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历史故事(青禾田讲古系列之一)作者:李永田发布:青禾田讲古
2022-9-8 08:31
秦国,在秦穆公手中,先后兼并十二个西戎所建立的国家和部落,将秦国的国土拓展了千里之广。秦穆公也因此登上西方霸主之位,秦国也与齐国、晋国、楚国并称为春秋时期四大诸侯国。
但是接下来的秦国国君,并没有太大的作为,加上国土处于各诸侯国的最西面,东进、南下扩张之路一直被晋国、楚国堵住,所以国力一直停滞不前。
三家分晋之后,国际形势对秦国比较有利,但是魏国的强势崛起,又成了秦国的心头之患。
吴起在魏国时期,魏国连年向秦国发动进攻,夺取了河西之地,秦国被迫退守洛水以西,构筑防线,抵御魏国的进攻。
公元前389年发生的秦、魏阴晋之战,秦国的五十万大军被魏国七万人马打得大败,更是极大的削弱了秦国的国力和军力,以致其后数十年间,秦国不得不龟缩一隅,默默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后来韩、赵、魏三国分裂,反目成仇,秦国压力才有所减弱三家分晋,并相互争霸,正是东周末期周朝的缩小版写照。韩赵魏的发展势态也成了其他诸侯国的参照,最终导致战国的来临。
但是此时的秦国,不但有外患,内忧也不少。秦国国内,法制不全,贵族专权横行,士卒、百姓生活困苦,有功不得赏,有罪不得罚。再加上王公贵族经常说话不算数,以致百姓对秦国官府缺乏信任感。普通百姓和贵族之间对立情绪严重,国内矛盾重重。
到秦孝公当上秦国国君后,非常希望有一番作为,来振兴秦国。无奈身边缺乏能臣辅助,于是发出求贤令,不管是外来宾客,还是各级官吏,只要能出奇计,使秦国强盛的,都可以给予高官厚禄,赐予大片封地。
求贤令发出后,商鞅因为在魏国不得志,离开魏国,来到秦国。
秦国强大的契机,来了。
商鞅约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38年,卫国人。祖上为卫国国君,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孙鞅。后来到秦国后,因为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之地十五邑,号为商君,故历史上习惯称之为商鞅为方便阅读,下面一律称呼其为商鞅。
少年时期的商鞅,就接受了法家思想,『少好刑名之学』,专们研究以法治国之道,受李悝、吴起等人的影响很大吴起是曾参儿子的学生,商鞅又受吴起影响,时有『刑名之学』,而无『法家』之说,可见商鞅所从之法家,或为儒学之变异,一如韩非子从荀子而近于商鞅。
年少才高的商鞅很希望有一番作为,但是卫国实在是太小了,商鞅的抱负无法实现,于是在十七岁那年,他来到当时十分强大的魏国,投靠到国相公叔痤的门下,成为了公叔痤的家臣。
别看卫国国小,但是也算得上能人辈出了,前有吴起,后有商鞅,可惜就是留不住人才,都跑到了同音的强大的魏国。不过这个强大的魏国同样留不住这两位,最后都离开,投奔了敌对国家。
魏国的国相公叔痤,就是用诡计赶走了吴起的那位。公叔痤从公元前387年魏武侯九年当上魏国国相后,一直处于国相之位达二十几年,直到公元前361年魏惠王九年,病重身死。此时的魏国国君早就换上了魏武侯的儿子魏惠王。
公叔痤虽说有些嫉贤妒能,但是对魏国也算是尽心尽力,为魏国的发展、强大也是呕心沥血。
公叔痤病危时,魏惠王亲自前来探望,并询问能接替公叔痤担任魏国国相的人选。公叔痤郑重的向魏惠王推荐了自己手下的中庶子官名,负责国相府中的书信往来,商鞅。认为商鞅虽然年轻,但是有大才,如果魏惠王能用之为相,一定能辅佐国君,强大魏国,甚至一统天下。
魏惠王对商鞅有一点模糊的印象,但是丝毫想不起商鞅有什么出色的才能,或者做过什么出色的大事,有些犹豫不决。
公叔痤着急了,强打精神继续推荐:『大王,商鞅有大才,并且有革新弊政之志,为人不但有学问,而且肯实干,还善于综合各方面的情况,探求使国家富强的办法。依我看来,魏国现在所有的人才都计算在内,没有人的才能超过商鞅了。』
虽然公叔痤不遗余力的举荐,魏惠王还是不打算将国家大事交到这么一个感觉不靠谱的人手中。
公叔痤看魏惠王的神色,就知道他根本就不打算重用商鞅了,于是最后郑重说道:『大王,如果您真的不打算重用商鞅的话,那么干脆把他杀掉大义灭亲,以国重于家。因为这个人,如果魏国不重用,那么他一定会到别的国家去。如果他得到那个国家的重用,以他的才能,一定会使那个国家强大起来,就会对我们魏国造成很大的威胁。这是很危险的。』
公叔痤此番话,既可以看做是真的劝魏惠王杀掉商鞅,也可以看做是激将法,希望借助强大敌国、威胁魏国为由,最后劝谏魏惠王重用商鞅。
不过,最终魏惠王也没太当回事,敷衍的对公叔痤说:『杀掉商鞅,小事一件。明天我就派人抓住他,杀掉。您放心养病吧。』说完,就告辞离开了。
这里就有个问题了,既然公叔痤那么看重商鞅,知道他有大才,为什么却让他在自己手下做了芝麻大小,且无关紧要的中庶子之职呢?为什么不重用商鞅,给他创造些机会,让他一展身手呢?这样,当公叔痤推荐商鞅的时候,也不至于魏惠王一点也想不起商鞅做过什么出色的大事啊?
这恐怕就又是公叔痤的嫉贤妒能的心态在作怪了。他害怕给商鞅机会后,商鞅会超过自己,替代自己的地位。所以才会有意无意的压制商鞅,一直到临死,才向魏惠王推荐。这样,既能让魏国有人才可用,更加强大,又不会威胁自己因为自己马上就死了。
只可惜,魏惠王没有体会到公叔痤的这一番『苦心』,没在意他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