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历史故事(青禾田讲古系列之一)作者:李永田发布:青禾田讲古
2022-9-20 01:59
邯郸之战,秦国大败,丧师失地,加上郑安平投降赵国,秦国遭受了巨大的、伤筋动骨的损失。不过到底是经济、军事实力都位居各国之首的秦国,硬是承受住了这场伤害,没有几年时间,就慢慢的又恢复过来。
当然,这么大的失败,得追究相关人等的责任。
按照秦国法令,凡是自己举荐的官员犯了罪,这个举荐人也要按照同样罪名受到惩罚。因为郑安平是应侯范雎举荐的,现在郑安平犯了叛国罪,投降了敌国,再加上前面错误的觐见导致错失灭亡赵国的机会,又谗言逼死白起,数罪归一,按照秦国法令,范雎甚至应该被灭族。范雎也非常害怕,跪在秦昭襄王面前请罪。
可秦昭襄王对范雎是宠信如故,不但不怪罪,为了安慰范雎,还赏赐给他很多东西,同时下令:『再有敢于议论郑安平投降一事者,一律按照郑安平的罪名治罪。
那可是叛国罪啊。这下吓得群臣都闭上了嘴。范雎自然是感激涕零。
可是祸不单行,这件事刚刚过去两年,也就是公元前255年,那位河东郡守王稽,因为与其他诸侯国有勾结被发现,以叛国罪被诛杀。这也是范雎举荐的啊人以群分,擅巧言者,多友其类。
虽然秦昭襄王这次还是没有怪罪范雎,但是对范雎已经没有原来那么信任。范雎也是感觉越来越懊丧,甚至恐惧。
正在这时,燕国人蔡泽来游说范雎了。
蔡泽,燕国人,生卒年不详,能言善辩,口才便给。为了谋求一个好出路,也曾经周游列国,可都没有受到重视。正在穷困潦倒中,听到范雎推荐的郑安平和王稽接连犯下大罪的消息,赶来秦国,劝说范雎应该功成身退。
蔡泽用自然界有春夏秋冬四季更替,完成自己的使命就应该自动退去的道理,劝说范雎。同时指出,越国的文种、楚国的吴起、秦国的商鞅等人就是不明白进退之道,最后才落得惨死收场。终于,蔡泽用『功成名就之下,是不能长久留恋』的道理说服了范雎。
几天之后,范雎主动向秦昭襄王辞职,借口身体有病,请求辞去秦国国相的职位,同时推荐蔡泽,说他有大才。秦昭襄王一面挽留范雎,一面召见蔡泽。见过蔡泽后,秦王颇为欣赏蔡泽,就将他留了下来,暂时授予客卿的职位。
接下来范雎再次请辞,昭襄王见他去意已决,也就同意了,任命蔡泽接替范雎国相的职位。范雎辞官后回到自己的封地,没过多久就病死了。这时的时间还是在公元前255年。
说起来,范雎对于秦国,功过各半。他提出的『远交近攻』的策略方针,为秦国确立了正确的战略方向,给后来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秦国在邯郸之战失败后,痛定思痛,坚决执行起这个方针,其最明显的好处就是,彻底交好了齐国,使齐国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基本处于和秦国友好结盟的状态。
秦国的精明加上齐国君主的糊涂,使得秦国可以完全放弃对齐国的防范,全心全意的经营其他五国。最终在灭掉五国之后,再轻松的灭掉了齐国。
这些,都包含了范雎的功劳。也正是因为如此,秦昭襄王才一次次的容忍范雎所犯下的错误,使其得以善终。
同时,因为范雎心胸狭隘,不愿见到白起的功劳、地位超过自己,在苏代的蛊惑之下,错误的觐见秦王,使得秦国错失灭亡赵国的机会,并导致后来的邯郸之战失败,又用谗言害死了白起。这里,又可以说,是范雎阻碍了秦国统一的步伐。不然的话,如果长平之战后直接灭赵,说不定秦国能更早的统一全国。
是非功过,见仁见智吧。
至于那位踩着范雎上位的蔡泽,倒是比较善于保护自己,在当上秦国相国仅仅几个月之后,因为被人攻击,担心政治斗争失败有生命危险,主动提出辞职,交回相印。秦昭襄王对他也算不错,虽然收回了相印,却也封他为纲成君。
后来蔡泽居住在秦国十几年,平安无事。直到秦王嬴政,也就是那位著名的秦始皇,当秦国国君时,还曾经以秦国使者的身份,出使过自己的故国,燕国。
但是就是这位仅仅做了几个月秦国相国的人物,因为在其任内发生了一件历史上著名的事件,从而使得他也被历史所永远铭记,那就是周朝彻底被秦国灭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