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佔有光彩奪目的一席。他生活於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於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嚮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於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山色江聲共寂jì寥liáo,十三陵樹晚蕭蕭。
譯文
山的景色同江水的聲音都已寂寥,十三陵中樹木在晚風中蕭蕭作響。
注釋
秣mò陵:金陵,即南京。山色:鐘山的景色。江聲:長江的水聲。十三陵:明代十三個皇帝從明成祖至崇禎帝陵墓的總稱。蕭蕭:此處狀風聲。
中原事業如江左,芳草何須怨yuàn六朝。
譯文
中原的事業與江左政權一樣腐朽,芳草何必為六朝的舊事而感傷呢?
注釋
中原事業:指遷都後的明王朝。江左:建都南京的幾個政權。六朝:指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六個朝代。
賞析秣陵懷古,光看題目,似乎還是傳統詩詞中對六朝興亡的感慨吟詠。可納蘭性德不然,他圍繞明朝開國建都於金陵,後來統治全國,遷都北京,最終仍落得個覆滅的命運展開議論。
詩的前兩句是借景抒情。『山色江聲共寂寥』,秦淮自古繁華地,這裏江山險要,有虎踞龍盤之勢。可是如今南京鐘山的美景、長江的水聲都歸於寂靜,呈現一片淒涼的景象。詩人眼前是秣陵,但思緒所及,卻是對千裏之外的北京郊外的『十三陵樹晚蕭蕭』的聯想,晚風吹過明皇陵,只有樹葉微微作響,兩者同樣都是一片蕭索的境況。『中原事業如江左』,這句將全詩主旨直接揭開:曾經統治全國的明朝政權,即所謂的『中原事業』,與歷史上偏安於長江下游以東的六朝、也包括南明小朝廷這些所謂的『江左』政權沒有什麼區別。它們都是那樣腐朽黑暗,荒淫逸樂,民不聊生,都是一再地重蹈歷史的覆轍。一個『如』字,將看似對立的『中原』與『江左』等同了起來。這就順理成章地得出結論:『芳草何須怨六朝』。以『芳草』來詠嘆六朝衰亡的詩詞從來就有很多,如韋莊【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王安石【桂枝香】『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芳草凝綠』等皆是。納蘭性德感嘆人們何必總以芳草來感傷六朝的消亡,後來的朝代更替不也都是如此。可見,在他眼裏,清朝取代明朝是順應歷史發展的。
整首詩的描寫在空間和時間上的跨度很大,縱橫萬裏,上下千年,虛實相映,寫景和議論相結合,寓興亡於山色夕陽、江濤草樹之中,以更廣闊的歷史視野來看待世事的滄桑變化,突破了前人金陵懷古之作的舊框架。
參考資料
1、李安綱楊桂森楊薔雲.【萬家詩萃】.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63頁
2、李安綱楊桂森楊薔雲.【萬家詩萃】.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63頁
3、蔡義江.【絕句三百首】.浙江:浙江文藝出版社,2013年4月:第294頁—第29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