳的人,都希望周朝用德行进行治理,不希望依靠洛阳位置的险要,使其继承人骄奢淫佚,虐待百姓。到周朝全盛时期,国家融合,四方夷族仰慕周的德化,前来依附,共同治理天下。全国不养一兵一卒,四方夷族大国的百姓都前来朝见周天子,进贡任职,为周朝效力。等到周朝衰微,分裂为东、西周,天下诸侯不来朝见,周朝也没办法,这不是周朝的德行薄,是势力弱小。现在大王你从丰沛起兵,召集三千人,带领这些人一直东奔西战,席卷蜀汉,平定三秦,与项羽会战荥阳,争夺成皋,大战七十多次,小战四十多次,天下的百姓因战争死伤惨烈,男子尸体遍布荒野不计其数,百姓哭嚎之声一直没有断绝,伤病的人还没有好,而你却想与成康的盛世相比,我认为这是不能等同的。秦地群山包围,黄河环绕,四面边塞坚固,即使突然有紧急事情发生,百万的士兵也可以马上召募到。这就是所说的天府之地啊。陛下入武关定都长安,太行山以东即使发生叛乱,秦朝的旧地也可以保全拥有。与别人角斗,不扼住对方的咽候而抓他的后背,不能全胜。
现在陛下入关,迁都长安,控制秦朝旧地,这是扼住天下的咽喉并且抓住天下的脊背。』高祖又问群臣。群臣都是太行山以东的人,都说周朝江山七百多年,而秦朝只两代就灭亡,不如定都洛阳。洛阳东面是成皋,西面有崤山、渑池,背靠黄河,前面是伊河、洛水。洛阳的坚固可以依赖这些。留侯张良说:『洛阳虽有这样的坚固屏障,其中小的地盘,不过几百里,土地贫瘠,四面受敌,这不是用武的城邑,关中左边是崤山、函谷关,右边是陇、蜀的群山,沃野千里,南面有富饶的巴蜀,北面有胡宛,有北、西、南三面为屏障,只需把守一面,向东可以控制诸侯。诸侯安定,黄河、渭水的漕运就能正常运输全国货物,足够供给西京的必需;如果诸侯叛乱,顺流而下,也可以正常运送,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娄敬的说法是正确的。』高祖于是立即起驾,迁都长安。按语
以仁义治国,必然得到百姓拥戴。西伯候断虞、芮之讼,是其让诸候归服,受命于天的开始。
西伯侯即周文王,因为积德行善,给人公道,诸候有不能解决的事都来找他评判。虞、芮两地的人有一件怨结不能解开,于是到周国,想请西伯候帮助评判一下。刚到周地界,见周国人谦让有礼,尊老爱幼,人民安居乐业,国家融合兴旺。虞、芮两地的人非常惭愧地说:『我们所争夺的事情,为周人所不耻,还是不要找西伯候自取耻辱吧!』于是他们没去拜见西伯侯就回去了,怨结自然而解。诸候听说后,感叹道:『西伯侯大概要受命于上天了!』
果然,文王死后,儿子武王继承父亲的事业,讨伐商纣,得到各诸候的拥戴,开创了周王朝八百多年的基业。周文王以仁德治国,使虞、芮两地人自惭形秽,冤结不理而解的事件,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不论是国家,还是公司,只有以礼、以仁、以德来进行管理,让百姓和属下能够安乐,那样他们就会自动协调各方面关系,以大局为重,许多问题就会象『虞、芮之讼』一样自然而解,事业发展就更快更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