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古文運動
唐代中期至於宋朝期間,曾捲起一場史稱『唐代古文運動』的,提倡古文,反對駢文為特點的文體復古運動,並為後來的柳宗元及宋代的歐陽修,曾鞏,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所繼承並發揚。
唐代古文運動主要針對文學思想進行批判,如以文害用等,故兼有思想運動及社會運動的性質。當時漢字並沒有遭遇強制性破壞漢字五書規律,而全面簡化的危機,因此唐代古文運動宗旨不包括守護漢字。
五胡亂華以後,華夏道統傾覆,其後之文風,失去論學載道之實用,逐漸形成追求聲律,辭藻及排偶的風氣,此類文體古稱駢文。其因美化文體而又反過來危及文以載道的宗旨,如此惡性循環,衍生出了不論道統,不問學術的純文學領域。
『古文』概念由韓愈最先提出,其認為兩漢文章的傳統,有利於恢復道統,文統,復興儒學,諸子學。
現代古文運動
現代古文運動又稱新古文運動。滿清末期,由西化浪潮激起的漢字拼音化,漢字簡體化,口語書面化等政策性導向,嚴重威脅到漢字及文言文的生存與發展,嚴重危及文以載道的文統,為避免千百年後子孫無法理解儒學,道學等人文學術,乃至現代科學理論,近年 守護漢字 的呼聲日益高漲。
因此現代古文運動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一、守護漢字,恢復漢字原生系統,即一字一義,刪棄漢語詞彙;
二、恢復漢字正體字體,守護漢字;
三、恢復文言文,取代現代漢語的文書地位;
四、取消口語書面語,恢復文言文書面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