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宋国要争当霸主一事,宋襄公的最主要助手,他的庶兄公子目夷是持反对意见的。目夷认为:『小国争盟,祸也。』就是认为宋国现在还是个小国,想去争当盟主之位,是会带来祸患的。
但是豪情万丈的宋襄公,此时哪里还会听得进这种逆耳的忠言?
先是在宋襄公十二年春,在宋国的鹿上之地,宋襄公召开盟会,会盟诸侯。
当时,齐国、楚国的国君都来了,宋襄公毫不客气的以盟主自居,引起齐、楚国君的不满。也有说法是齐国国君根本就没来参加盟会。
要知道,当时齐国的国君可还是被宋襄公扶上位的齐孝公啊,宋、齐的关系不应该是亲如手足吗?怎么会在短短三四年间,就变的如此疏远,甚至有些敌对了呢?
这就应该和宋襄公的政治主张有关了。
齐桓公成功之处,就在于打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使自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并且可以最大限度的使自己获得多方面的支持,其中连周天子都包括在内。但是宋襄公不成,他的短期目标是霸主,长远目标是兴商灭周啊,当然不能用『尊王攘夷』了。于是,宋襄公利用自己『让国』的美名,提出『仁义』的口号。
宋襄公用『仁义』对待自己国内的百姓,还是起到了很不错的效果,使得宋国的国力不断上升。但是在诸侯国间,包括齐国在内,估计是看出了宋国的政治野心,或者对其根本不予理睬,或者对其敬而远之,有的甚至颇为敌视了。
鹿上之盟结束的时候,宋襄公又要求楚国出面,邀请诸侯,参加秋天在宋国盂地的会盟,并且希望楚国主动让出其附属的几个小的诸侯国给自己当手下。楚王痛快的答应了。这一下令宋襄公更加志得意满,充分的享受了一下当盟主的感觉。
然后公子目夷却感觉不对。在参加盂地会盟前,公子目夷劝宋襄公带上足够的保卫部队,以防有变,却被宋襄公以『仁义』的理由否定了。
在盂地盟会上,宋襄公还没找到盟主的宝座呢,就被楚国的军队一拥而上,抓住做了俘虏。楚成王趁机率领带来的军队攻打宋国。好在公子目夷逃了出来,并和公孙固一起拼死守卫国土,宋国才避免了灭国之祸。
后来在多国的周旋之下,宋襄公在被关押数月之久后,才被放回。
盟主之梦被惨遭打击之后,宋襄公并没有幡然悔悟,塌下心来默默发展宋国,而是选择了报复。当然,自家实力自家还是知道的,宋襄公知道自己打不过楚国,因此将报复的目标设定成楚国的盟国:郑国。
此时的郑国当然也已经不是郑庄公时代的郑国,听闻宋国率盟军来伐,急忙派人向楚国求援。楚国则采用了类似后世孙膑『围魏救赵』的策略,没有直接救援郑国,而是派大军进攻宋国。
宋襄公急忙回军,准备与楚军交战。同年十一月,宋襄公的军队与楚成王的军队于宋国泓水河边,举行了一场大战,这就是著名的『泓水之战』。
在这场战争发生之前,目夷和公孙固都表示反对。【史记】记载:『子鱼就是公子目夷谏曰:天之弃商久矣,不可。』 【左转】记载:『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意思都是说,现在不是兴盛商朝的机会,不能强行和楚国打这一战,应该采用和谈的办法,让楚国退兵。
但是宋襄公并没有听取这些正确的建议,一意孤行的坚持要和楚国一战。
战争开始后,目夷或公孙固建议趁楚军渡河将半的时候进攻,宋襄公不同意,认为那样太不讲仁义了;楚军刚刚渡过河,队伍还混乱的时候,目夷或公孙固又建议进攻,宋襄公还是没听。一直等楚军整军完毕,宋军才堂堂正正的和楚军大战一场,结果大败,宋襄公自己也大腿受伤,狼狈而逃。败退回去之后,『国人皆怨公』,就是国内的人都埋怨他。
这就是历史上最被人诟病的『襄公之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