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文(中小学教材)作者:古典诗词发布:延章
2022-12-4 16:30
陶渊明约365~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字渊明。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西河一作:西阿
译文
太阳渐渐沉落在西河中,白月从东岭升起。
注释
沦:落下。
素月:白月。
遥遥万里晖huī,荡荡空中景。
译文
月亮遥遥万里,放射着清辉,广阔的夜空被照耀得十分明亮。
注释
万里晖:指月光。『晖』也可作『辉』。
荡荡:广阔的样子。
景:同影,指月轮。这两句是说万里光辉,高空清影。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译文
风吹入房门,在夜间枕席生凉。
注释
房户:房门。这句和下句是说风吹入户,枕席生凉。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译文
气候变化了,因此领悟到季节也变了,睡不着觉,才了解到夜是如此之长。
注释
时易:季节变化。
夕永:夜长。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译文
我想要倾吐心中的愁思,却无人与我答话,只能举杯对着只身孤影饮酒。
注释
无予和:没有人和我答话。和,去声。
日月掷zhì人去,有志不获骋chěng。
译文
时光飞快流逝,我空有壮志却不能得到伸展。
注释
掷:抛开。
骋:驰骋。这里指大展宏图。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译文
想起这件事满怀悲凄,心里通宵不能平静。
注释
凄:一作『悽』。
终晓:直到天亮。
赏析
陶渊明的诗歌,往往能揭示出一种深刻的人生体验。这种体验,是对生命本身之深刻省察。对于人类生活来说,其意义乃是长青的。【杂诗】第二首与第五首,所写光阴流逝、自己对生命已感到有限,而志业无成、生命之价值尚未能实现之忧患意识,就具有此种意义。
『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阿者,山丘。素者,白也。荡荡者,广大貌。景通影,辉与景,皆指月光。起笔四句,展现开一幅无限扩大光明之境界。日落月出,昼去夜来,正是光阴流逝。西阿东岭,万里空中,极写四方上下。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此一幅境界,即为一宇宙。而荡荡辉景,光明澄澈,此幅廓大光明之境界,实为渊明襟怀之体现。由此四句诗,亦可见渊明笔力之巨。日落月出,并为下文『日月掷人去』之悲慨,设下一伏笔。西阿不曰西山,素月不曰明月,取其古朴素淡。不妨比较李白的【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虽然境界相似,风格则是唐音。那『明月』二字,便换不得『素月』。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上四句,乃是从昼去夜来之一特定时分,来暗示『日月掷人去』之意,此四句,则是从夏去秋来之一特定时节,暗示此意,深化此意。夜半凉风吹进窗户,枕席已是寒意可感。因气候之变易,遂领悟到季节之改移。以不能够成眠,才体认到黑夜之漫长。种种敏锐感觉,皆暗示着诗人之一种深深悲怀。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和念去声,此指交谈。挥杯,摇动酒杯。孤影,即月光下自己之身影。欲将悲怀倾诉出来,可是无人与我交谈。只有挥杯劝影,自劝进酒而已。借酒浇愁,孤独寂寞,皆意在言外。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大约即是从陶诗化出。不过,陶诗澹荡而深沉,李诗飘逸而豪放诗长不具引,风味不同。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此二句,直抒悲怀,为全诗之核心。光阴流逝不舍昼夜,并不为人停息片刻,生命渐渐感到有限,有志却得不到施展。本题第五首云:『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饮酒】第十六首云:『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可见渊明平生志事,在于兼济天下,其根源乃是传统文化。志,乃是志士仁人之生命。生命之价值不能够实现,此实为古往今来志士仁人所共喻之悲慨。诗中掷之一字,骋之一字,皆极具力度感。唯骋字,能见出志向之远大;唯掷字,能写出日月之飞逝。日月掷人去愈迅速,则有志不获骋之悲慨,愈加沉痛迫切。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终晓,谓从夜间直到天亮。念及有志而不获骋,不禁满怀苍凉悲慨,心情彻夜不能平静。上言中夜枕席冷,又言不眠知夜永,此言终晓不能静,志士悲怀,深沉激烈,一篇之中,三致意焉。一结苍凉无尽。
渊明此诗,将素月辉景荡荡万里之奇境,与日月掷人有志未骋之悲慨,打成一片。素月万里之境界,实为渊明襟怀之呈露。有志未骋之悲慨,亦是心灵中之一境界。所以诗的全幅境界,自然融为一境。诗中光风霁月般的志士襟怀,光阴流逝志业未成、生命价值未能实现之忧患意识,其陶冶人类心灵,感召、激励人类心灵之意义,乃是长青的,不会过时的。渊明此诗深受古往今来众多读者之喜爱,根源即在于此。
参考资料
1、郭维森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