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定條件下找到圖書 9

庄子集释

郭庆藩

【庄子集释】是满清时期郭庆藩编撰的,关于【庄子】的注疏、训诂的集大成之作。中华书局将之编入【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多年以来一直为学界所重视。满清大兴文字狱,学界多从考据。部分清儒,因不满于满清殖民政权对学术的操控,提出『实事求是』的原则,成为学术近代化的标志。 本书的庄子本文,原根据黎庶昌古逸丛书覆宋本,但校刻不精,错误很多。现在根据古逸丛书覆宋本、续古逸丛书影宋本、明世德堂本、道藏成玄英疏本以及四部丛刊所附孙毓修宋赵谏议本校记、近人王叔岷庄子校释、刘文典庄子补正等书加以校正。凡原刻显著错误衍夺的字,用小一号字体,外加圆括号,校改校补的字,外加方括号,以资识别,校记附于每节之后,阙疑之处,不径改原文,只注明文字异同。此外,又把陆德明的庄子序录和焦竑庄子翼所附阙误一并列入。校勘以外,还标点分段。小段另行起排,大段并留空一行,注解和正文分开,用数字标出,排在各段之后。整理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在所难免,希望读者指正。

莊子集釋PDF

郭庆藩

【庄子集释】由清朝学者郭庆藩编纂而成,汇集了前贤对【庄子】的“注”、“释”、“疏”,主要是郭象的【庄子注】、成玄英的【庄子疏】以及陆德明的【庄子音义】,同时征引清人王念孙、俞樾、卢文弨等人关于【庄子】的训诂考证与校勘。 清朝是传统学术侧重考证、训诂、校勘的集大成时期,由于满清大兴文字狱,百家学术话语权掌控在清廷手中,朝野学者均不得提出相左的见解,否则,轻者丢官丧命,重者招致诛族之祸。为了粉饰文字狱,清廷组织学者编纂了《四库全书》,导致绝大部分考证、校勘出来的作品,被焚毁原稿,经篡改后收录其中。 【庄子集释】即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作品。【庄子集释】的主要贡献是,精校、考证了《庄子》原文,辨析了古本、异本的正误,校勘了前人的讹误,如对陆德明的《庄子音义》中,收录的司马彪注,多有纠正、补充,同时考释了原文中一些事物名词,辨识了原文中的一些通假字、疑难字及古代事物名称。 【庄子集释】的庄子原文,是以黎庶昌的古逸丛书(宋本覆刻)为底本的,由于其中校勘不精,谬误较多,参考了其他版本后,加以校正,如:明世德堂本、道藏成玄英疏本、孙毓修宋赵谏议本、王叔岷庄子校释以及刘文典庄子补正等。郭庆藩著【庄子集释】原书中出现错误的字,将以小一号字体,并别以淡蓝色,置于考证后的字之前,以示读者;而校勘补改的字,则在字后以小一号字体,别以淡蓝色,加以说明陈述;阙疑之处,不径改原文,只注明文字异同。

老子道德经注校释PDF

楼宇烈

《老子道德经注校释》是楼宇烈先生,对魏晋时期学者王弼所注《老子道德经》进行校释、编撰而成。 本PDF电子书,是中华书局出版的影印本,本书仅供读者个人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建议读者购买纸质书籍。 《老子道德经》成书于春秋时期,为道家创始人李耳(别名老子、老聃)所作,亦名《老子》《道德经》。《道德经》虽然只有短短五千字,後世相关的译注作品却汗牛充栋,如今《道德经》的发行量全球前列。 《道德经》的译注作品中,以王弼注最为流行。《道德经》虽成书于春秋,後世影响也广远,然而,在古代,《道德经》的流行却始自王弼之注。 其中的原因,一是《道德经》本身是帝王之术,历代并未下流于民间,二是《道德经》的内容较为艰涩,又不适用于人文礼义时代,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世风举巧智抑礼义,学者才因于现实,理解并注疏《道德经》,三是《道德经》的内容举天道,却近于术,不能经世,历代都是内黄老而外孔孟,内黄老取其驭人之术,外孔孟取其经世之道。 王弼《老子道德经注》的成书背景即是魏晋时期的世风败坏,人心不古,礼义不行,儒家经典在现实中根本无法应用,士族阶层的学术思想也由此日益虚浮,而王弼注一旦成书,即洛阳纸贵,风靡朝野。 然而,历经两千余年的流传,《道德经》及《老子道德经注》的版本丛生复杂。如《道德经》马王堆帛书甲本五千三百四十四字,而乙本少两字外加重文百廿四字,汉代河上公《道德经章句》五千二百零一字,外加重文九十四字,而王弼《老子道德经注》五千一百六十二字,外加重文百零六字。 满清一朝,又对诸子百家经典进行全面重刊重校重编,不时刻意篡改。《老子道德经注》亦不例外,其较为完整的版本,即清末浙江书局翻刻的明朝华亭张之象本,也是经由满清武英殿篡改过的。 《道德经》马王堆帛书出土後,《道德经》的校注工作才有了权威的依据。楼宇烈先生发现,历代的《道德经》通行本,都经由後人严重篡改过。《老子道德经注校释》即是以《道德经》马王堆帛书为主要依据进行校堪修订的。

老子河上公注PDF

河上公

《老子河上公注》简称《老子注》,又称《道德经河上公章句》、《老子河上公章句》。本书编录四库本《宋麻沙本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影印本,及今人制作的函古阁《老子河上公章句》PDF电子书。四库本与中华书局本(参校日本抄本)相异处众,而日本抄本未经满清篡改,故以为信,从本站收录的《老子河上公章句》可以一一悉知其异。今人PDF本制作亦较为简陋,少有严校,常以流行本臆改河上公注本。较为可信者,还是本站收录的《老子河上公章句》,读者可以在“国学经典”栏搜索“老子”二字,即得此书(文字版,更便于阅读)。 《老子河上公注》由两晋葛洪(三国人葛玄之孙)传世,葛玄《序》谓汉文帝时河上公所注,《隋志·道家》亦载,而诡吊的是,《隋志·道家》又载战国河上公注《道德经》二卷,且皆亡佚。有人因此怀疑所谓《老子注》不过是葛玄(葛玄为之序)的伪托之作,葛玄是三国时人,注《道德经》而托诸河上公,後并非不可能;况且,汉始治经以注,唐始治经以疏,绝无可能战国即有注作。《唐书·刘子玄传》也认为《老子》并无河上公注者。 《史记•乐毅列传》记载“太史公曰:始齐之蒯通及主父偃读乐毅之报....乐臣公学黄帝、老子,其本师号曰河上丈人,不知其所出。河上丈人教安期生,安期生教毛翕公,毛翕公教乐瑕公,乐瑕公教乐臣公,乐臣公教盖公。盖公教於齐高密、胶西,为曹相国师。”司马迁此处的记载,要点有二,一是并未指明河上丈人即河上公,二是并未指明河上丈人传有《老子注》。即便河上丈人就是河上公,其亦未必就传有《老子》注本,春秋战国时期为学,但有作传,未闻作章句之注者。这个中极可能存在的一种可能性是,河上公传《老子》,而後人为之作注,得《老子注》,并伪托为《老子河上公注》。 《老子河上公注》由南宋“小东莱先生”吕祖谦重校。四库本并无标点句读,而函古阁本即有,二本俱为繁体竖排版式。 《老子河上公注》可以说是现存的最早的《道德经》注本,不管其是否伪作,都是汉代兴起作注的治学方法之後,流传至今最早的《老子》注本。

老子河上公章句

河上公

《老子河上公章句》又称《道德经河上公章句》、《老子河上公注》,简称《老子注》,由两晋葛洪(三国人葛玄之孙)传世,葛玄《序》谓汉文帝时河上公所注,《隋志·道家》亦载,而诡吊的是,《隋志·道家》又载战国河上公注《道德经》二卷,且皆亡佚。有人因此怀疑所谓《老子注》不过是葛玄(葛玄为之序)的伪托之作,葛玄是三国时人,注《道德经》而托诸河上公,後并非不可能;况且,汉始治经以注,唐始治经以疏,绝无可能战国即有注作;最重要的依据是《老子》的内容,马王堆汉墓帛书显示古本《老子》与流行本在字词上有很大出入,如《道经》第一章的“常”在帛书里作“恒”,这表明河上公注本其实是汉代以後的变异版本,“恒”字以避汉代帝皇之讳而改。《唐书·刘子玄传》也认为《老子》并无河上公注者。 《史记•乐毅列传》记载“太史公曰:始齐之蒯通及主父偃读乐毅之报....乐臣公学黄帝、老子,其本师号曰河上丈人,不知其所出。河上丈人教安期生,安期生教毛翕公,毛翕公教乐瑕公,乐瑕公教乐臣公,乐臣公教盖公。盖公教於齐高密、胶西,为曹相国师。”司马迁此处的记载,要点有二,一是并未指明河上丈人即河上公,二是并未指明河上丈人传有《老子注》。即便河上丈人就是河上公,其亦未必就传有《老子》注本,春秋战国时期为学,但有作传,未闻作章句之注者。这个中极可能存在的一种可能性是,河上公传《老子》,而後人为之作注,得《老子注》,并伪托为《老子河上公章句》。 《老子河上公章句》由南宋“小东莱先生”吕祖谦重校。今人凤麟以宋麻沙本老子《道德经》影印本为底本,参校中华书局的《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点校本。整理方式为简体行文,横排,以现代汉语标点符号标点句读。 《老子河上公章句》可以说是现存的最早的《道德经》注本,不管其是否伪作,都是汉代兴起作注的治学方法之後,流传至今最早的《老子》注本。 《老子河上公章句》原书并不分章名。编次有河上公章句第一、河上公章句第二、河上公章句第三、河上公章句第四。《老子河上公章句》的特点是,注文简洁清晰,意境空灵,通俗易懂。

道德经

王弼

此版本《道德经》是基于《王弼老子注》的再解读,《王弼老子注》是楼宇烈先生对王弼的《老子注》进行校勘标点而成。 王弼老子注是王弼创建玄学,将道学从两汉经学过渡为魏晋玄学的基石。在《老子注》中,王弼创造性地提出了崇本息末的观念,并奠定了名学的基本原理:本于自然。 王弼老子注在学术上系统地梳理了道儒两家学说的关系,这不仅促成了汉魏时期道儒二学的相互融通,其对後世的学术方法也有极大影响,如推动了现代解释学、及中国道学史等学术研究的发展。 玄学的创立,直接影响了道教的发展方向,同时也促进了道学的发展。魏晋开始,士族泛起清谈之风,以诡异新奇为尚,文辞修饰更是达到了以文害用的地步,这些社会风貌都与玄学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素书

黄石公著/张商英注

本文所录之《素书》,以日本京都大学藏本为准。 经笔者对比四库版《素书》与日本京都大学藏本,见其用字时而有异,且文句表意甚远,而以京都大学藏本较合乎道理,合乎文法,故以该版本为正本。【注:京都大学藏本为玄昌(日本庆长时人)校抄本,其中亦有甚多之错别字,漏抄,今虽以之为正本,然其版本仍需考正。疑错疑漏之处笔者将标誌之。】 今摘引二版本部分内容陈列如下,供读者斟酌。 以下为四库版《素书》原序段摘: 黄石公素书六篇,按,前汉黄石公圯桥所授子房素书,世人多以《三畧》为是,盖传之者误也,晋乱有盗发子房冢,于玉枕中获此书,凡一千三百三十六言。上有秘戒,不许传于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得人不传,亦受其殃。呜呼,其慎重如此,黄石公得子房而传之,子房不得其传而?之,后五百余年,而盗获之。自是,《素书》始传于人间,然其传者特黄石公之言耳。 以下为京都大学藏本《素书》原序段摘: 黄石公素书六篇,按《前汉列传》,黄石公圯桥所授子房《素书》。世人多以《三畧(略)》为是,盖传之者误也。晋乱有盗发子房冢,于枕中获此书。凡三百六言,上有秘戒,不许传于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呜呼,其慎重如此,黄石公得子房而传之,子房不得其传而葬之。后五百余年,而盗获之,自是素书始传于世间。然其传者,特黄石公之言耳。 以下为四库版《素书》原始章摘句: 夫道徳仁义礼,五者一体也。注曰,离而用,则有五,合而浑之,则为一,一之所以贯五,五所以衍一。 以下为京都大学藏本《素书》原始章摘句: 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注曰,离而用之,则有五,合而浑之,则为一;一,所以贯五,五,所以行一。 四库版之原序大幅增删原文,且行文不循文法。正文则肆意篡改文字,如原始章张商英注文“五所以行一”更改为“五所以衍一”,其意已远。

太玄经

扬雄

《太玄经》,汉扬雄撰,也称《扬子太玄经》,简称《太玄》、《玄经》。《太玄经》是作者在精研《周易》的二进制后演绎而出的三进制体系。充分地诠释了“天,地,人”的互动理念。是世界中最早的三进制体系著作。该书在当世不为人理解,并以语言笑话作者,可作者不予理睬,还笑着说后世将大显光彩。并绘有玄图一副,因历代印刷技术而没流传于世。

老子道德經挍注

懋基

道德經傳為老子所著,而傳世之本,不一而異。今人常尊王弼註本為正,謂其近于老子。 而現代出土之古本,如郭店楚簡,漢墓帛書,卻亦同亦異。或曰,愈古者愈幾于老子也。今校以簡帛二本,注以圓其前後之說,作是文以紀,僅供參考。 此本乃漢帛出土以來,首部基于漢帛、楚簡,最深入,最接近解讀作者原旨的道德經挍注本;作者吸收陽明心學,另行構建了心、意理論系统,并以此作為解讀道德經的基礎,一反歴史上以通假名義歪曲原文意旨的研究方式,基于漢帛楚簡原文進行解讀,如史上眇字往往被通假為妙,但實際上眇才是符合原旨。 作者解讀切入角度雖然得以令作者更接近原旨,但作者研究水平有限,未免在挍注過程中出現失誤,歡迎指正。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