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定條件下找到圖書 16

史記三家注

裴駰,司馬貞,張守節

【史記三家注】是五胡亂華時期南宋裴駰註解【史記】的【史記集解】、唐朝司馬貞註解【史記】的【史記索隱】,以及唐朝張守節註解【史記】的【史記正義】,三注的合集,其合集始撰於北宋,但現存最早的版本是南宋黃善夫刻本。 歷史上【史記】的版本十分繁多,但善本是【三家注】本,不但因為該版本有充分的校勘、註解,也因為閱讀【三家注】本,三者的註解有助於理解。 此本【史記三家注】,基於互聯網上公開流行的版本,參校中華書局的版本,糾錯補漏,重校標點,並將註解重新混排於原文之後,以達到方便閱讀、理解的效果。 【史記三家注】的版本也不一,其中現存最早的古本是南宋黃善夫刻本,另外還有滿清官刻本武英殿本,而此本【史記三家注】電子書所採用的是金陵書局刊行本,在該版本基礎上進行標點、排版。 裴駰的【史記集解】主要合集當時及之前的註解,裴注優勢在於,其採集各家註解時,不偏不棄,不對各註解加以自己的臆斷、見解;司馬貞的【史記索隱】,除採集了裴駰以後諸家的註解,參閱了韋昭、賈逵、杜預、譙周等人的論著,並發表了自己的見解,【史記索隱】對後世史學的影響十分重大;張守節的【史記正義】主要貢獻在地理考證、詮釋及音義註明上,主要引用了【括地誌】。

三國志

陳壽,裴松之

【三國志】裴松之注,是五胡亂華時期,南朝宋國裴松之,註解西晉史家陳壽所著【三國志】所得的作品。【三國志】是一部紀傳體正史著作,本書記錄了東漢末年,中國政治局面,由統一到分裂,再到統一的過程,是人們研究東漢至西晉期間,中國歷史的重要文獻,滿清時期,史學界將【三國志】列為廿四史之一。相對於其他正史,【三國志】的內容較為簡略,缺少一般紀傳體史書具備的『年表』『志』等部分。 【三國志】初為三部獨立的史書:【魏書】【蜀書】【吳書】。直到北宋,才合併為【三國志】。合併的原因是在五胡亂華時,北魏也出了一部【魏書】,北宋咸平六年,也就是公元1003年,為了避免曹魏與北魏相混,將三部史書合為一部,並取名【三國志】。 【三國志】全書共有六十五卷,其中包括曹魏的【魏書】三十卷,劉備【蜀書】十五卷,並孫吳的【吳書】二十卷。由於【三國志】是西晉史家所著,西晉承自曹魏,因此,【三國志】只為曹魏做了本紀,以示其正統,而劉蜀、孫吳皆只有列傳。 在陳壽的【三國志】以前,學界已經出現了關於三國的史作,如王沈的【魏書】、魚豢的【魏略】、韋昭的【吳書】,陳壽編撰【三國志】時,均有參考這三本史作,而其後的裴松之注,亦有參考。 【三國志】關於當時的各國帝王傳紀,【魏書】中有曹操的武帝紀,曹丕的文帝紀,曹叡的明帝紀,【蜀書】中有劉備的先主傳,劉禪的後主傳,【吳書】中有孫權的吳主傳,孫亮的嗣主傳,孫休的嗣主傳,孫皓的嗣主傳。 【三國志】作為一部正史,作者對於史料的記載,也是十分謹慎的,並對選用的史料,作了考訂。由於參考材料的有限,及寧缺勿濫的原則,【三國志】顯得簡約而精短。而裴松之的校注,則為【三國志】添加了更豐富的史料,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相關人物傳記史料不足的遺憾。 裴松之由東晉入宋後,任中書侍郎,宋文帝認為陳壽的【三國志】原書記述過簡,就命令其為【三國志】作注。裴松之的注主在『尋詳』『周悉』,即補充缺乏的史實,並糾正一些謬誤。其所收集的關於東漢三國時期的史料竟達一百五十多種,其注文字數,甚至達到【三國志】原文的數倍。而民國後,有出學者統計發現,裴注字數其實只有三十二萬左右,而【三國志】字數達到三十六萬。關於這些字數統計,也有學者認為,實際上今日的【三國志】原文,有許多原是裴注,後混為正文。 本站的【三國志】裴松之注,以漢川草廬版本為基本,參校中華書局的版本,為了方便讀者的閱讀理解,本站的排版,將裴注混插入正文中,並以不同顏色、字體大小區別之。又將除冒號、引號以外的現代漢語標點符號,重新變更為點號,以美化版面,避免讀者閱讀疲勞。

漢書

班固,顏師古

此本【漢書】,實則是【漢書注】,東漢班固著【漢書】,隋唐顏師古作注。【漢書】原以敘傳置於最後,而又概述本書之綱目,因此,為方便讀者閱讀理解,本電子書將之置於最前,讀者在閱讀【漢書】之前,先閱讀敘傳,即有利於對全書有總體的內容認知。 本電子書以漢川草廬版【漢書】為基本,部分參校汲古閣十七史本【漢書】,部分參校中華書局版【漢書】。校訂工作,除文字(主要是偏僻字)補正,其次是標點,為了避免閱讀疲勞、培養讀者文言文閱讀能力,全文採用點號,並修正了部分句讀失誤的地方。 排版上,以汲古閣本的模式為主,即注文跟隨於原文之後,並以不同字體、顏色將原文與注文區別開,一些校勘文字亦以獨有顏色顯示,以避免與注文、原文混淆;這樣排版的好處是,讀者在長期閱讀的過程中,能逐步形成閱讀、理解文言文的能力,【漢書】作為中國正史著作『前四史』之一,其內容對於讀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在這個吸引力的引導之下,讀者堅持閱讀注文原文混排的作品,其文言文閱讀理解能力會在短期內得到大幅提升。但由於校訂時間的緊迫性,肯定有不盡完善的地方,希望讀者不吝指出。 在顏師古注【漢書】以前,已經有多家注本,如服虔、應劭、晉灼、瓚、蔡謨等,師古在作注時,也參考,並採用了部分其認為中肯的註解。師古注本【漢書】,在音義上對一些難解字辭注了訓詁,在文義上也多有註疏,在歷代都得到學者的肯定及採用。 顏師古在參酌前人註解時,其甄別辦法對各家有所不同。用師古自己的話來說,『泛說非當,蕪辭競逐,苟出異端,徒為煩冗,祗穢篇籍,蓋無取焉』,『凡舊注是者,則無間然,具而存之,以示不隱』。例如第五十一卷的【鄒陽傳】,其中『有白頭如新』,只用了孟康註:『初相識至白頭不相知。』這個註解深刻透徹,因此師古不再多加註解。而像第五十七卷下,【司馬相如傳】中的文句『罔若淑而不昌,疇逆失而能存』,應劭的注未能透徹文意:『罔,無也。若,順也。淑,善也。疇,誰也。』師古則對文意做了註疏:『言行順善者無不昌大,為逆失者誰能久存也。』

史記集解PDF

裴駰

【史記】是西漢武帝時太史令司馬遷所著,原名【太史公書】,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史記集解】PDF影印本,是中華書局1959年出版的【史記】影印本。【史記裴駰集解】收錄了張守節正義、司馬貞索隱、裴駰註解。本書僅限於個人學習研究之用,不得下載並用於商業用途,如喜歡本書,請購買正版紙質書籍! 【史記】雖然是我國第一部通史,但並不是我國第一部史書,之前已經存在的如【尚書】是紀錄君王言行的政事史,【春秋】是編年史,【國語】及【戰國策】是國別史。這些史書紀史時都是帶有一定的思想角度的,所紀錄的史事,是經過史官的思想角度篩選下來的,比如【春秋】就有春秋筆法之說。而【史記】開創了紀實的先河,即儘量紀錄所有重大史事,而不以某種角度或立場進行篩選。 【史記】的篇幅,根據司馬遷的說法,總共錄有百卅篇:本紀十二篇,表十篇,書八篇,又有世家三十篇,列傳七十篇。今日【史記】的百卅卷,亦即是司馬遷所說的百卅篇。雖然篇數相同,但其中十篇,亦即十卷是在司馬遷歿後亡佚,而後人補回的。三國時期魏國的張晏說,原景紀、武紀、禮書、樂書、兵書(又稱律書)、西漢將相年表、日者傳、三王世家、龜策列傳、傳靳列傳等十篇皆亡,(漢代)元成年間的褚少孫補了武帝紀、日者列傳、三王世家、龜策等四篇,並在文中有標明『褚先生曰』,其他即是後世所補,也有人說武帝本紀沒有標明『褚先生曰』可能是褚本亦亡,後世再補。 北宋時,首次將張守節、司馬貞、裴駰劉宋三家注散列於【史記】正文之後,而今尚存的有南宋黃善夫刻本,明朝嘉靖、萬曆年間的南北監刻二十一史本,毛氏汲古閣刻十七史本,滿清武英殿十二四史本,滿清後期金陵書局刊本(該版本依據之前各種版本加以校考)。其中南宋黃善夫刻本已由商務印書館影印,而本電子書,是中華書局以金陵書局刊本為底本,進行標點排版刊行的【史記】影印本。 為方便讀者檢索閱讀,將原文檔按卷拆分,並重命名為【史記集解】,又將諸【序】提前,以作導讀之用。

宋史

賀惟一,張起岩,歐陽玄,斡玉倫徒,泰不華,於文傳,貢師道,余闕,賈魯,危素,脫脫,鐵木兒塔識

【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此版本收錄於滿清修篡的【四庫全書】史部正史類。於偽元末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由偽元丞相脫脫和阿魯圖先後主持修撰,【宋史】與【遼史】、【金史】同時修撰。 本電子書以網上公開的漢川草廬版本,參校其他PDF影印本,糾正錯漏,或更正某些段落,或補全某些內容如年表等,終成此書。 最早為至正刊本,次為成化朱英重刊本。偽元初,偽元世祖忽必烈就曾詔修宋史,但因體例、年號不一而未成。偽元順帝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三月,下令修遼、金、宋三史。鐵木兒塔識、賀惟一、張起岩、歐陽玄等七人任宋史總裁官,還有史官斡玉倫徒、泰不華、於文傳、貢師道、余闕、賈魯、危素等23人,脫脫於至正四年五月(公元1344年)辭職,中書右丞相阿魯圖繼任,阿魯圖雖名為都總裁,但不諳漢字。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十月成書,只用了兩年半的時間。至正六年(公元1346年)在江浙行省予以刊刻。 全書【本紀】四十七卷,【志】一百六十二卷,【表】三十二卷,【列傳】二百五十五卷,共四百九十六卷,是中國二十四史中最龐大的一部史書。【宋史】卷帙浩繁,共兩千多人的列傳,比【舊唐書】列傳多出一倍,【周三臣傳】將韓通、李筠、李重進同列,橫跨五代至宋初,彌補過去新舊五代史之不足。【志】共有十五志(天文、五行、律歷、地理、河渠、禮、樂、儀衛、輿服、選舉、職官、食貨、兵、刑、藝文),約佔全書三分之一,僅次於【列傳】,分量在二十四史中也是獨一無二的,【職官志】詳細地記述了宋朝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官僚機構的組織情況,【食貨志】、【兵志】亦編得好,敘述之詳,為二十四史中所僅見。【食貨志】十四卷,相當於【舊唐書·食貨志】的七倍。根據宋朝的情況,【宋史】還有【奸臣】四卷、【叛臣】三卷,為蔡京、黃潛善、秦檜、張邦昌、劉豫等所作的傳記;另有【道學】四卷,為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朱熹等儒學人物所作的傳記。 相對於【宋史】,後人更傾向於用【續修資治通鑑長編】進行學術研究,所憾【續修資治通鑑長編】是南宋修撰,只記錄北宋歷史。

國史大綱

錢穆

【國史大綱】文字版,是【國史大綱】PDF版的再文字化,採用簡體橫排的排版方式。 【國史大綱】是著名史學家錢穆先生在抗日時期寫成的通史類史書,本書是以教科書的體例進行編著的。 【國史大綱】由商務出版社出版,原書有大字、常字、及小字(解釋內容),三種大小的字體。本電子書對原文中的大字,採用了大體黑字,常字採用了灰色字,小字採用了下標的土黃色小字。鮮明的字體及顏色差異,以求方便讀者閱讀及理解。 【國史大綱】於1939年6月完稿,並於1940年6月付梓上市,由商務印書館承印。由於【國史大綱】使用的是教科書體例編著而成,作者又以獨到的視角、見解及考證對中國通史進行梳理,因此該書甫一面市,即成為當時諸所高校的通用歷史教科書。 通過【國史大綱】,我們可以對中國歷史在政治制度、經濟建設、文化學術等各領域都有個連貫而清晰的認知。由於近代中國知識分子普遍遭受西方文化的衝擊,在審視中國的學術思想及文化歷史時,往往會受到西方文化標準的影響,因此,錢穆先生在編著【國史大綱】時,強調不能以西方歷史知識作為依據或標準去解讀或梳理中國歷史,故而,【國史大綱】是近現代不可多得的一本,真正立足中國文化歷史自身,對中國歷史進行多方位解讀梳理的通史書籍。 為方便讀者研究及閱讀,本電子書分別收錄了【國史大綱】繁體豎排影印本,及【國史大綱】簡體版本(沒有影印本的完美年表及圖畫)。兩種版本均是PDF版本,前者是影印本,後者由word文檔轉換而成,兩種版本均來自互聯網,本站並不對【國史大綱】電子書本身收費,只對讀者閱讀時產生的流量及伺服器運維成本收取少量費用,期待支持華韻書館發展的讀者朋友多多打賞喜愛的電子書籍。

國史大綱PDF

錢穆

【國史大綱】成書於抗日時期,是通史類史書,由我國近現代著名史學家錢穆先生,用教科書的體例編著而成。 【國史大綱】於1939年6月完稿,並於1940年6月付梓上市,由商務印書館承印。由於【國史大綱】使用的是教科書體例編著而成,作者又以獨到的視角、見解及考證對中國通史進行梳理,因此該書甫一面市,即成為當時諸所高校的通用歷史教科書。 通過【國史大綱】,我們可以對中國歷史在政治制度、經濟建設、文化學術等各領域都有個連貫而清晰的認知。由於近代中國知識分子普遍遭受西方文化的衝擊,在審視中國的學術思想及文化歷史時,往往會受到西方文化標準的影響,因此,錢穆先生在編著【國史大綱】時,強調不能以西方歷史知識作為依據或標準去解讀或梳理中國歷史,故而,【國史大綱】是近現代不可多得的一本,真正立足中國文化歷史自身,對中國歷史進行多方位解讀梳理的通史書籍。 為方便讀者研究及閱讀,本電子書分別收錄了【國史大綱】繁體豎排影印本,及【國史大綱】簡體版本(沒有影印本的完美年表及圖畫)。兩種版本均是PDF版本,前者是影印本,後者由word文檔轉換而成,兩種版本均來自互聯網。 第一編 上古三代之部 第一章 中原華夏文化之發祥(中國史之開始虞夏時代) 一 近代對上古史之探索 二 中原華夏文化之發祥 三 夏代帝系及年曆 四 虞夏大事 第二章 黃河下游之新王朝(殷商時代) 一 殷代帝系及年曆 二 殷人居地之推測 三 殷人文化之推測 四 殷周關係 第三章 封建帝國之創興與(西周興亡) 一 西周帝系及年曆 二 周初之封建 三 西周勢力之繼續東展 四 幽王見殺與平王東遷 第二編 春秋戰國之部 第四章 霸政時期(春秋始末) 一 春秋年曆及分期 二 霸前時期之形勢 三 齊桓晉文之霸業 四 霸政衰微後之大夫執政 五 春秋時期之一般文化狀態 第五章 軍國鬥爭之新局面(戰國始末) 一 戰國年曆及分期 二 從宗法封建到新軍國之種種變遷 第六章 民間自由學術之興起(先秦諸子) 一 春秋時代之貴族學 二 儒墨兩家之興起 三 學術路向之轉變 四 士氣高張 五 貴族養賢 六 平民學者間之反動思想 第三編 秦漢之部 第七章 大一統政府之創建(秦代興亡及漢室初起) 一 秦漢帝系及年曆 二 國家民族之傳成 三 第一次統一政府之出現及其覆滅 四 平民政府之產生 第八章 統一政府文治之演進(由漢武帝到王莽) 一 西漢初年之社會 二 西漢初年的政府 三 西漢初年的士人與學術 四 中央政府文治思想之開始 五 漢武一朝之復古更化 六 士人政府之出現 昭宣元成一段 七 漢儒之政治思想 八 王莽受禪與變法 第九章 統一政府之墮落(東漢興亡) 一 東漢諸帝及年曆 二 東漢之王室 三 東漢之外戚與宦官 四 外戚參加王室之由來 五 宦官參加王室之由來 第十章 士族之新地位(東漢門第之興起) 一 士族政治勢力之逐步膨脹 二 東漢之察舉與徵辟制度 三 太學清議 四 黨錮之獄 五 門第之造成 六 東漢士族之風尚 第十一章 統一政府之對外(秦漢國力與對外形勢) 一 兩漢國力之比較 二 西漢與匈奴 三 東漢與西羌 第四編 魏晉南北朝之部 第十二章 長期分裂之開始(三國時代) 一 魏晉南北朝之長期分裂 二 舊政權之沒落 三 離心勢力之成長 四 新政權之黑暗 五 思想界之無出路 六 三國帝系 第十三章 統一政府之迴光返照(西晉興亡) 一 西晉帝系及年曆 二 西晉王室之弱點 三 胡人之內地雜居 四 懷愍被虜與人心之反映 五 文化中心之毀滅 六 新宗教之侵入 第十四章 長江流域之新園地(東晉南渡) 一 東晉帝系及年曆 二 東晉一代之北伐與內亂 第十五章 北方之長期紛亂(五胡十六國) 一 五胡十六國撮要 二 十六國前後形勢之大概 三 五胡十六國大事簡表 四 胡人之漢化與胡漢合作 第十六章 南方王朝之消沉(南朝宋齊梁陳) 一 南朝帝系及年曆 二 南朝王室之惡化 三 南朝門第之衰落 第十七章 北方政權之新生命(北朝) 一 北朝帝系及年曆 二 北方之漢化與北方儒統 三 魏孝文遷都及北魏之覆滅 四 北齊北周文治勢力之演進 第十八章 變相的封建勢力(魏晉南北朝之門第) 一 九品中正制與門閥 二 學校與考試制度之頹廢 三 南渡後之僑姓與吳姓 四 當時之婚姻制度與身份觀念 五 北方的門第 六 郡姓與國姓 第十九章 變相的封建勢力下之社會形態(上)(在西晉及南朝) 一 漢末之荒殘 二 農民身份之轉變 三 西晉之戶調製與官品占田制 四 南渡之士族 五 兵士的身份及待遇 第二十章 變相的封建勢力下之社會形態(下)(在五胡及北朝) 一 五胡時代的情況 二 北魏均田制 三 西魏的府兵制 第二十一章 宗教思想之瀰漫(上古至南北朝之宗教思想) 一 古代宗教之演變 二 東漢以下之道教與方術 三 魏晉南北朝時代之佛教 四 北方之道佛衝突 五 隋唐時期佛學之中國化 第五編隋唐五代之部 第二十二章 統一盛運之再臨(隋室興亡及唐初) 一 隋代帝系及年曆 二 隋代國計之富足 三 煬帝之誇大狂 四 唐代帝系及年曆 五 貞觀之治 第二十三章 新的統一盛運下之政治機構(盛唐之政府組織) 一 宰相職權之再建 二 地方政治之整頓 第二十四章 新的統一盛運下之社會情態(盛唐之進士府兵與農民) 一 唐代之貢舉制 二 唐代之租庸調製 三 唐代之府兵制 第二十五章 盛運中之衰象(上)(唐代租稅制度與兵役制度之廢弛) 一 由租庸調製到兩稅制 二 自府兵到方鎮與禁兵 第二十六章 盛運中之衰象(下)(唐代政府官吏與士人之腐化) 一 政權之無限止的解放 二 政府組織之無限止的擴大 第二十七章 新的統一盛運下之對外姿態(唐初武功及中葉以後之外患) 一 安史之亂以前 二 安史之亂以後 第二十八章 大時代之沒落(唐中葉以後政治社會之各方面) 一 唐中葉以後之藩鎮 第二十九章 大時代之沒落(續) 二 唐中葉以後之宦官 三 唐中葉以後之朝士與朋黨 第三十章 黑暗時代之大動搖(黃巢之亂以及五代十國) 一 流寇與唐室之傾覆 二 五代十國 三 契丹之興起 四 中原民眾之疾苦 五 中國之南北分裂 第六編 兩宋之部 第三十一章 貧弱的新中央(北宋初期) 一 北宋帝系及年曆 二 宋初中央新政權之再建 三 宋代對外之積弱不振 四 宋室內部之積貧難療 五 宋代政制上的另外兩個弱點 第三十二章 士大夫的自覺與政治革新運動(慶曆熙寧之變法) 一 學術思想之新曙光 二 慶曆變政 三 熙寧新法 第三十三章 新舊黨爭與南北人才(元祐以下) 一 熙寧新黨與南人 二 洛蜀朔三派政治意見之異同 三 道德觀念與邪正之分 第三十四章 南北再分裂(宋遼金之和戰) 一 金起滅遼 二 遼帝系及年曆 三 金滅北宋 四 南宋與金之和戰 五 南宋之財政 六 南宋金帝系及年曆 第七編 元明之部 第三十五章 暴風雨之來臨(蒙古入主) 一 蒙古之入主 二 元代帝系及年曆 三 元代之政治情態 四 元代之稅收制度與經濟政策 五 元之軍隊與禁令 六 元代之僧侶 七 元代之士人與科舉制度 第三十六章 傳統政治復興下之君主獨裁(上)(明代興亡) 一 明代帝系及年曆 二 傳統政治之惡化 三 廢相後之閣臣與宦官 第三十七章 傳統政治復興下之君主獨裁(下) 一 明初的幾項好制度 二 明代政制之相次腐化 第三十八章 南北經濟文化之轉移(上)(自唐至明之社會) 一 經濟方面 二 文化方面 三 南北政治區域之劃分及戶口升降 第三十九章 南北經濟文化之轉移(中) 一 黃河與北方之水患 二 北方社會所受外族及惡政治之摧殘 第四十章 南北經濟文化之轉移(下) 三 南方江浙一帶之水利興修 第四十一章 社會自由講學之再興起(宋元明三代之學術) 一 貴族門第漸次消滅後之社會情形 二 宋明學術之主要精神 三 宋明學者之講學事業 四 宋明學者主持之社會事業 第八編清代之部 第四十二章 狹義的部族政權之再建(上)(清代入主) 一 滿洲興起至入關 二 明末流寇 三 南明之抗戰 第四十三章 狹義的部族政權之再建(下) 一 清代帝系及年曆 二 清代對待漢人之態度 三 清代政制 四 清代之武功 第四十四章 狹義的部族政權下之士氣(清代乾嘉以前之學術) 一 明末遺民之志節 二 乾嘉盛時之學風 三 政治學術脫節後之世變 第四十五章 狹義的部族政治下之民變(清中葉以下之變亂) 一 乾嘉之盛極轉衰 二 洪楊之亂 三 湘淮軍與咸同中興 第四十六章 除舊與開新 清代覆亡與民國創建 一 晚清之政象 二 晚清之變法自強 三 晚清之廢科舉興學校 四 戊戌政變與辛亥革命 五 辛亥革命以後之政局 六 文化革命與社會革命 七 三民主義與抗戰建國 八 抗戰勝利建國完成中華民族固有文化對世界新使命之開始

古本竹書紀年譯註PDF

李民,楊擇令,孫順霖,史道祥

【竹書紀年】是一部編年體通史,記錄了我國上古五帝、夏商周三代、春秋戰國時期(晉魏)的歷史(從黃帝開始,到戰國魏哀王(一說魏襄王)時期共二千多年),由春秋戰國時期的晉國及魏國編寫,是一部對研究上古歷史而言十分重要的歷史文獻,其史料是十分豐富的,在價值上亦不亞於【左傳】、【戰屬策】。但由於【竹書紀年】歷經劫難亡佚(或謂偽作),輯本又生澀難懂,有古今版本之分,閱讀很是不便,於是誕生了【古本竹書紀年譯註】。 【古本竹書紀年譯註】是以滿清時期朱右曾的【汲冢紀年存真】,民國時期王國維的【古本竹書紀年輯校】等歷史文獻為底本,加以注釋今譯而成。 而且,【古本竹書紀年譯註】的成書過程中,編者不但吸收了前人成果,還通過『考古、音韻、訓詁』等方法對史書內容進行互證,同時也考釋了史書裏的人名、地名、事件等,對記載的史料進行了辨證,力求還原史實。

古本竹書紀年輯證

方詩銘,王修齡

【竹書紀年】是戰國時魏國的史書,晉武帝太康二年(耶元二八一年)在汲郡(治所在今河南汲縣西南)的一座古墓裏出土。這部史書書寫在竹簡上,被稱為【竹書】;由於它按年編次,又被稱為【紀年】。有時還冠上出土的地點,被稱為【汲冢竹書】或【汲冢紀年】。一般稱為【竹書紀年】。這座古墓出土了一批古書,【竹書紀年】僅是其中的一種。 【竹書紀年】原共十三篇,敘述夏、商、西周和春秋、戰國史事。周幽王以後用晉國紀年,三家分晉以後用魏國紀年,至魏襄王二十年(耶元前二九九年)為止。所記與傳統的記載頗多違異,但是有些記載卻與甲骨文和靑銅器銘文相符合。如【尚書•無逸】中提到商朝的『中宗』,【史記•殷本紀】等典籍都認為中宗是商王太戊,但【竹書紀年】卻以為中宗是祖乙,後在淸朝末年發現的甲骨文中就有『中宗祖乙』的稱謂,證明【竹書紀年】是正確的。郭沬若同志在硏究中國古代社會和甲骨文、金文的時候,就對【竹書紀年】的史料價値有較高的評價。如齊桓公午在位的年數,【史記】中的【田敬仲完世家】和【六國年表】作六年,【竹書紀年】作十八年,靑銅器【陳侯午敦】的銘文記載有齊桓公午十四年的事,郭沫若同志因此斷言:『有本銘之「十又四年」,足證【紀年】為是,而【史記】實非。(【兩周金文辭大系考釋】)又如西周厲王以後出現的所謂『共和』,【史記•周本紀】以為是周公、召公兩人共同執政,【竹書紀年】的記載卻是 『共伯和干王位』,說是共伯名和的諸侯代替周厲王,建立了一 個新政權。郭沫若同志十分重視【竹書紀年】所記載的這段史實,他說:『共和是共伯名和;這由古本【竹書紀年】、【莊子】、 【呂氏春秋】等書表示得很明白,但被【史記】誤認為周、召二公 共和而治。近時的新史學家也還有根據【史記】為說的,我要請這樣的朋友讀讀朱右曾、王國維的關於【竹書紀年】的硏究。』(【十批判書•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 此外,由於【史記•六國年表】本身的混亂矛盾,並與其他文獻所記不合,戰國年代的重建成為一個重要的硏究課題。淸 代和近代學者在試圖排比一個比較正確的戰國年表時,主要的根據也是【竹書紀年】。 【竹書紀年】的原簡早已散佚,晉代學者荀勖、和嶠、束皙等人所作的釋文,也逐漸失傳。現存的【竹書紀年】是後人重編的,不是已失傳的【竹書紀年】的本來面目。但在南北朝至 北宋的一些古書的注釋,以及某些類書中,還引用了較多的原 本【竹書紀年】的佚文。淸代學者朱右曾曾將部分佚文彙輯起 來,編為【汲冢紀年存真】。近代學者王國維又在【存真】的基 礎上重輯為【古本竹書紀年輯校】。【存真】和【輯校】兩書,就 是郭沬若同志所說的朱右曾、王國維關於【竹書紀年】的硏究。 解放後,范祥雍先生又對【輯校】加以校訂增補,編為【古本竹書紀年輯校訂補】。 這種從古代典籍中彙輯【竹書紀年】原本佚文編校而成的 本子,如【存真】、【輯校】,都稱為『古本』。本書也是如此。現存的【竹書紀年】,則被稱為『今本』。 現在能看到的今本【竹書紀年】,較早的有明代天一閣刻本。因此,有人認為『今本』可能就是天一閣主人范欽重編 的。但淸代雷學淇在【考訂竹書紀年】中說,他曾經見過一部 元末明初的刻本,可見『今本』不是出於明代中葉的范欽所重 編。南宋人羅泌【路史】所引【紀年】中,有一條與『今本』全同, 淸代洪頤煊【校正竹書紀年】因此認為『羅泌已見「今本」 』。如果此說可信,則『今本』的出現最遲當在南宋時期。今本【竹書紀年】中很多條也是從古注、類書中所引『古本』輯錄出來的, 但是輯錄得很不忠實,幷增加了一些顯然不是『古本』的佚文, 又鈔錄梁沈約的【宋書•符瑞志】,改頭換面,作為沈約的注。 經過重編,今本【竹書紀年】中的春秋、戰國部分全部用東周紀 年,與『古本』用晉國和魏國紀年完全不同。由於『今本』出現的時代較早,所看到的『古本』佚文可能比我們看到的為多,如商紀大戊一代的原注說『【竹書】作太宗』,所據就可能是現在 所未能看到的『古本』佚文。因此,『今本』儘管是重編的,仍有 其一定的史料價値。淸代硏究『今本』的著作頗多,王國維【今本竹書紀年疏證】最後出,總結了前人的成果,因此,這裏一併收入,以供讀者參閱。 這部輯證,得上海古籍出版社姜俊俊等同志悉心校閱,特此志謝。我們水平有限,希望能得到專家和讀者們的指正。

竹書紀年

李民,楊擇令,孫順霖,史道祥

【竹書紀年】,亦稱【汲冢紀年】,由【今本竹書紀年】及【古本竹書紀年譯註】合輯而成。西晉在汲郡古墓出土整理的竹簡的一部分,體例屬於編年體,稱為【紀年】,一般就稱【竹書紀年】,是一本編年體的史書。 本電子書收錄了漢川草廬校的今本【竹書紀年】,以及李民、楊擇令、孫順霖及史道祥合著的【古本竹書紀年譯註】,以便讀者辨證閱讀【竹書紀年】,去偽存真。一般認為今本【竹書紀年】是北宋以後偽托之作,而【古本竹書紀年譯註】即以考古為依據,參考現存史籍的相關記錄編纂而成,極具可信度。 內容簡介 【竹書紀年】記錄了從傳說的夏朝到魏襄王(一說應為魏哀王)之間的重要歷史事件,起於黃帝。周平王東遷後用晉國紀年,戰國時期三家分晉後用魏國紀年。【竹書紀年】多載紀戰國時晉國與魏國之事,一般將此書看成是魏國的史書。 在歷經秦始皇焚書令的浩劫之後,【竹書紀年】一度在漢代以前已經散逸。不幸中的大幸,魏安厘王(一說應為魏襄王)的墓裏埋藏有該書。西晉太康二年(格裏歷二八一年),該史書因盜墓重見於世。竹簡長度為古尺二尺四寸,每簡四十字,凡十三篇。 是時,位於今日河南省的某魏王墓被盜挖,盜墓者被捕,同時發現了大批竹簡。當時朝廷對這件事情十分重視,晉武帝命令中書監荀勖、中書令和嶠負責解譯竹簡(魏國文字與秦國的小篆差異頗大)。 解譯期間遇上八王之亂等多次政治紛擾,秘書丞衛恆在從事「考正」時際被殺,使整理的進度大受打擊,由衛恆的好友佐著作郎束晳續成。最終整理好後,負責官員將之命名為【竹書紀年】。

今本竹書紀年疏證

王國維

【今本竹書紀年疏證】除廣倉學宭叢書本外,有【遺書】本,曾兩次印布;初名【王忠愨公遺書】,所收【今本竹書紀年疏證】系鉛印本;續印名【海寧王靜安先生遺書】,系石印本。今據【遺書】兩本互校,有初印不誤而續印諸誤者,亦有續印改正者,皆擇是而從,其有兩本皆誤,或所據今本有誤為王氏所未正者,略出案語,以為說明。 一般認為今本【竹書紀年】是北宋以後偽托之作,而【古本竹書紀年譯註】即以考古為依據,參考現存史籍的相關記錄編纂而成,極具可信度。 內容簡介 【竹書紀年】記錄了從傳說的夏朝到魏襄王(一說應為魏哀王)之間的重要歷史事件,起於黃帝。周平王東遷後用晉國紀年,戰國時期三家分晉後用魏國紀年。【竹書紀年】多載紀戰國時晉國與魏國之事,一般將此書看成是魏國的史書。 在歷經秦始皇焚書令的浩劫之後,【竹書紀年】一度在漢代以前已經散逸。不幸中的大幸,魏安厘王(一說應為魏襄王)的墓裏埋藏有該書。西晉太康二年(格裏歷二八一年),該史書因盜墓重見於世。竹簡長度為古尺二尺四寸,每簡四十字,凡十三篇。 是時,位於今日河南省的某魏王墓被盜挖,盜墓者被捕,同時發現了大批竹簡。當時朝廷對這件事情十分重視,晉武帝命令中書監荀勖、中書令和嶠負責解譯竹簡(魏國文字與秦國的小篆差異頗大)。 解譯期間遇上八王之亂等多次政治紛擾,秘書丞衛恆在從事「考正」時際被殺,使整理的進度大受打擊,由衛恆的好友佐著作郎束晳續成。最終整理好後,負責官員將之命名為【竹書紀年】。

國語注

韋昭

【國語】,別稱【左氏外傳】,也稱【春秋外傳】。其作者在學界普遍認為是春秋末期魯國左丘明,也有學者認為是西漢劉歆偽托,以春秋各國史料編撰而成。【國語】是我國第一部的國別體正史,全書共編有二十一卷。 【國語注】是東漢後期,三國鼎立時,吳國學者韋昭所著,既有校勘,也有注釋,特別是對一些名詞事物,俱有詳細講解,極有助於讀者對【國語】的學習掌握。 本電子書【國語注】為便於讀者閱讀,將【國語】原文及其注文分別獨立開來,並對應標示。又將原廿一卷,以國別統編為八卷,為便於檢索閱讀,仍保留原上下分卷的標識。在排版上,原文以黑色字體呈現,而注文以淡藍色字體呈現,力求最舒暢的閱讀體驗。 【國語注】分卷共廿一卷,有周語上、周語中、周語下、魯語上、魯語下、齊語、晉語(一至九)、鄭語、楚語上、楚語下、吳語、越語上、越語下。所貫穿的歷史時期,上始於周穆王十二年,即公元前990年,下迄於智伯被滅,即公元前453年,共計五百三十八年。 紀錄內容包括周朝及魯、齊、晉、鄭、楚、吳、越等七國記事貴族間朝聘、宴饗、諷諫、辯說、應對之辭以及部分歷史事件與傳說。 【國語】所紀史事,並不相連,多托人物對話以敘事,所紀者周朝與諸侯國之朝聘、宴饗、諷諫、辯說等事體。其文體在一定程度上類於【論語】,而其所載道旨,亦多寓儒學。

續資治通鑑長編

李燾

【續資治通鑑長編】實質是一部【北宋史】,其所載歷史,始自宋太祖趙匡胤御遼建隆,終於宋欽宗趙桓靖康年間,所錄北宋九朝一百六十八年的史事。本書由南宋國史院編修官李燾編撰,屬於編年體史書,該書是我國古代私人著述(非官方敕編)史書中篇幅最大的。 【續資治通鑑長編】原書共計九百八十卷,因卷帙過大,難以傳抄刊刻,朝代更迭導致該書最終散佚,倖存不過五百二十卷。本電子書以中華書局1979年點校出版的【續資治通鑑長編】為底本進行文字電子化而成,而中華書局點校本又是依據滿清【四庫全書】錄本編纂,【四庫全書】錄本即是輯錄於【永樂大典】。中華書局在點校過程中,依據遼寧圖書館收藏的版本、北京圖書館收藏的版本及文津閣收藏的版本,多次進行校對,改正了【四庫全書】錄本不少有意無意的錯訛。 如今【續資治通鑑長編】缺失的部分分別為:一、從宋英宗治平四年(即西元一零六七年)四月,到宋神宗熙寧三年(即西元一零七零年)三月;二、從宋哲宗元祐八年(即西元一零九三年)七月,到宋哲宗紹聖四年(即西元一零九七年)三月;三、宋徽宗一朝;四﹑宋欽宗一朝。 【續資治通鑑長編】之所以定為『續資治通鑑』,正是由於作者在編撰過程中,堅持的司馬光編撰【資治通鑑】時確立的原則:『寧失於繁,勿失於略。』因此,【續資治通鑑長編】大量取材於宋代的實錄、國史,以及經史子集,私人雜記,民間家譜傳志等。該原則的優點是,為後人留傳下來極其豐富的歷史記載,為今人研究北宋歷史,提供了充足的史料。據統計,【續以及資治通鑑長編】全書注釋竟達一萬二千餘條,共有七十多萬字。

廣東易氏前譜考證

易其霈

作者:(偽清)易其霈纂修 譜系:廣東(新會)易氏始祖及源流 版本:清光緒13年(1887), 刻本 簡介:前譜考證凡例 本書為【大國空巢】作者易富賢先生贈予,懋基不敢私藏,在此享與易家宗親。易富賢先生一生憂國憂民,為救族圖強,數十年如一日,潛心研究國家計劃生育的政策,並書告其弊,最終促使國家放鬆對漢族的生育限制,其實是易氏一族之無限榮光。 【易氏前譜考證】行文乃仿顧亭林譜系,考其舍通志,而從先譜以居吳會為斷。易氏望着太原,當以太原為據。顧氏詳於得姓之始,而海門以前,漫不可編,吾受氏商周之際,世遠,其辭略,而自入廣,上溯於唐,有可次第者,故得考校史譜,證其紀載異同,與顧氏譜系考,體裁略別。 【易氏前譜考證】修書說明:廣東岡州新會易氏迭修【古岡世譜】,而每每棄以【前譜】一卷,此書即對【前譜】之考證,並附序文、姓原。其霈考定,始祖諱重,唐武宗時人。重十世孫彖先,自嶺北先遷雄州,南宋淳熙十一年續自雄州遷廣州城南小市街石亭巷。彖之孫映,娶肇慶劉氏,遂遷新會縣玉橋村,別為新會祖。

大明光宗貞皇帝實錄

葉向高等

【光宗貞皇帝實錄】,八卷。記泰昌元年(即萬曆四十八年)八月到十二月事。以大學士葉向高為總裁官,天啟三年(1623年)修成。 明朝共修有十三朝實錄:【明太祖實錄】二百五十七卷;【明太宗實錄】一百三十卷;【明仁宗實錄】十卷;【明宣宗實錄】一百十五卷;【明英宗實錄】三百六十一卷;【明憲宗實錄】二百九十三卷;【明孝宗實錄】二百二十四卷;【明武宗實錄】一百九十七卷;【明世宗實錄】五百六十六卷;【明穆宗實錄】七十卷;【明神宗實錄】五百九十六卷;【明光宗實錄】八卷;【明熹宗實錄】八十四卷。其中建文朝無實錄,【太宗實錄】前九卷為【奉天靖難記】,不書建文年號,只寫元、二、三、四年,卷十上至卷十五記建文四年(1402)秋七月燕王朱棣奪位後之事,時未改元永樂,革除建文年號,稱洪武三十五年。景泰朝實錄附於【英宗實錄】中,雖未單獨修纂,卻也未廢年號。崇禎朝明亡,故無官修實錄。共五百冊。 明代體制,嗣君登極後,即欽定監修、正副總裁及纂修諸臣,編輯先朝【實錄】。歷朝開局修纂實錄,均設監修、總裁、纂修諸官。禮部咨中外官署采輯史事,並派遣官吏、國子生等分赴各地訪求前朝事跡,札送史館。【實錄】正式修成後,卷首列御製序,臣下進【實錄】表,纂修諸臣姓名和纂修凡例等,謄錄正副二本,底稿於正式進呈前焚於太液池旁椒園。正本藏之內府,嘉靖十三年(1534年)後,轉藏於皇史宬。副本初藏於古今通集庫,後改藏於文淵閣,供後代閣臣、史官修【實錄】時借閱參考。 今海內外留下的【明實錄】各種傳抄本約十餘部,已有兩種影印本問世:一是1941年梁鴻志所影印的南京國學圖書館所藏抄本(簡稱『梁本』),共五百冊。二是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年在台灣影印的原北平圖書館所藏『紅格本』,除正文外又附校勘記二十九冊,以及【崇禎實錄】、【崇禎長編】、【皇明寶訓】等二十一冊,全部計一百八十三冊。兩種影印本中,某些實錄的卷數有所不同。

晉書

房玄齡等廿一人

【晉書】,中國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齡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 。記載的歷史,上起三國時期司馬懿早年,下至東晉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劉裕廢晉帝自立,以宋代晉。 該書同時還以『載記』形式,記述了十六國政權的狀況。原有敘例、目錄各一卷,帝紀十卷,志二十卷,列傳七十卷,載記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後來敘例、目錄失傳,今存一百三十卷。 二十四史中的晉書是唐朝時期編寫,晚於南北朝時期的【南齊書】、【宋書】等,但唐朝之前已經存在幾部不同版本的晉書了。參見十八家晉史。 唐修【晉書】,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紀十卷,志二十卷,列傳七十卷,載紀三十卷,後來敘例、目錄失傳,原有一百三十二卷。 此版本為【漢川草廬】精校本。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