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前言

华夏礼义(中国礼仪)作者:徐俊生发布:懋基

2017-12-21 18:23

自 序

我們的民族有一個古老的名字,叫『華夏』,華:花也,美也。夏:雅也,大也。

孔穎達曰: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謂之夏。』是以『華』之於軀,乃著服章,『夏』之於軀,乃行禮儀。

正如歐洲的商業繁榮促使了文藝復興一樣,古老的華夏文明在經歷了三百餘年『萬馬齊喑』的凋零後,終於迎來了重新繁榮和復興的契機。十年前,台灣王財貴教授來到大陸推廣讀經教育,一場教育的文化復興從此拉開序幕。十年前,以『華夏復興,衣冠先行。』為宗旨,一場來自民間的文化復興開始。『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是時候復興中華傳統的禮儀了,這樣才無愧於『禮儀之邦』的稱謂。

許多人知道古巴比倫很早就有漢謨拉比法典,知道印度很早就有佛教,知道埃及的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知道古羅馬的大鬥場和高架引水橋…… 卻未必知道中國很早就有了禮樂。【尚書】中記載,在堯舜時代,就已經『典三禮』『修五禮』並且有了『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的樂。自堯舜至夏商,一千多年,由於典籍的缺失,其禮樂無從詳考。周朝,周公『因於殷禮』,損益夏商之禮,作禮樂,並封邦建國,各諸侯國皆以禮樂治理國家,自此,禮樂教化達於天下。今存【周禮】、【儀禮】、【禮記】三部禮經,便是周朝禮樂文化的珍貴資料,是周朝以後,歷代治理天下的重要依據。

許多人嘆惜中國沒有西方一樣的法治,卻不知道中國古代的管理,是以禮樂教化為主,而以刑為輔。

凡人之知,能見已然,不能見將然。禮者禁於將然之前,而法者禁於未然之後,是故法之用易見,而禮之所為生難知也。

——【大戴禮記·禮察】

中國的先聖先賢很早就認識到教化對治理天下的重要作用,故以道德、禮儀的教化為主,使人們能產生公知、公識,產生集體觀念,以自我管理,自我約束。以刑法為輔助的管理方式。

隨著社會的發展,矛盾的增多,開始有人不遵守禮制,社會亂像滋生,孔子作【春秋】,便以『禮也』『非禮也』,來評論歷史功過。再往後來,政令、武力的作用完全成為社會的主宰,亂像也越來越多了。至漢代,重新尊禮重道,自此,雖然王朝更迭,禮的教化卻一直為歷代明君所尊崇。近世以來,中國屢遭侵犯,受盡屈辱,更有西方文化、宗教的傳入,開始出現了全盤否定華夏傳統文明的言論。對於這些言論,我們可以理解當時人們的一腔熱血,但言辭未免偏激。華夏文明之所以歷數千前興盛不衰,華夏民族之所以在歷史上數千年領先世界,正是因為它無與倫比的禮樂文明,不僅將華夏大地治理的井井有條,而且遠播四方。近世由於種種原因,在科技和軍事上落後了,以至被動挨打,但我們不能因百年的落後而否定千年的功績;也不能因科技、軍事的落後而否定禮樂教化的重要作用。正如彭林教授所說:假如一個書生,學問很高,知書達禮,但貧窮,也不會打架。若在外被人欺負,反思過來,是應該去掙錢富裕自己,練武強健自己,而不是因此否定自己的學問和知書達禮。

在如今文化繁榮和復興的情況下,不才有志於傳統禮儀的研究和復興,在深圳梧桐山數年,朝讀經典,夜與諸仁人志士論道。與戶了先生一起討論、研究禮,一起主持祭禮、婚禮、成人禮等傳統禮儀。前年受朋友邀請,講關於傳統禮儀方面的課程,由此開始系統的整理禮學方面的資料。今有感於禮儀復興的迫切需求,拙筆成書,願時下有志於學習禮儀者得有參考,以便於實踐。希望能拋磚引玉,喚起禮儀復興之風。

本書所以定名為【華夏禮義】,是因為禮的『義』,即其內涵,才是核心價值,所以著重介紹禮的意義,書中也多有描述禮的儀式、辭令、器用等,但這些皆因禮的內涵而定,描述這些,也是為更清楚的說明『禮義』。

溫溫恭人,維德之基。』『大道不器,與時偕行。』在人際交往中,每個人都希望與君子交往。因為君子懂得仁義,會幫助自己和他人;君子懂得禮節,不會做得罪與人之事;君子懂得忠信,不會欺騙別人,等等。期望與君子交往,首先要從自己做起,『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自己是君子,自然能交往到君子之友。溫良、恭敬、寬厚的君子,靠優良的品德為基礎。所以本書第一卷著重介紹禮的起源、義理等概念,期望讀者能從中了解古人之德。

人類文明經過無數的動亂和發展,從古至今有許多改變,但真正的『大道』不會以某個時代,某種器物為依存,它始終充斥於天地之間,『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比如說尊老愛幼、禮貌待人等,無論古今中外,只要是健康、文明、向上的社會,都會提倡,只是表達的形式不同。形式的差異,從空間上看,因風俗、文化的不同所致;從時間上看,因古今器用、社會環境的差異所致。能做到根據『大道』的內涵,根據時代差異來調整行禮的方式,便是『與時偕行』。本書旨在通過對禮義的解讀,使讀者能『與時偕行』的踐行中華禮儀。

本書共分三卷,卷一從禮之源、禮之緣起、禮與德、禮之用等諸方面,總述禮之意義;卷二以朱子【家禮】為本,詳解祭禮、成人禮、婚禮、開筆禮幾項常用禮儀中各儀程涵義及作用;卷三從衣食住行、尊卑揖讓、稱謂雅言、孝親尊老、訪客交友、喜怒哀樂、時令節制七方面,論述禮在日常生活中的細節及意義。希望籍此書能拋磚引玉,喚起社會文明禮貌之風。

徐俊生

甲午年八月十三於深圳梧桐山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