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文(中小学教材)作者:古典诗词发布:延章
2022-12-4 16:21
归有光1506~1571明代官员、散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江苏昆山人。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归有光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项脊jǐ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shèn漉lù,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wéi修葺qì,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yuán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shǔn,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yǎn仰啸xiào歌,冥míng然兀wù坐,万籁lài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zhuó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阶寂寂一作:堦寂寂
译文
项脊轩,是过去的南阁楼。室内面积只有一丈见方,可以容纳一个人居住。这座百年老屋,屋顶墙上的泥土从上边漏下来,雨水也一直往下流;我每次动书桌,环视四周都没有可以安置桌案的地方。又屋子方位朝北,不能被阳光照到,一过了中午屋内就已昏暗。我稍稍修理了一下,使它不从上面漏土漏雨。向前开了四扇窗子,用矮墙在庭院周围环绕,用来挡住南面射来的日光,日光反射照耀,室内才明亮起来。又在庭院里随意地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草木,往日的栏杆,也增加了新的光彩。家中的书摆满了书架,我仰头高声吟诵诗歌,有时又静静地独自端坐,听自然界各种各样的声音;庭院、台阶前静悄悄的,小鸟不时飞下来啄食,人走到它跟前也不离开。农历十五的夜晚,明月高悬,照亮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微风吹过影子摇动,可爱极了。
注释
项脊轩:归有光家的书斋名。轩:小的房室。旧:旧日的,原来的。方丈:一丈见方。尘泥渗漉:屋顶墙头上的泥土漏下。渗:透过。漉:漏下。雨泽下注:雨水往下倾泻。下:往下。雨泽:雨水。案:几案,桌子。顾视:环看四周。顾:环视。得日:照到阳光。昏:光线不明。修葺:修缮、修理,修补。辟:开。垣墙周庭:庭院四周砌上围墙。垣:名词作动词,指砌矮墙。垣墙:砌上围墙。周庭,于庭子周围。当:挡住。洞然:明亮的样子。栏楯:栏杆。纵的叫栏,横的叫楯。增胜:增添了光彩。胜:美景。偃:伏下。仰:仰起。啸歌:长啸或吟唱。文章指吟咏诗文,显示豪放自若。啸:口里发出长而清越的声音。冥然兀坐:静静地独自端坐着。兀坐:端坐。万籁有声:自然界的一切声音都能听到。籁:孔穴里发出的声音,也指一般的声响。三五之夜: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珊珊:树影移动的样子。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dài诸父异爨cuàn,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fèi,客逾yú庖páo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yù,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bǐ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gū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hé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hù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zhān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译文
然而我住在这里,有许多值得高兴的事,也有许多悲伤的事。在这以前,庭院南北相通成为一体。等到伯父、叔父们分了家,室内外设置了许多小门,墙壁到处都是。分家后,狗把原住同一庭院的人当作陌生人,客人得越过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里栖息。庭院中开始是篱笆隔开,然后又砌成了墙,一共变了两次。家中有个老婆婆,曾经在这里居住过。这个老婆婆,是我已经去世的祖母的婢女,给两代人喂过奶,先母对她很好。房子的西边和内室相连,去世的母亲曾经来过这里。老婆婆常常对我说:』这个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里。』老婆婆又说:』你姐姐在我怀中,呱呱地哭泣;你母亲用手指敲着房门说:「孩子是冷呢,还是想吃东西呢?」我隔着门一一回答。』话还没有说完,我就哭起来,老婆婆也流下了眼泪。我从十五岁起就在轩内读书,有一天,祖母来看我,说:』我的孩子,好久没有见到你的身影了,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呆在这里,很像个女孩子呀?』等到离开时,用手关上门,自言自语地说:』我们家读书人很久没有得到功名了,我孩子的成功,就指日可待了啊!』不一会,拿着一个象笏过来,说:』这是我的祖父太常公宣德年间拿着去朝见皇帝用的,以后你一定会用到它!』瞻仰回顾旧日事物,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让人忍不住放声大哭。
注释
迨诸父异爨:等到伯、叔们分了家。迨:及,等到。诸父:伯父、叔父的统称。异爨:分灶做饭,意思是分了家。往往:指到处,处处。东犬西吠:东边的狗对着西边叫。意思是分家后,狗把原住同一庭院的人当作陌生人。逾庖而宴:越过厨房而去吃饭。庖:厨房。已:已而,随后不久。凡:总共。再:两次。相为应答:一一回答。相:偏义复词,指她先母。束发: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15岁前指儿童时代。竟日:一天到晚。竟:从头到尾。阖:通『合』,合上。瞻顾遗迹:回忆旧日事物。瞻:向前看。顾:向后看。瞻顾:泛指看,有瞻仰、回忆的意思。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jiōng牖yǒu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dài有神护者。
译文
项脊轩的东边曾经是厨房,人们到那里去,必须从轩前经过。我关着窗子住在里面,时间长了,能够根据脚步声辨别是谁。项脊轩一共遭过四次火灾,能够不被焚毁,大概是有神灵在保护着吧。
注释
扃牖:关着窗户。扃:从内关闭。牖:窗户。殆:恐怕。大概:表示揣测的语气。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译文
我认为:巴蜀寡妇名叫清的,守着丹砂矿井,得到的好处为天下第一,后来秦始皇为表彰她而筑了女怀清台。刘备和曹操争夺天下,诸葛孔明从隆中出山建功立业。当这两个人无声无息地住在偏僻的地方时,世人哪里能知道他们?我住在这小小的破屋中,当我扬眉眨眼时,认为这破屋中自有不平凡的事物。知道的人,是不是要说我跟浅薄的浅井之蛙没什么不同?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zǐ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译文
我作了这篇文章之后,过了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来,她时常来到轩中,向我问一些旧时的事情,有时伏在桌旁学写字。我妻子回娘家探亲,回来转述她的小妹妹们的话说:『听说姐姐家有个小阁楼,那么,什么叫小阁楼呢?』这以后六年,我的妻子去世,项脊轩破败没有整修。又过了两年,我很长时间生病卧床没有什么精神上的寄托,就派人再次修缮南阁子,格局跟过去稍有不同。然而这之后我多在外边,不常住在这里。
注释
来归:嫁到我家来。归,古代女子出嫁。凭几学书:伏在几案上学写字。几,小或矮的桌子。书:写字。归宁: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省亲。制:指建造的格式和样子。
庭有枇pí杷pa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译文
庭院中有一株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那年她亲手种的,如今已经高高挺立着,枝叶繁茂像伞一样了。
注释
手植:亲手种植。手:亲手。亭亭如盖:高高挺立,树冠像伞盖一样。亭亭,直立的样子。盖,古称伞。
赏析
全文以作者青年时代朝夕所居的书斋项脊轩为经,以归家几代人的人事变迁为纬,真切再现了祖母、母亲、妻子的音容笑貌,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三位已故亲人的深沉怀念。作者借一轩以记三代之遗迹,睹物怀人,悼亡念存,叙事娓娓而谈,用笔清淡简洁,表达了深厚的感情。全文语言自然本色,不事雕饰,不用奇字险句,力求朴而有致,淡而有味,营造出一种清疏淡雅的感觉。
文章所记的一切,都紧扣项脊轩来写,而以『悲』『喜』作为贯串全文的意脉。第一段写项脊轩经过修葺和美化环境之后的幽雅可爱和自己在轩中『偃仰啸歌』、自得其乐的情景,是从『喜』字立意,也反衬下文所叙项脊轩环境遭到破坏之可悲,引出对往事的无限追怀。第二段分两层:第一层叙父辈分家,完整的庭院被分隔得杂乱不堪,项脊轩不再是一个读书的幽雅所在。第二层以抚育两代人的老妪作为联结,围绕项脊轩回忆母亲与祖母遗事,抒发自己怀念亲人的凄侧之情。这段从『悲』字立意。第三段写『轩凡四遭火』的变故,虽『得不焚』,亦足见项脊轩命运之乖蹇。这是『悲』的内容的进一步补充。补记的一段,写项脊轩后来又发生的变化,重点追叙与亡妻共同生活的情趣,抒发沉痛的悼亡之情,进一步增添了悲凉的气氛。由于文章自始至终贯串着悲、喜的感情变化,又有项脊轩作为全文的轴心,所以一些看似散漫无章的生活琐事就结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散而神不散。
作者善于抓住具有特征的语言、行动和生活细节来表现人物,从不同的角度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情态各别。对母亲,写她听到女儿呱呱而泣时以指叩扉的动作和『儿寒乎?欲食乎?』的问话,突现了慈母对儿女衣食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对祖母,写她的『吾儿,久不见若影„„』的爱怜的言辞和离去时的喃喃自语和『以手阖扉』的动作等,惟妙惟肖地表现出了老祖母对孙儿的疼爱和期待。对妻子,写她的『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简洁地表现了少年夫妇相依相爱的情状;写她归宁回来时转述小妹们的充满稚气的问话,不但传神地表现了小妹们的娇憨之态,而且生动地再现了夫妻依依情话的场面。总之,作者对于各个人物,都能分别抓住他们的特征,用寥寥几笔描绘出他们的音容笑貌和真挚的感情,富于生活情趣,并从中表达出自己对亲人一往情深的怀念。
结构分析
【项脊轩志】原文可分为两大部分,自『余既为此志』以前为【项脊轩志】。若干年后,又加了一段后记,就是『余既为此志』起的一些话。所以全篇可分为四段。
从『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到『风移影动,珊珊可爱』为第一段,是文中着意描写轩室环境的部分,记项脊轩修葺前后的情况。这段先记项脊轩的『前身』,旧时南阁子破旧的情景。一是很小:『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二是很旧:『百年老屋,尘泥渗漉』,三是漏雨:『雨泽下注』,四是昏暗:『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总之,项脊轩是一间不折不扣的陋室。经作者添窗检漏,一番修葺之后,使得不漏不暗;又由于花木之置,小小轩室,居然成为胜境,成为幽雅的书斋。『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这一小段在全文最具文采,于景可爱,于情则可喜。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一句承上段,同时又是一个转折,进入第二段。从写环境转入写人事的变迁,由可喜转入可悲,又分数层。先一层写庭院的几经变故,即诸叔伯分居前后,庭院由通到隔的经过,『东犬西吠』、『鸡栖于厅』等句写分居后的凌乱。客观地叙说家庭琐事中,寓有人世沧桑之慨。此可悲一也。进而通过家有老妪说亡母旧事,写家庭人事变故。作者生母去世时,他年龄尚小,所以母亲的形象在他是记不分明的参【先妣事略】。而那位老妪既是祖母的婢女,又做过两代人的奶妈,通过老妪来追忆旧事,是自然入妙之笔。她所说的,不过是先前母亲曾在何处站过,曾有过一些什么对话。然而就是这些平淡处,最为关情。『儿寒乎?欲食乎?』短短的两句,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一个闻儿啼而动了怜爱的年轻母亲的形象。这种追忆,无疑会引起过早地失去母爱的作者的伤心。此可悲二也。再有便是作者自己对祖母的追忆。那段往事似乎也很平常,却同样洋溢着淳厚的人情味。『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竞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的垂问,和『吾家渎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的自语,以及持象牙朝笏的一段勉励,生动地表现了老祖母对孙子的疼爱与厚望。以上回忆,看来不过是家庭生活中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然而『一枝一叶总关情』,所以作者『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以下又带过一笔叙轩中幽静与轩屡遭火而幸存.均关题意。其中轩中关门读书,闻足音而辨人一节,不但善写日常细微感觉,而且还写出了一个耐得寂寞的读书人形象,为下段议论伏笔。
第三段即项脊生作者自称的一番议论。作者以守丹穴的巴寡妇清和高卧隆中的诸葛亮,与处败屋寒窗之下的自身相比附,既自慨局促,又有自矜抱负之意。故语末虽以『坎井之蛙』自嘲,含有对凡夫俗子的反讽与孤芳自赏的意味。
最后是若干年后的补记。续写项脊轩在妻死前后的变化,寓有新近的悼亡之情。文中记妻生前琐事,亦平淡中见隽永,与前文格调毫无二致。『不常居』三字似可收束全文,然文末又摇曳生姿。写到亡妻手植的一树枇杷『亭亭如盖』,寓睹物怀人、悼亡念存之思。较之『墓木已拱』之类成语。尤觉馀味无穷,饶有新意。
艺术技巧
【项脊轩志】表现出很强的艺术功力和写作技巧,分别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细节『撩』情
作者善于从日常生活中选取那些感受最深的细节和场面,表现人物的风貌,寄托内心的感情。如写修葺后的南阁子,图书满架,小鸟时来,明月半墙,桂影斑驳,把作者的偃仰啸歌、怡然自得的情绪充分表现了出来。环境固然清幽、谧静,充满诗意,然而作者更为怀念的是自己的亲人。作者写祖母、写母亲、写妻子,只是通过一两件和她们有关联的事来叙述。笔墨不多,事情不大,只留下人物的一些身影,但人物的音容笑貌跃然纸上。如写母亲听到大姐『呱呱而泣』时,用手指轻轻叩打南阁子的门扉说:『儿寒乎?欲食乎?』极普通的动作描写,极平常的生活话语,生动地描写了母亲对孩子的慈爱之情,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倍感真切。『语未毕,余泣,妪亦泣』,悲戚的感情是很自然的生发的。再如写祖母的一段文字,简洁细腻,绘声传神,『大类女郎』,『儿之成,则可待乎』一两句话;『比去,以手阖门』,『顷之,持一象笏至』一两个动作,把老年人对孙子的牵挂、赞许、鞭策的复杂感情,描绘的惟妙惟肖。写亡妻,只说:『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寥寥数笔,绘出了夫妻之间的一片深情。末尾,作者把极深的悲痛寄寓一棵枇杷树。『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枇杷树本来是无思想感情的静物,但把它的种植时间与妻子逝世之年联系起来,移情于物;在『亭亭如盖』四个字的前面加上『今已』这个时间词,表明时光在推移,静物也显示着动态。树长人亡,物是人非,光阴易逝,情意难忘。由于想念人而触及与人有一定关系的物,便更添了对人的思念;再由对物的联想,又引发对往事的伤怀。于是托物寄情,物我交融,进一步把思念之情深化了。只说树在生长,不说人在思念,它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则是: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
二、质朴『增』情
文章动情的另一个原因是语言质朴,不加藻饰。作者不大张声势,不故作惊人之笔,甚至也不采用色彩强烈的词藻来作恣意的渲染,而只是运用明净、流畅的语言,平平常常地叙事,老老实实地回忆。但通俗自然之中蕴含着丰富的表现力,浅显明白的文字却能使景物如画,人物毕肖。如写老妪叙述母亲之事,寥寥数语,老妪的神情、母亲的慈爱无不尽现纸上。祖母爱怜的言辞、离去时的喃喃自语、以手阖扉以及持象笏的动作等,也都是通过通俗平淡的语言变现出来的,但平淡的文字,道出了人间的亲情。此外,妻婚后来轩的往事,从娘家回来后转述的诸小妹语,亭亭如盖的枇杷树等细节,无一不是平时如话中露真情。
三、叠字『助』情
文章的叠词也是增加形象性和音乐美,如用『寂寂』来烘托环境之清静,用『往往』来渲染门墙之杂乱,用『呱呱』来描摹小儿的哭声,用『默默』来状写作者攻读之刻苦。又如写月下之树随风摇曳,用『姗姗』;写枇杷树高高耸立,用『亭亭』。用叠词,摹声更为真切,状物更为细致,写景更为生动。而且读起来,音节和谐,更富美感。
参考资料
1、李卫东主编;张玉霞副主编.文学鉴赏: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08:第297页
2、傅璇琮主编.中国古典散文精选注译记叙文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08:第197-198页
3、陈振鹏,章培恒主编.古文鉴赏辞典下第1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07:第1585页
4、徐潜编.人生的座右铭历代经典励志小品: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4.12:第184页
5、杨莉,尹清杰,李中惠主编;赵宇,刘海宏,张波副主编;李明,赵方梅,杜红梅等编委.大学语文: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2.05:第123页
6、李人杰,闵靓,张爱军主编;王珂菲,汤海涛,苑赫副主编.阅读与欣赏第2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5.01:第91-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