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 簡介 目錄 A-AA+ 書簽 查字

             

第四节 礼与德

华夏礼义(中国礼仪)作者:徐俊生发布:懋基

2017-12-21 19:09

前文已述,禮重要的是內在的義,其『義』,歸根結底就是個人內在品德。

道德仁義

要了解德,單從『德』字本身,是不夠的。

秦朝末年,一位被後世稱為黃石公的老者,授與張子房張良兩部書,〖素書〗及〖三略〗。子房先生正是憑著這兩部書幫漢高帝平定天下,其中〖素書〗開篇即論道、德、仁、義、禮五者之間的關係。

夫道、德、仁、義、禮,五者一體也。道者,人之所蹈,使萬物不知其所由。德者,人之所得,使萬物各得其所欲。仁者,人之所親,有慈慧惻隱之心,以遂其生存。義者,人之所宜,賞善罰惡,以立功立事。禮者,人之所履,夙興夜寐,以成人倫之序。夫欲為人之本,不可無一焉。

〖素書·原始第一〗

道、德、仁、義、禮五者,本為一體,不可分離。道,是人們所踐行的,萬物皆遵循著道,自己卻未必知其緣由。德,即是獲得,依德而行,可使萬物各得其『欲』。仁,是人所具有的仁慈、憐憫之心。義,指人對事情的決斷力、評判力,人們根據義的原則獎善懲惡,以建立功業。禮,即人們日常履行。夙興夜寐早起和夜眠,指生活中時時刻刻依禮而行,則人與人之間的倫理關係得以確立。這五條是為人之根本,缺一不可。

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道不可言盡,在華夏的傳統觀念中,道無所不包,萬物皆在道中。今天我們的視野比古人大許多,可以看到,大到天體運行,中到人類社會活動,小到微觀世界原子、電子的運行,皆可用『道』來解釋:譬如天文學上有『暗物質』,原子裡有正負電荷,皆可與陰陽之道相對應;原子可分成六『味』夸克,而易有『六爻』,等等。可以說,道包括了今天人類所知的所有自然規律,但仍有更多我們未知之『道』。古代講『有道伐無道』,即使造反,也要舉出『替天行道』的大旗,有脩為者被稱為『得道高人』,他可以做到『天人合一』,即個人之『德』與『天道』相合。今天,我們表達對一件事物弄明白了,稱為『知道』;做事要『講道理』。

德,是人或物的性情、欲望。德有好壞之分。社會的教化,是將人們的德都引向善良、美好的方向,『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君子樂得其道,小人樂得其欲。』君子的德,是以道為標準的。

道者所以明德也,德者所以尊道也,是故非德不尊,非道不明。

〖大戴禮記·主言〗

無數仁人義士為信仰可以獻出生命,若問個人基本的欲望,當然皆希望自己能好好活著。但對大道、真理、正義的向往,使人可以放棄個人的生命去追求,這便是道的價值所在,這樣的人,便是有『美德』之人。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即謂此。老子曰:『孔德之容,惟道是從』,亦謂德與道密不可分。而小人指沒有經過系統、全面道德教育的普通人,並無貶義,則僅憑最基本的欲望來作事。形容一個人做了壞事,稱為『缺德』,足見良好的美德,是被社會所讚賞的,而品德不足,將受到譴責。

仁,指仁愛、仁慈、惻隱之心,有仁心者,會同情、幫助他人,自然是一位有『美德』之人。仁者愛人,孔子提倡『仁政』,當政者若有一顆仁愛之心,自然能為百姓謀福祉。

天子者,與天地參,故德配天地,兼利萬物。與日月並明,明照四海,而不遺微小。

〖禮記·經解〗

當政者,他的心胸要包含著天地,其道德行要可以和天地之德相配,他的恩惠施及萬物,如同太陽和月亮般,照顧到四海之內的一切,不遺漏任何微小之物。這樣的當政者,自然是有大仁大愛,有良好道德之人。

義,若聽聞某人『講義氣』,有『正義感』,即使素未相識,亦能想像此君之性情。義主決斷,有『義』之人,會有較強的是非觀、責任感,敢於擔當,有『羞惡之心』。若有人做了『不義』之事,必然會受到眾人譴責、討伐。『伸張正義』、『義薄雲天』,這些美德歷來為人稱頌。

道者通物之名,德者得理之稱,仁是施恩及物,義是裁斷合宜,言人欲行四,事不用禮無由得成,故云『非禮不成』也。道德為萬事之本,仁義為群行之大,故舉此四者為用禮之主,則餘行須禮可知也。

唐·孔穎達〖禮記正義〗

道、德、仁、義,皆是內在脩為,無做為則無所表現。若從個人為人處事中,查其是否具備道、德、仁、義,則必以禮為標準。不失道德仁義者,必待人有『禮』。『人而不仁,如禮何?』『克己復禮為仁。』『中正無邪,禮之質也。莊敬恭順,禮之制也。』內脩仁德,則外顯禮儀;內文明,則外彬彬有禮。『禮也者,理也』,『薄於德,於禮虛』懂『禮』之人,必然達『理』,『德』薄之人,即使行『禮』,亦是虛假,甚至是裝腔作勢、阿諛奉承。

所以,道、德、仁、義、禮五者,統於道,成於德,發於仁、義,顯於禮,五者一體,不可分離。

既然禮必合於道、德、仁、義,則就不僅是表面作揖、鞠躬而已。這些動作,叫做『儀』,內心恭敬,與肢體動作相應,才叫『禮儀』。春秋時期,有這樣一則故事:

公如晉,自郊勞至於贈賄,無失禮。晉侯謂女叔齊曰:『魯侯不亦善於禮乎?』對曰:『魯侯焉知禮!』公曰:『何為?自郊勞至於贈賄。禮無違者,何故不知?』對曰:『是儀也,不可謂禮。禮所以守其國,行其政令,無失其民者也。今政令在家,不能取也。有子家羈,弗能用也。奸大國之盟,陵虐小國。利人之難,不知其私。公室四分,民食於他。

〖左傳·昭公五年〗

魯昭公(魯國君主)到晉國訪問,從郊勞主人迎接之禮到贈賄送行之禮,沒有一點失禮之處。晉侯晉國君主對大夫女叔齊說:『魯侯不也是非常懂得禮嗎?』女叔齊回答說:『魯侯怎麼算知道禮?』晉侯說:『為什麼這樣說?從郊勞到贈賄。沒有一點違反禮的,為何說他不知禮呢?』女叔齊說:『那是儀,不可以說是禮。懂禮的人管理國家,發布政令,他的人民沒有不響應的。現在,魯國的政令把持在三家三桓那裡,有公族的人才,名字叫羈,不能任用。魯昭公與大國會盟時,懷著陰險奸詐之心。還去欺凌小國,乘人之危,謀取利益。卻不知道自己將大難臨頭了。公室被分成四份指三桓分擔了魯國君的權利和賦稅,人民的稅稅為糧食都交於他人三桓。』

這裡,晉國大夫女叔齊指出,一個將自己的國家治理的一團糟,與大國交往時耍奸詐詭計,對小國直接欺凌,強佔土地。國家的權利又被『三桓』分去,使國家權利四分。如此無德之人,他所表現的,只能叫做儀,而不能叫做禮。因為真正懂『禮』者,必然將國家治理的井然有序。

大道之行

辛亥革命時,革命黨人提出〖大同書〗,表示要建立一個『大同社會』,『大同』的理念,古已有之: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已。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已,大人世及以為禮,域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里,以賢勇知,以功為己。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 』

〖禮記·禮運〗

孔子說:『大道得到施行時,天下是公有的。人才選拔以品德賢良和能力高低為準,人與人之間講究信用與和睦。所以,人們不只把自己的親人當做親人,不只把自己的孩子當做孩子。使得老人們能安享晚年,青壯年可以發揮才能,成為有用之人,幼兒可以健康成長,鰥、寡、孤、獨以及殘廢有疾病者,皆有人養護。男子皆有職業,女子皆有好歸宿。貨物,人們厭惡的是被遺棄和浪費,而不必私藏於己。能力,人們擔心的是發揮不出來,不必一定為自己而施展。所以自私自利的想法和行為不會興起,強盜偷竊作亂的現象不會發生。所以,家裡門戶不需關閉和上鎖,這樣的天下叫作大同。

現在,大道已經隱去不見。天下成為一家所有,人們各自親近自己的親人,各自養育自己的子女,財貨和能力的付出都只為自己。大人們包括天子、諸侯、卿、大夫等有分封土地或俸祿的人世襲相傳、繼承,形成禮制。用城墻和護城河來鞏固統治。用禮規範言行,使君臣關係規範,使父子相互尊敬,使兄弟和睦,使夫婦和諧,設立制度,確立田地和住宅,表彰有勇有智者,功勞都記為己之私有。因此,會有人計算謀略,兵戎之事也因此而起。夏禹、商湯、周文王、武王、成王、周公,是在這類人中的佼佼者。這六位君子,沒有不謹慎於禮的。以此來表彰正義,考察誠信,指明過錯,效法仁愛,講究禮讓,向百姓展示一切皆有規可循。如有不這樣做事者,即使掌權,亦要被撤職,因為民眾都把他看作禍害。這樣的社會叫作「小康」。』

孔子崇尚上古『大同』時代,但由於時過境遷,大道已不通行於天下,這時,用禮來規範世人的行為,使人們能各盡其職,各出其力。從而,百姓依然可以安居樂業。這樣的社會就叫做小康。這實際上正是老子所述『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的變遷過程。禮,是『大道』之遺存。

從歷史來看,上古時代,由於人少而禽獸多,工具較原始,人類面對自然時,必須團結合作,才能有更大的力量狩獵、耕作。此時,人均自然資源又相對充足,所以人與人之間的利益沖突較少,人際關係因團結合作而和睦。隨著歷史的發展,人口增加,社會分工,財物充足,商業興起。人的生活主體由面對自然轉向面對社會,合作變的不那麼重要,貨物的多樣引起私欲膨脹。從古至今,國與國之間的戰爭,大多因爭奪資源而起。〖禮記〗曰『感於物而動,性之欲也』,私欲興起後,若要抑制物質發展,顯然是不可能,那樣就是讓社會退化,所以只有通過道德教化,使百姓合理控制私欲,禮即由此而興起。這是在華夏人文價值觀下,發展的必然結果。〖禮記〗云:『禮節民心,樂和民聲』。禮,可以節制民心,使私欲不至無度;樂可以教化和睦百姓。這些,正是古代『德治』的重要措施。

〖禮記·禮運〗詳細論述社會由『大同』到『小康』的變遷過程,讀者有興趣,可進一步參閱。

打開手機掃描閱讀

收藏 書評 打賞

上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