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历史故事(青禾田讲古系列之一)作者:李永田发布:青禾田讲古
2022-8-29 18:31
当商朝的天下,在纣王的统治下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时,它下属的一个诸侯国:周,却处于蓬勃发展之中。此时周的首领,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文王姬昌。
周在文王的父亲季历做首领时,就逐渐强大起来,后来引起商朝国君的猜忌,被纣王的爷爷帝太丁,找了个借口,把季历杀了。
父亲死后,姬昌继承了父亲西伯侯的爵位,做了周的首领。西伯侯姬昌勤政爱民,敬老爱幼,发展农业,广罗人才,对内奉行德治,对外招贤纳士。周在他的治理下,国力日渐强大,慢慢的对商朝的统治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而此时的纣王,却还在肆意的享受人生。
不过纣王也不是一点也不作为。他见到各地屡有诸侯反叛,一方面加大惩罚力度,一方面任命姬昌、九侯、鄂侯为三公,加强管理。不过后来又陆续杀了九侯和鄂侯,姬昌也被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姬昌当然不满纣王的所作所为,但是又不敢劝谏,只能暗自叹息。谁知却被纣王的心腹崇侯虎听到了,密告纣王。纣王正发愁找不到姬昌的把柄呢,这下正好,于是派人把姬昌抓了起来,囚禁在羑yǒu里。按照【左传】载,周文王被囚于羑里七年。
纣王为了切断文王与外界的联系,派重兵看押、监视,外面的路上也层层设防,禁止任何人探望。
在孤独、绝望、暗无天日的被囚禁的日子里,文王充分发挥自己学者的潜质,潜心钻研『易』。没有其他工具,就用牢房中的蓍shī草作为工具,根据伏羲的『先天八卦』,推演出『后天八卦』,又称『文王八卦』。这就是司马迁所说的『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
为了救出被抓的首领,文王手下的大臣想尽办法讨好纣王。后来,纣王终于赦免了姬昌,还封他为西方诸侯的首领,给了他讨伐叛逆诸侯的权力。按照【史记】记载的时间推算,姬昌应该在这一年称王。
姬昌回到周后,继续暗地里积蓄力量。可惜没等到灭商时机成熟,姬昌就死了,享寿97岁,在位50年。当然,这两个数字,都已经足够大了。
姬昌死后,他的儿子姬发即位,称为武王。在武王灭商建周后,追尊自己的父亲姬昌为文王。历史上习惯称之为『周文王』。孔子更是称文王为『三代之英』。
那么,文王推演出的【周易】是不是就是【易经】的别称呢?其实,【周易】并不等于【易经】,而只是【易经】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易经】包含了【周易】,但不仅限于【周易】。
【易经】有『三易』之说,包括夏代的【连山易】、商代的【归藏易】及周代的【周易】。【连山易】相传为伏羲氏或神农氏所创,成书于夏朝。【归藏易】相传为轩辕黄帝所创。这三部书统称为【易经】。其中【连山易】、【归藏易】已失传,传世的只有【周易】一本。
关于【易经】的起源,传统上认为【易经】起源于『河图、洛书』。传说在上古时代,黄河里出现了背上画有图形的龙马,洛水里出现了背上有文字的灵龟,圣人伏羲据此创造了『先天八卦』。
文王在狱中,总结前人『易』之精华,根据伏羲的『先天八卦』推演出『后天八卦』,也就是『文王八卦』,并进一步推演出了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yáo,并作卦辞和爻辞,使每卦有卦辞,每爻有爻辞。
【周易】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以及卦和爻的说明卦辞、爻辞。【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是春秋时期的孔子所作。所以【易经】又有『人更三圣,世历三古』的说法。就是说:【易经】的成书,是由伏羲、文王、孔子三个圣人完成,时间上经历了上古、中古、下古三个时代。
经过历代文人学者的传承,文王【周易】已经成了中国各【经】之首,诸子百家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