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礼义(中国礼仪)作者:徐俊生发布:懋基
2017-12-24 21:16
禮的種類紛繁複雜,樣態千差萬別,但都包含某些基本要素。學術界對於禮的要素究竟包括哪幾項,看法不盡一致,大體來說,有禮法、禮義、禮器、辭令、禮容、等差等幾項。
禮法
所謂『禮法』,是指行禮的章法、程式,也叫『儀』。先聖制禮,希冀為萬世表,供後事學習、參考及施行。
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論語·為政〗
子張孔子弟子,姓顓孫,名師,字子張問:『十世之後可知否?』孔子答曰:『殷承夏後,延用夏禮,其所損減少、益增加之處亦可知曉。周代殷立,延用殷禮,其損、益亦可知曉。後世若能繼周禮而損益,則雖百世之後,亦可知也。』
因此,禮必須有規範的儀程,包括行禮的時間、場所、人選,人物及服飾、站立位置、使用辭令、行進路線、使用禮器,以及行禮的順序,等等。這就是禮法。〖儀禮〗一書,就是選取各種禮儀的禮法彙編。其包括〖士冠禮〗、〖士昏禮〗、〖士相見禮〗、〖鄉飲酒禮〗、〖鄉射禮〗、〖燕禮〗、〖大射禮〗、〖聘禮〗、〖公食大夫禮〗、〖覲禮〗、〖喪服禮〗等十多種禮儀的規範儀程,每一種都有其使用的場合,在相應的場合中使用相應禮儀,就是『合禮』,若使用不當,就是『失禮』。後世朝代中,會根據社會的變遷,在前朝禮儀及周禮的基礎上,斟酌損益,制定本朝的禮法。北宋官方的〖政和五禮新儀〗,南宋朱文公所輯〖家禮〗,明朝官方的〖大明集禮〗,都是當朝制訂的禮法。
禮法是禮的外在形態,其特點是具有明確、嚴格的規定,是禮的運作依據,也是判斷禮與非禮的標準。例如,禮法規定,天子在堂上見諸侯,是對君臣名分的規定,而周夷王下堂見諸侯,名分已亂,所以君子譏其為『非禮』,認為是亂政的徵兆。
覲禮,天子不下堂而見諸侯。下堂而見諸侯,天子之失禮也,由夷王以下。
〖禮記·郊特牲〗
類似的記載,〖左傳〗中有許多,讀者可以檢閱。
禮法的推廣與運用,使我國不同方言、不同風俗的人們有了共同的文化形態,而且不管走到哪裡,彼此都會有文化認同感。
禮義
禮法是禮的外在形式。禮法的制訂,是以人文精神作為依據的。若徒具儀式,無『禮義』作為依托,則『禮』就成為無釐頭的表演。所以孔子反對行禮以器物、儀節為主,強調要以禮義為核心。
子曰:『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
〖論語·陽貨〗
禮之所貴,不在崇玉帛之華貴,貴在禮可安上治民;樂之所貴,非在鐘鼓鏗鏘之旋律,貴在樂可移風易俗。
子曰:『師,爾以為必鋪幾筵,升降酌獻酬酢,然後謂之禮乎?爾以為必行綴兆,興羽籥,作鐘鼓,然後謂之樂乎?言而履之,禮也;行而樂之,樂也。』
〖禮記·仲尼燕居〗
禮之所貴,不在於幾筵、升降、酬酢諸儀程,但在乎出言能履踐行之,是謂之禮也。樂之所貴,不在於羽籥、鐘鼓諸聲音,但在乎身體力行,天下愛樂,是謂之樂也。
〖儀禮〗以記載禮法為主,少論及禮義。〖禮記〗則以闡明禮義為主旨,發微索隱,說經解義。〖禮記〗的最後七篇〖冠義〗、〖昏義〗、〖鄉飲酒義〗、〖射義〗、〖燕義〗、〖聘義〗,分別說解〖儀禮〗的〖士冠禮〗、〖士昏禮〗、〖鄉飲酒禮〗、〖鄉射禮〗、〖聘禮〗的禮義。其餘各篇也皆討論禮的內涵、意義,只是議題沒有上述几篇鮮明。
禮法的設定皆有禮義做指導,如『燕禮者,所以明君臣之義也。鄉飲酒之禮者,所以明長幼之序也』〖射義〗。許多禮儀流程都較為複雜、繁瑣,但絕非無的放矢,每一處都含有尊尊親親之義。
禮以體長幼曰德,德也者,得於身也。
〖禮記·鄉飲酒義〗
『德』者,『得』也。能知禮,行禮以體恤長幼,行事是謂得宜,故曰『德』,是得善行於己身,謂身之所行者,得於理也。現在,我們在公交車上聽到的『請為老、弱、病、殘、孕及抱小孩的乘客讓座』的提示,其實就是這種禮義的傳承。
古代『禮儀』,由巨至微,無不體現『禮義』。如〖儀禮·聘禮〗記載,諸侯相聘,以玉圭為贊。為何以玉圭為贊?東漢鄭康成解釋曰:『君子於玉比德焉,以之為聘,重禮也。』可見禮法規定以玉圭為贊,是體現重德、重禮的思想。同時,在聘禮結束時,主人一方要『還贄』,就是要將玉圭奉還對方。為何接受之後又要歸還?鄭康成解釋曰:『還之者,德不可取於人,相切厲之義也。』可見,聘禮中送、還玉圭,皆是表現彼此以德行相切磋、砥礪的思想。
禮器
禮器是指行禮所用器物。禮必須借助器物。使用何種禮器行禮,以及禮器如何組合,都傳達著禮義的信息,古謂『藏禮於器』,正若此言。禮器的範圍很廣,而且由於歷朝歷代社會環境的不同,所用的禮器也大有區別。茲以〖儀禮〗所記禮器舉例。
禮器主要有食器、樂器、玉器等。食器,通常有鼎、俎、簠、簋、籩、豆、尊、壺、甒、罍、爵、觶、以及盤、匜等。其中,鼎、俎為加工食物的用器,其餘為盛食用器。禮器的分配和使用,周禮有明確、嚴格的規定:天子九鼎八簋,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若數量不對,私下增減,是越禮的行為。
圖1-3九鼎八簋
酒器,可分為盛酒器和飲酒器兩大類。盛酒器主要有尊、甒、罍、卣、壺、缶等,它們在禮儀場合中陳設的位置及功用均不同,『門外缶,門內壺,君尊瓦甒。〖禮記·禮器〗』缶與壺是內外相對地陳設的。盛酒器通常陳放在稱為『禁』或『棜』、『斯禁』的底座上。飲酒器有爵、觶、觚、觥等。爵為一升,觚為二升,觶為三升。觥在飲酒器中容量最大,所以在君臣宴飲等場合,常用作罰酒之器。由酒器的區別與多樣性,可見先輩生活的細緻、講究。
圖1-4天子與貴族的列鼎數量及肉食種類
樂器主要有鐘、磬、鼓、柷、敔、瑟、笙等。燕禮、鄉飲酒禮這類『交際禮儀』中,必有樂。天子、諸侯迎賓和送賓要『金奏』,即奏鐘、鎛,以鼓磬相應。鎛如鐘而大,其作用是控制編鐘的音樂節奏。金奏一般在堂下進行。在獻酬後,有升歌、笙奏、間歌、合樂等節目。升歌是歌者升堂歌〖詩〗即〖詩經〗,彈瑟者在堂上伴奏。笙奏,是吹笙者在堂下吹奏〖詩〗篇。間歌是升歌與笙奏輪番進行;合樂則是升歌與笙奏同時進行。大夫送賓用鼓。柷,狀如漆桶,方二尺四寸,深一尺八寸,中間有椎,搖動之則自擊,奏樂之始,先擊柷。敔,狀如伏虎,木制,背部有刻,劃之則樂止。
古禮中使用的玉器很多,有璧、琮、圭、璋、琥、璜等。每一類之下,又細分為若干種,如璋有大璋、中璋、邊璋、牙璋、瑑璋等名目。玉器的使用很廣,個人佩戴的玉器形制,代表著身份:
天子執鎮圭,長一尺二寸;公執桓圭,長九寸;侯執信圭,長七寸;伯執躬圭,長七寸;子執谷璧,男執蒲璧。
〖周禮·春官·大宗伯〗
另外是用於祭祀:
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
〖周禮·春官·大宗伯〗
其所用的形狀、尺寸、顏色等,均有內在的含義,茲不詳述。
此外,祭祀天地、山川等神祇,也多以玉器為奉獻之物。諸侯交聘時,以玉為贄;軍隊中,以玉為瑞信之一;諸侯生活中,以玉圭聘女;喪禮中,以玉器斂屍等等。
古人為何這麼喜歡用玉?〖禮記〗有一段說明:
子貢問於孔子曰:『敢問君子貴玉而賤瑉者,何也?為玉之寡而瑉之多與?』
孔子曰:『非為瑉之多,故賤之也;玉之寡,故貴之也。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劌,義也;垂之如隊,禮也;叩之其聲清越以長,其終詘然,樂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達,信也;氣如白虹,天也;精神見於山川,地也;圭璋特達,德也;天下莫不貴者,道也。詩云:「言念君子,溫其如玉。」故君子貴之也。』
〖禮記·聘義〗
正是因為玉有仁、智、義、禮、樂、忠、信、天、地、德、道這些引喻之意,所以用以比喻美德,並非因為玉『以稀為貴』。對玉器的推崇,也是華夏文明特有的文化特徵。
辭令
禮是人際交往,以及人與鬼、神溝通的形式,因此辭令必不可少。古禮中的辭令,一般有規定的格式,〖禮記·少儀〗記載的許多禮儀場合的辭令皆如此,如首次去見仰慕的君子,到達門口時說『某固願聞名於將命者』,意謂希望自己的名字能通聞於傳命者。這是委婉的說法,表示不敢直接通姓名於君子,有自謙及敬重對方之意。若逢公卿之喪,前往助喪,要說『聽役於司徒』,意思是聽命於管家的派遣,無論輕重,不敢推辭。國君將出訪,若臣下將奉獻金玉貨貝之類的財物,以充國君路資,應該說『致馬資於有司』,意思是所獻之物微薄,聊充車馬之資而已,所以只能致送於隨行的『有司即管事的人』。若饋贈的對象與自己地位相當,也應自謙,說『贈從者』,意思是說,不過是聊補左右從行者之用的薄資而已。以上都是古代通行的禮貌用語,不會用就是失禮的表現。此外,婚禮中的『納採、問名、納吉、納征、請期』等儀節,以及父母、庶母送女,皆有固定的辭令。諸侯、卿大夫、士之間相互拜訪,主客雙方的問答之語,也有固定格式,因主客雙方身份的不同,辭令也有所差異,但皆以『自卑而尊人』的謙卑之心為旨。祭天地山川之神祗及饗祭祖先時,祝者的致辭也有統一的文字,致祭者只需更換其中的主語即可。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這些辭令簡潔明快,溫文爾雅,經過制禮者的反覆斟酌,行禮時直接套用即可。
另一種辭令沒有規定格式,需要臨場發揮。
聘禮,大夫受命不受辭。
〖公羊傳·莊公十九年〗
在出使之前,無法一一預料到對方的問話,作為使者的大夫,只能隨機應對,有的於此大展才華,也有的因此露拙出醜。
禮容
禮容,即行禮者的體態、容貌等,行禮時所不可缺。禮義所重,在於誠敬。既是出於誠敬,則無論冠、婚、喪、祭、射、饗、覲、聘,行禮者的體態、容色、聲音、氣息,都必須與之相應,所以〖禮記·雜記下〗說:『顏色稱其情,戚容稱其服。』
入公門,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門,行不履閾。過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顏色,恰恰如也。沒階,趨進,翼如也。復其位,踧踖如也。
〖論語·鄉黨〗
這裡記載了孔子上朝時的禮容:公門是國君治朝之門,相當高大,而孔子曲身而入,似不能容身。進門時走右側,不走中門,因那是國君所出入;不踩門限閾,踩則不敬。門、屏之間,國君佇立之地,即使國君不在,亦必定正色,快步而行。將升堂時,兩手摳衣使下擺離地攝齊,以免踩著後跌倒而失容。接近國君時,曲身,氣容嚴肅,如同屏住呼吸一般。出去時,走下一級台階才舒氣解顏逞顏色,氣色和悅。下台階後,快步向前,如同鳥翔。回到上堂之前的位置,猶存踧踖恭敬之貌。可見孔子十分看重禮容,在不同的禮儀場合,或愉悅,或敬謹,或勃如,或變色,都隨儀節、場景的變化而轉換。
行禮是為了表達內心情感,若僅有儀節而沒有禮容,則禮義無從體現,是有『儀』而無『義』也。典籍中有關禮容的記載很多:
孝子將祭祀,必有齊莊之心以慮事,以具服物,以修官室,以治百事。及祭之日,顏色必溫,行必恐,如懼不及愛然。其奠之也,容貌必溫,身必拙,如語焉而未然。宿者皆出,其立卑靜以正,如將弗見然。及祭之後,陶陶遂遂,如將復入然。
〖禮記·祭義〗
孝子將要舉行祭祀,一定要懷著畢恭畢敬之心來考慮祭事,以皮準備祭服、祭品,整修宮室,處理各項事務。等到祭祀當天,臉色必須溫和,走路謹慎,如同有所恐懼一般,好像害怕趕不上看到親人的樣子。在獻上祭品時,必須容貌溫和,身體前屈,好像給親人說話而等待回答的樣子。助祭的賓客都陸續退出時,孝子依然謙卑恭敬的正立,好像視若不見的樣子。等到祭祀結束,孝子還沉浸在對親人的思念之中,神情恍惚,好像親人還要進來一樣。
又如〖禮記〗的〖少儀〗、〖玉藻〗中有『祭祀之容』,『賓客之容』、『朝廷之容』、『喪紀之容』、『軍旅之容』、『車馬之容』等。〖禮記·玉藻〗還記載了君子見尊者時的禮容:
君子之容舒遲,見年尊者齊遫,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聲容靜,頭容直,氣容肅,立容德,色容莊,坐如尸。燕居告溫溫。
君子之容,平時神態閒雅。見年紀尊長者示以謙敬之容。舉步穩重,手示恭敬,目光端正,口不妄動,不咳嗽,頭正直,屏氣斂息,站立時若將予人以物一般,神態莊重,不乍變動。坐時若尸神像,必矜持莊重。生活中則溫溫和善,不嚴厲。
這裡所述,詳及於頭、手、足、目、口、聲、氣、色等,幾乎遍於全身。賈誼的〖新書〗說『容有四起』,把禮容分為朝廷之容、祭祀之容、軍旅之容、喪紀之容等四類。其中〖容經〗篇有立容、坐容、行容、趨容、跘旋之容、跪容、拜容、伏容等,科條細密,已成耑門之學。
儘管禮容是內心德行的外化,有德者,容貌必然與之相稱。但禮容並不總是被動地從屬於德行,它亦可反作用於德行。容貌不莊敬,就會傷於德。
心中斯須不和不樂,而鄙詐之心入之矣。外貌斯須不莊不敬,而慢易之心入之矣。』
〖禮記·祭義〗
若內心有片刻的不和不樂,鄙卑詐偽的念頭就會乘隙而入;若外貌有片刻的不莊不敬,輕易怠慢的心志就會乘隙而入。
因此,保持合於禮的容貌,有利於保有或養成內心的德行。禮容之美,來自對『仁』的體認與逐步接近,只有真正的仁者,才能達到內心之美與容色之美的高度和諧。
等差
等差是古禮重要特性,也是禮與俗主要區別。身份不同,所行之禮不同,受到的禮遇也不同。如郊天、大雩為天子之禮,諸侯、大夫不得僭越。彼此的禮數有嚴格的等差。等級越高,禮數越高。
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山川,祭五祀,歲遍;諸侯方祀,祭山川,祭五祀,歲遍;大夫祭五祀,歲遍。士祭其先。
〖禮記·曲禮下〗
天子祭天神地祗,祭四方五嶽四瀆之神,祭山川之神,祭五祀司命、中霤、門、行、厲,每年祭一遍。諸侯祭所在地方之神,祭其境內的山川,祭五祀,每年祭一遍。大夫祭五祀,每年祭一遍。士人只祭其祖先。
天子祭天地,諸侯祭社稷,大夫祭五祀,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嶽視三公,四瀆視諸侯。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
〖禮記·王制〗
天子祭天神、地祗,諸侯祭社神、穀神,大夫祭五祀。天子祭祀天下的名山大川,即祭祀五嶽,用宴享三公的九獻之禮;祭祀四瀆,用宴享諸侯的七獻之禮。諸侯可以祭祀在其境內的名山大川。
人際關係之間,每個人都應當受到尊重,晚輩要尊重長輩,長輩也要尊重晚輩。上級要尊重下級,下級也要尊重上級。『雖負販者,必有尊也。〖禮記·曲禮上〗』認為古代社會權貴可以隨意欺壓百姓的想法,實在對古代社會太不了解了。
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十者謂之人義。
〖禮記·禮運〗
此十義兩兩相對,概言之,人與人之間相互有差別,同時又相互依存。正如〖老子〗講『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一般。
無父母,則無子女,無子女,則『父母』亦不能謂之『父母』。父母生養子女,自會愛惜自己的骨肉血脈,子女受生養教化,自生孝敬父母之心,此人之常情,父母教育子女,必導其善,責其不善,子女明其義,自當遵奉父母教悔,禮之等差之義正若此矣。若再擴大到整個社會,等差就有更多的層次。
對人的尊重,根據社會地位、相互關系等,會有所差別,比如我們對祖父母、父母和對兄弟姐妹、對晚輩的尊重,必定是有所區別的。一個企事業單位內,不同層級的領導與員工所對應的禮遇都會有差別。
講到這裡,也許有讀者會想:不是『人人平等』嗎?人人平等的理念是近代西方產業革命時所提出,後被政治理論吸收,由於它誕生的環境,不可避免的受到西方文化影響。傳統中國社會,講究有序,有序則必有差異,但這種差異只是相對有別。比如一個窮秀才,也許有一天會高中狀元,在他中狀元前後,都會得到應有的尊重,但前後必有區別。中狀元前,人們不可能像對待狀元一樣尊重他;中狀元後,人們也不可能對他仍像窮秀才一樣。子女要尊重父母,子女也有為人父母之日。得到下一代子女的尊重。這些差異,皆因相互關係而定,且因個人德行、才學、年齡而調整。傳統社會架構,是由個人,到家、國、天下,等等層面,建立一個系統,這個系統,是動態的。家庭裡面,是世代更替的動態,國家、天下層面,是『選賢與能』的動態。
天子之元子,士也。天下無生而貴者也。繼世以立諸侯,象賢也。以官爵人,德之殺也。
〖禮記·郊特牲〗
天子的長子,身份是士。天下沒有生下來就尊貴的人。讓他們繼承諸侯的位置,是為了讓他們效法祖宗的賢德。以官爵授人,也是因為他有功德功德大的授以大官,功德小的授以小官,不是看他出身是否尊貴。
〖禮記〗記載,每年春耕伊始,天子要到田內親耕,王后更要率眾嬪妃採桑養蠶。所產物品用於祭祀用的供品,以及祭服等。這樣做,一則為天下百姓做勞動的表率;二則表明敬天敬祖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