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籤 查字

             

歸園田居·其一(陶淵明·魏晉)

古詩詞文(中小學教材)作者:古典詩詞發布:延章

2022-11-30 14:48

陶淵明約365~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潛,字淵明。別號五柳先生,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東晉末到劉宋初傑出的詩人、辭賦家、散文家。被譽為『隱逸詩人之宗』『田園詩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學巨匠。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有【陶淵明集】。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譯文
年輕時就沒有適應世俗的性格,生來就喜愛大自然的風物。

注釋
少:指少年時代。
適俗:適應世俗。
韻:氣質、情致。一作『願』。
丘山:指山林。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誤落一作:誤入

譯文
錯誤地陷落到世俗的種種束縛中,轉眼間遠離田園已十餘年。

注釋
塵網:世俗的種種束縛。
三十年:有人認為是『十三年』之誤陶淵明做官十三年。一說,此處是三又十年之意習慣說法是十又三年,詩人意感『一去十三年』音調嫌平,故將十三年改為倒文。

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譯文
籠子裡的鳥兒懷念以前生活的森林,池子裡的魚兒思念原來嬉戲的深潭。

注釋
羈鳥:籠中之鳥。戀:一作『眷』。
池魚:池塘之魚。鳥戀舊林、魚思故淵,借喻自己懷戀舊居。

開荒南野際,守拙zhuō歸園田。

譯文
我願到南邊的原野里去開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種田園。

注釋
南野:南面的田野。一作『南畝』,指農田。
際:間。
守拙:意思是不隨波逐流,固守節操。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譯文
繞房宅方圓有十餘畝地,還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間。

注釋
方宅:宅地方圓。一說,『方』通『旁』。

榆柳蔭yìn後檐,桃李羅堂前。

譯文
生長茂盛的榆樹柳樹遮蔽了後屋檐,桃樹李樹整齊的栽種在屋前。

注釋
蔭:遮蔽。
羅:羅列。

ài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譯文
遠處的鄰村屋舍依稀可見,村落上方飄蕩着裊裊炊煙。

注釋
曖曖:迷濛隱約的樣子。
依依:輕柔而緩慢的飄升。
墟里:村落。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diān

譯文
深深的街巷中傳來了幾聲狗吠,桑樹頂有雄雞不停啼喚。

注釋
顛:頂端。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

譯文
庭院內沒有世俗瑣雜的事情煩擾,靜室里有的是安適悠閒。

注釋
塵雜:塵俗雜事。
虛室:空室。
餘閒:閒暇。

久在樊fán籠里,復得返自然。

譯文
久困於樊籠里毫無自由,我今日總算又歸返林山。

注釋
樊籠:蓄鳥工具,這裡比喻官場生活。樊,藩籬,柵欄。
返自然:指歸耕園田。



賞析
公元405年東晉安帝義熙元年,陶淵明在江西彭澤做縣令,不過八十多天,便聲稱不願『為五斗米向鄉里小兒折腰』,掛印回家。從此結束了時隱時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終老田園。歸來後,作【歸園田居】詩一組,共五首,描繪田園風光的美好與農村生活的淳樸可愛,抒發歸隱後愉悅的心情。這是第一首。主要是以追悔開始,以慶幸結束,追悔自己『誤落塵網』、『久在樊籠』的壓抑與痛苦,慶幸自己終『歸園田』、復『返自然』的愜意與歡欣,真切表達了詩人對污濁官場的厭惡,對山林隱居生活的無限嚮往與怡然陶醉。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所謂『適俗韻』無非是逢迎世俗、周旋應酬、鑽營取巧的那種情態、那種本領,這是詩人從來就未曾學會的東西。作為一個真誠率直的人,其本性與淳樸的鄉村、寧靜的自然,似乎有一種內在的共通之處,所以『愛丘山』。前二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與世不合的性格,看破官場後,執意離開,對官場黑暗的不滿和絕望。為全詩定下一個基調,同時又是一個伏筆,它是詩人進入官場卻終於辭官歸田的根本原因。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塵網:塵世的羅網。『三十年』應該是『十三年』,他從開始作江州祭酒,到辭去彭澤縣令,前後一共十三年。所以『一去三十年』是『一去十三年』之誤。這兩句是說,自己不得已出去做官,一去就是十三年。

起首四句,先說個性與既往人生道路的衝突。『適俗韻』無非是指逢迎世俗、周旋應酬、鑽營取巧的那種情態、那種本領吧,這是詩人從來就未曾學會的東西。作為一個真誠率直的人,其本性與淳樸的鄉村、寧靜的自然,似乎有一種內在的共同之處,所以『愛丘山』。前兩句表現了作者清高孤傲、與世不合的性格,為全詩定下了一個基調,同時又是一個伏筆,它是詩人進入官場卻終於辭官歸田的根本原因。但是人生常不得已,作為一個官宦人家的子弟,步入仕途乃是通常的選擇;作為一個熟讀儒家經書,欲在社會中尋求成功的知識分子,也必須進入社會的權力組織;便是為了供養家小、維持較舒適的日常生活,也需要做官。所以不能不違背自己的本性,奔波於官場。回頭想起來,那是誤入歧途,誤入了束縛人性而又骯髒無聊的世俗之網。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羈鳥:被束縛的鳥。池魚:水池裡養的魚。故淵:指魚兒原先生活的水潭。這兩句是說,關在籠中的鳥兒依戀居住過的山林,養在池中的魚兒思念生活過的深潭。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際:間。拙:笨拙。自謙之詞,與世俗的機巧相對而言。這兩句是說,到南邊的原野里去開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種田園。

這四句是兩種生活之間的過渡,前兩句集中描寫做官時的心情,從上文轉接下來,語氣順暢,毫無阻隔。因為連用兩個相似的比喻,又是對仗的句式,便強化了厭倦舊生活,嚮往新生活的情緒;再從這裡轉接下文,就顯得自然妥帖,絲毫不着痕跡了。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是簡筆的勾勒,以此顯出主人生活的簡樸。但雖無雕梁畫棟之堂皇宏麗,卻有榆樹柳樹的綠蔭籠罩於屋後,桃花李花競艷於堂前,素淡與絢麗交掩成趣。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曖曖,是模糊不清的樣子,村落相隔很遠,所以顯得模糊,就像國畫家畫遠景時,往往也是淡淡勾上幾筆水墨一樣。依依,形容炊煙輕柔而緩慢地向上飄升。這兩句所描寫的景致,給人以平靜安詳的感覺,好像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擾。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一下子將這幅美好的田園畫活起來了。這二句套用漢樂府【雞鳴】『雞鳴高樹顛,狗吠深宮中』而稍加變化。但詩人絕無用典炫博的意思,不過是信手拈來。他不寫蟲吟鳥唱,卻寫了極為平常的雞鳴狗吠,因為這雞犬之聲相聞,才最富有農村環境的特徵,和整個畫面也最為和諧統一。隱隱之中,是否也滲透了【老子】所謂『小國寡民』、『雞犬之聲相聞,民老死不相往來』的理想社會觀念,那也難說。單從詩境本身來看,這二筆是不可缺少的。它恰當地表現出農村的生活氣息,又絲毫不破壞那一片和平的意境,沒有喧囂和煩躁之感。以此比較王籍的名句『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那種為人傳誦的所謂『以動寫靜』的筆法,未免太強調、太吃力。

這八句是寫歸隱之後的生活,好像詩人帶着我們在他的田園裡參觀一番,他指東道西地向我們一一介紹:田畝、草屋、榆柳、桃李、遠村、近煙、狗吠、雞鳴。這些平平常常的景物,一經詩人點化,都添了無窮的情趣。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塵雜是指塵俗雜事,虛室就是靜室。既是做官,總不免有許多自己不願干的蠢事,許多無聊應酬吧。如今可是全都擺脫了,在虛靜的居所里生活得很悠閒。不過,最令作者愉快的,倒不在這悠閒,而在於從此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環境,又是指順適本性、無所扭曲的生活。這兩句再次同開頭『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相呼應,同時又是點題之筆,揭示出【歸園田居】的主旨。但這一呼應與點題,絲毫不覺勉強。全詩從對官場生活的強烈厭倦,寫到田園風光的美好動人,新生活的愉快,一種如釋重負的心情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來。這樣的結尾,既是用筆精細,又是順理成章。

這首詩最突出的是寫景—描寫園田風光運用白描手法遠近景相交,有聲有色;其次,詩中多處運用對偶句,如:『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還有對比手法的運用,將『塵網』『樊籠』與『園田居』對比,從而突出詩人對官場的厭惡、對自然的熱愛;再有語言明白清新,幾如白話,質樸無華。這首詩呈現出一個完整的意境,詩的語言完全為呈現這意境服務,不求表面的好看,於是詩便顯得自然。總之,這是經過藝術追求、藝術努力而達到的自然。


參考資料

1、劉繼才.陶淵明詩文譯釋.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6:43-54
2、曹明綱.陶淵明鮑照謝靈運詩文選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24-28
3、唐滿先.陶淵明詩文選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21-26
4、郭維森包景誠.陶淵明集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53-59
5、吳小如等.漢魏六朝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3:523-532
6、吳小如等.漢魏六朝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951-952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