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004|回復: 9

略述禅、净、密

  [複製鏈接]
雪思凝 發表於 2009-10-25 17:2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自由法师

我等众生无始劫来,迷失本来,认妄为真,造业受报,愚者无知,安受困苦,自缠自缚无解脱时。智者虽知,生死事大,可苦海无边,欲求解脱而苦无其门。世尊悲愍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相而不自知,迷于声色,沉沦六道,出苦无期,故降生于世现身说法,以觉醒众生迷梦,出离苦海,而登觉岸。正像《法华经》中说:“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所谓大事因缘,就是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即人人本具的智慧觉性。
   佛法三藏十二部,汪洋浩瀚,博大精深,但其所指归不外是息妄显真,复本心性。可现因距“正法”时代久远(佛法并没有变,而人心在衰微、人心在变),世人工作、生活又大都很忙碌,虽有善心向佛,可佛法大海却又苦于一时无从下手,对各宗习修及相互间关系又难于窥一斑而见全貌。现今学人虽然知道“禅、净、密”三宗的很多,但对如何依其中一宗进行实修而一门深入?以及在修证中要实修、实证什么却还大都不曾清楚。因此,为了适应上、中、下三根修学人的爱好,和便利不同习气的人迅速入门起见,避免初学修人在选择如何习修上浪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现将禅,净,密三宗的修习方法略述如下以助同修、同证。
   至于其他宗派,现只有其名,而无其实,无有真正修习之人。如天台宗,虽有止观法门,而今行人皆修净土;华严宗虽有华严三观,但修行者不入禅即入净,不复修观;法相宗也有唯识观,但该宗行人,今则讨论教义,分析名相,作佛学研究,而不入观,至与性宗分河饮水,争论纷纷。其余如“三论”等宗,更连名义亦渐使人淡忘,故今暂置一边不去讨论它了。
   一、禅宗
   最初的禅宗根本没有什么参话头,都是当下直指见性成佛的,禅宗谓之“明心见性”,未曾阅有参话头之说和记载。禅宗的初祖摩诃迦叶接佛心印时,是于释迦佛拈花示众时微笑印心的,不是经过一番艰苦参究话头才开悟接法的。西天二十八祖(迦叶尊者为第一代祖,以后辗转相传至菩提达摩尊者为第二十八代祖。此为“西天四七二十八也”)和东土六祖(达摩尊者遇神光大师传为第二代祖后至惠能大师为第六代祖。此为“东土二三得六也”)都不是用参话头开悟的,而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如:
   1.二祖神光大师,见初祖达摩曰:“学人心不安,乞师安心。”祖曰:“将心来,与汝安。”师良久曰:“觅心了不可得。”祖乃顺水推舟曰:“与汝安心竟!”师于言下大悟。此即于觅心了不可得处(前念断,后念未起时)而彻见这不落断灭(当时念虽断,但非如木石无知)了了灵知的性;
   2.三祖僧璨大师,见二祖慧可曰:“弟子身缠风恙,请和尚忏罪。”二祖曰:“将罪来与汝忏。”师良久曰:“觅罪了不可得。”二祖曰:“与汝忏罪竟。”师于言下悟。
   3.四祖道信大师,来谒三祖僧璨曰:“愿和尚慈悲,乞与解脱法门。”三祖曰:“谁缚汝。”师曰:“无人缚。”三祖曰:“何更求解脱乎。”师道信於言下大悟。
   4.五祖大师弘忍,前生是破头山下的栽松老者,非常仰慕四祖道信禅师,便祈求能在他座下出家,道信禅师嫌他年纪太大,不能广化十方,只好安慰他道:“如果你去投胎再来,我或许可以住世等你几年。”栽松老者辞别四祖,走到溪边,看到一位浣纱的姑娘,就请求道:“姑娘,我能不能借你家一住?”姑娘说:“我上有父兄,不能作主,你可以去求他们。”老者说:“你必须承诺答应,我才敢前去。”这位姑娘一看暮色苍茫,一位老人求宿,于是点头答应。这位没有出嫁的姑娘回到家,竟然怀孕了,父母认为败坏门楣,就把她赶出家门,作佣里中。后来生下一个白胖男婴,这位不幸的母亲想把这个不祥的孩子丢弃河中,小孩竟然溯流而上,只好一面求乞以抚养他成人。由于不知父亲来历,因此里中的人都叫他做“无姓儿”。无姓儿六、七岁的时候,长得聪明伶俐,活泼可爱。有一天,四祖道信禅师弘化到此地,无姓儿看到道信禅师,亲热地拉住禅师法衣不放,要求四祖道信度他出家。禅师一看,一个稚龄的小孩,就摸摸他的头说道:“你年纪太小了,怎么能出家呢?”无姓儿不悦而如大人似地质问道:“禅师!过去你嫌我太老,现在又嫌我太小,究竟何时才肯度我出家?”道信禅师忽有所悟,赶忙问道:“小孩童,你姓什么?叫什么?家住哪里?”孩子说:“我叫无姓儿,家住十里巷。”四祖道信禅师说:“人人都有姓氏,你怎么说无姓呢?究竟姓什么?”孩子这时说:“我以佛性为姓,所以无姓。”道信禅师听了非常欢喜,小小年纪,口气如此之大,堪称佛门龙象。后来四祖道信禅师便将衣钵传授给他,成为禅宗的第五祖。
5.六祖慧能大师,初曾以卖柴为生,后送柴经过客店时,听他人诵《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即开悟。后前往黄梅参见五祖弘忍,五祖弘忍便问他﹕“你是那里人?来这里求取什么?”慧能回答﹕“弟子世岭南人,来到这里不求其它,只求“作佛”。”五祖弘忍听了仍随口说﹕“你世岭南人,哪里能“作佛”!”慧能回答﹕“人有南北之分,“佛性”并无南北之分。”这使弘忍微微吃惊。在慧能入寺八个月之后,五祖弘忍命各人呈上一首偈语,后彗能作偈一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使惹尘埃。”于是五祖弘忍在次日三更为慧能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慧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而对五祖弘忍说出:“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五祖弘忍知慧能已悟本性,便把世代相传的法衣交给慧能并正式传慧能为禅宗六祖。
   6.又如六祖惠能大师得五祖开示证明后为彗明说法,开示直指彗明云:“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明”。明良久。惠能曰:“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
可见此等直指开示,多么痛快,多么清晰,又多么便捷!闻者于言下悟去,能不庆快生平,欢喜无量哉!六祖以后便分灯而传,主要有两大支:一支是青原行思,一支是南岳怀让,这便是禅宗最初的直指手法。
禅宗只接上根人,中下根人就难以接受。古来就有很多直指法,就来问者语脉上下搭指他个入处,令他当下自荐就是了。比如学人来参祖师,学人问:“如何是佛?”祖师直指道:“即心是佛!”“清谈对面,非佛而谁?”或者说:“我对你说恐你不信!”学人说:“师父说真话,学人焉敢不信!”师父说:“即汝便是!”提问的学人一听就开悟承当了。更有的师父就问“如何是佛”时,喝他一声名字,等他答应后便直示道:“即此便是,余无他物!”问者即于言下悟去(使学人反省而悟)。请看,这是多么便捷痛快!早期的禅宗都是这样直指见性成佛的。
   通过以上例举六位禅宗祖师直指开示的例子,读者看后能否于言下有悟吗?我们非一般的福报呀!为什么这样讲呢?因刚刚已有六位禅宗祖师直指开示过我们,这种使学人当下顿悟的禅宗直指见性手法,适合读者您吗?
   达摩西来传佛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盖禅乃涅槃妙心,正法眼藏,系人人本具的天真佛性不因修得,不用求成。只因迷于声色,忘失本真,造业受报方才沉沦六道。苟能醒悟一切声色货利皆如空花水月,无可追求,毅然放舍,毫无粘着,则不须修法,当下即可回复本真而归家稳坐。因从上诸祖皆直接指示学人,令于言下悟去,于悟后绵密保任不用钝置学人绕路参话头,唐丧光阴。
   讲到开悟、明心见性其实不难,难在自己不识,处处为自己所瞒。我们说过:这能说、能听、能动、能行的功能就是佛性,因它无相,不可以眼见,只可以意会,所以说心地法眼可以见道。但到了南宋以后因学人不尊重直指才改为参话头。临济宗的开山祖师临济禅师尝直截了当地开示学人:“赤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要识这无位真人么?即今说法听法者是!”请看,这是多么鲜明了当、坦率真诚的指示!所谓无位真人,即是无相的真如实性。《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无相的“能”,才是真实不虚的法身。那么,它在什么地方呢?就在你六根门头放光,所以说“赤肉团”上。又怕我们不明白,再加一句:“即今说法听法者是。”这样坦率明朗的开示,还有疑问吗?所谓说法听法的无位真人,即本来本真,不因造作,不用修成而无依倚的本色道人也。我们现在能说法听法的不是四大色体,乃各人目前历历孤明而无形相的“灵明妙觉”。我们会得这个“妙觉”,只为初悟,习气未除,自救不了,需要历境练心,上上升进方能与佛祖把手共行,所以临济公把这段历境练心上进的途程分为三玄三要。
   临济祖师还开示学人说:“我与诸佛不别者,乃认得这说法之人,听法之人,他是无依的人,他是诸佛之母,诸佛皆从此出。”又云:“竖起眉毛,挺起脊梁,露出巍巍堂堂这说法之人、听法之人,便是活佛活祖。”又云:“赤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常出入人之面门。”又云:“人要求真正见解,不要求殊胜,殊胜自至。何以谓之真正见解?你四大色身不解说法听法,脾胃肝胆不解说法听法,虚空、物境不解说法听法,是什么解说法听法?是你目前历历的勿一个形段孤明,是这个解说法听法,若如是见,便得与佛祖不别。”又云:“你欲识佛祖么?只你能听法的便是,如信不及而向外求,设求得者,皆是文字名相,终不得他活佛活祖之意。”又云:“约山僧见处与世尊不别,每日多般用处欠少什么?六道神光未曾间息,若能如是见得即是一生无事人。”又云:“你欲得生死去住自由,即今识取听法的人,无形无相,无住处,活泼泼地应万般设施用处,只是无处所,觅着转远,求之转乖,号为秘密。”
到此处,难免有人生疑,言下悟去后怎么未见发神通呢?殊不知今之佛徒,总是以神通衡量他人。妄以为一念悟时,即随现无量妙用,神通变化。若无神通变化,虽道眼通明,亦为非悟,此等人真所谓不知本末、不明先后痴迷之徒,良可悲也。况且发通与否,不足说明是否悟道。一者,通有多端,有藉密法修得者,有依神鬼附身告知者,有靠夙世薰修报得者,等等不一,不可谓是等人均已悟道。因此等神通,或有所依,不是真通,或仅相似通,一旦色身败坏,失其所依,即消灭无有。二者,古德谓有先悟后通和先通后悟之别,不可谓一经发通,即系悟道。如:明破山禅师在天童修道时,未发悟前,即能出神偷乡人之鸭,作游戏三昧。后事发,被密云悟禅师诃曰:“子游戏神通虽不无,但佛法未梦见在!”破山跪请开示,再经力参,方始开悟。降及近代,众生根器更劣,习障更重,欲先通后悟,千万人中不得一人。故我人须于悟后,依悟而修,渐除习气,渐发神通。以上先圣历代祖师,无不如是。故顿悟渐修二门是佛徒的轨范,各宗行人俱应奉行遵守!
或是说:“一悟便休方是禅,悟后渐修便是教”。殊不知宗与教固有顿、渐、悟、修之分,但所分在入处之不同,而不在证境之速与慢。从研究教理而大开圆解,证见本性者谓之教下;从直指人心,而见性成佛者谓之宗下。及至到达目的地,彼此无殊,都是一样。故古人说:教是有声之禅,禅是无声之教。不能因当今习禅者根器渐劣,悟后习染不净,须假渐修,以了余习,便谓是教非禅。如果必谓一悟便彻,更不待保任、牧牛、打扫余习,即便归家稳坐,毫无走着,方是禅宗,那么六祖为何于悟后被慧明追赶上而掷衣钵于石上呢?且还有十余年隐藏猎人队中韬光养晦的功夫,那企不是也算不得上禅了吗?
   今悟道者,虽已明悟自己空寂之灵知即是真佛,但以多生习染深厚,一下不能顿除,遇事尚还生心,见境卒难无念,但于生心动念时,非如盲目者,不知尘境本空,粘着攀缘,流浪忘返。而能于前念动时,后念即觉,顿时扫空。不过较全不动心者有生灭的痕迹,力量稍差而已。但能绵密保任,时时觉照,日久功深,自能打成一片。历代祖师之牧牛行,即此悟后用功之楷模也。故云:“修在悟前,非真修也。”
   祖师禅就这么直截了当,使人于言下大悟去,不用迂回曲折地绕路做功夫。但这直下开示人见性,无修无证亦无得的法门,不仅禅宗如此,即密宗的高深密法阿底约嘎,也不例外。他们开示学人:“应知佛与传承诸上师及我心无别”;“见、定、行一切行持皆摄于心”;“一切染净诸法统统在现前离垢、空明、豁朗的内证智——本觉或本性中完全具矣”;“不须用界智为入门而勤修,只悟此当前种种显现皆我真心所化之相,无取无求,即超越勤修与因果”。这种种开示与禅师的说法无二无别,也是教人当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但他们不能一下手就习此法,须从四加行修起,慢慢地进入生起次第,修有相密,再渐渐地过渡到圆满次第,将有相化空,才能缓缓地与此法相应。其间不知要耽搁多少岁月,哪能和禅宗一样底直截了当,痛快径捷?!所以在一切修行的法门中,以禅宗为最简便、最迅速、最圆顿的法门。但此必须有言下能够当下“承当”的上根人明自本心,见自本性,脚跟站稳才行呀。
现未法时劫,此上根之人万人之中难得一人,劝当今之学人还是切莫妄自为大的好,是否能与言下有悟(明心见性)恐唯有自知了。况还得有证道明眼的大祖师接引,如六祖还得五祖三更开示呢,以上二者和机缘现有几人能遇到呢?否则,以少知解、理解便自以为是,未证谓证,未得谓得,未见本性就照猫画虎,东施效颦之狂徒必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而自塞入道之门也。
   时代变迁,到了唐宋以后人心渐劣,根性渐薄,直指见性学人不肯承当。没办法,祖师们哀愍之余乃随机一变直指为参话头。将一则无义味、无理路的说话置于学人心头,如吞栗棘蓬相似,令其吐不出,咽不下,欲进不得,欲罢不能地生起大疑情。如果我们真要超轮回,了生死,参禅必须放舍一切,死心塌地抱定一则无义味话头,朝于斯,夕于斯,流离于斯,颠沛于斯,孜孜兀兀地日夜参究,经一番苦参精研,于行不知行,坐不知坐时,忽然碰着磕着,如于十字街头觌见亲阿爹相似,亲证本来。否则不经此一番艰辛参究,本真怎么能得见?祖师用心良苦呀。参话头起疑情,经多年的苦心孤诣,确能大彻大悟。但伶俐汉,实不须费多少手脚,吃多少辛苦,用若干年来参究,只于祖师们一句无理路话头劈面摔来而自己无理可申,无言可答,无心可心时,回光一瞥:这诸念皆空,而有一明明不空者知诸念之空,这是什么?即可以大悟矣。
   参禅必须起疑情。以疑情生起,方能遮断妄念,蕴集爆发力。一旦时节因缘到来,如火药碰到火星,顿时爆炸,当下打开玄关、识锁,亲见本真。否则即不起作用,妄念不断,无力爆发,徒丧光阴,参到驴年亦无由开悟。故古德云:“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非虚语也。所以参禅绝不是懂得一些文字义理,会打两句机锋,下得几句转语或舞文弄墨地写得几首偈颂,就作为开悟的;更不是在色身强健,生活优裕时,过得轻松愉快,安祥自在,即是开悟。
   另外,当初祖师创立“参话头”也绝非教大家千篇一律地参一则刻板话头,而是因人施教,就不同的来机,不同的人参不同的话头。因为话头的得力处在起疑情,如果疑情起不起那就毫无作用。所以宗下有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之语。而且有的话头也只能破初关或重关,不能一线到底打破牢关。故决不是用一则话头,可以教导一切人的。所以参话头须老师的慧眼识别来机,施与恰当适应的话头令其一参,即能生起疑情,方能受益。并于参究时更要有上师时刻留意,缜密察看学人参话头的进展情况,在旁推进,尤须抓紧与学人所参话头有关的时节因缘,拶逼提示,使学人能够当下有省,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才行。否则,一个人闭门造车般的盲参瞎练,就很难开悟了。如果疑情提不起,而在念话头,那就更无望了。今日禅宗之所以衰微沦为“法眷传法”,难道不正是由于人才寥落,缺少真悟之士传承弘扬的缘故吗?
   祖师们的无义味无理路话头,不是硬要你答出个道理来,而是要你于无言可说,一念不生时反省这“不会”的是谁?如问师:“如何是佛?”答曰:“东山水上行。”或曰:“灯笼缘壁上天台。”使你摸不着头脑,逼你言语道断,心行路绝,你此时虽然无念可生,但非如木石无知,只于这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回光一瞥:“这是阿谁?”则参禅事毕矣。
现参话头时久弊生,流为一则刻板死话头,大家生不起疑情,如参“念佛是谁”,他们不在“谁”上着力参究,而在口里念“念佛是谁”,这就失却“参”的作用了,以致虽经多年用功而不能开悟。加以现在环境不同,在家学人生活和工作又很忙碌,没有人能像过去那样用几十年的时间来专为参禅而参禅,就是有这种苦心孤诣的人,肯花冗长的时间来苦参,亦为时代所不许。更何况禅属智悟,是用极强的智慧打开识锁玄关的,不是由定功积累而开悟的。反而时间久了,因了无消息,对“参禅”甚至对自己还能不能“修”好都失去信心了,对习修方向和方法就变得越加困惑和不解,因此用功懈怠反倒不能精进参究话头。
念“念佛是谁?”还不如念阿弥陀佛。因为念阿弥陀佛,有佛力加持,将来可藉以往生西方净土;念“念佛是谁”,既不能起疑情而开悟,也不得佛力加持而生西,除种一点善因外,恐怕别无收获了。瑞安有几位居士,他们一个也没有参话头,都是在研究禅宗义理。研究文字义理有什么用?都是打妄想。还是提起个话头来参究,隔断妄想,倒容易成就。所以禅宗参话头起疑情隔断妄想、妄念,打破无明,从而亲证本来——即亲证法身,与净宗笔直、平稳一心持佛名号(或持观音菩萨名号)而九品往生净土,花开见性悟无生。一个是要起疑情参究,一个是要笔直、平稳的念,这是二种不同习修“降心”的下手方法,所以“禅、净”双修的提法极易误导初学修人,若遇“门外汉”也不知他这个“禅、净”双修”是怎么个修法?说白了无非是卖弄之说、无稽之谈,或是盲师(邪师)之乱说。受此之说正是因为我们对禅、净、密不甚了解的原因呀。所以六度中讲要“一门深入”的呀。相反以前的人修学很用功,精进一门,修禅见性并于悟后起修中(此处读者可要特别注意是已明心见性后呀),他们都很谦虚,觉得自己于一生证到八地不退转位难有把握,故愿求往生西方而一生补处,当别人问到自己修何门时,就谦虚地说自己是禅、净双修,但并非于明心见性前,用几天修修禅(参话头),过几天再修净(念佛号)呀。
   二、净宗
   净宗行人绝大多数都说净土宗的修法与众不同,它是主张横超生西的,不用明心见性。殊不知净土是三根普摄的大教,对下根虽不明言明心见性,只强调横超生西,但事实上早将明心见性的要义,暗暗含藏在修法内了。该宗更进一步说:“入三摩地,斯为第一。”请问什么是三摩地?三摩地即三昧也。念佛证到三昧,即能念之心与所念之佛,一时脱落,也即是根尘脱落、能所双亡的时节。念佛念到这步田地,即是宗下桶底脱落,明心见性的时节。到这里还有什么净和禅呢?所以说净就是禅,禅就是净,禅净不分家也。
请看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念佛三昧》如下,以证以上所言不谬:“若论证三昧之法,必须当念佛时,即念反观,专注一境,毋使外驰。念念照顾心源,心心契合佛体。返念而念,返观而观;即念即观,即观即念。务使全念即观,全观即念;观外无念,念外无观。观念虽同水乳,尚未鞠到根源!须向着一念南无阿弥陀佛上重重体究,切切提撕,越究越切,愈提愈亲,及至力极功纯,豁然和念脱落,证入无念无不念境界。所谓《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念,即如如佛。》此之谓也。功夫至此,念佛得法,感应道交,正好着力。其相如云散长空,青天彻露。亲见本来,本无所见,无见之见,是名真见。到此则溪声山色,咸是第一义谛;鸦鸣鹊嘈,无非最上真乘。活泼泼应诸法相而不住一法;光皎皎照了诸境而了无一物。语其用,如旭日东升,圆明朗彻;语其体,犹皓月西落,清净寂然。即照即寂,即寂即照,双存双泯,绝待圆融,譬若雪覆千山,海吞万象,唯是一色,了无异味。论其益,现在未离娑婆,常预海会,临终则一登上品,顿证佛乘。唯有家里人,方知家里事,语于门外汉,遭谤定无疑!”请看这一段说话,岂不是与禅宗同出一辙吗。
   净宗念佛号一门对下根人不须和他多说甚深禅理,只教他放舍身心,秉直平稳地念去,念佛号时,因缘成熟,能念之心与所念佛号俱落,能所双亡,念到情亡心空,自然证得。若上根人一闻即悟,更不消多说。故净宗唯下根与上根人最容易成就也。盖中根人似聪明而非真聪明,似愚笨而又非真愚笨。非真聪明,不易看破世情,一切放下;非真愚笨,又不肯脚踏实地,恳恳切切地老实念佛,所以不易成就也。净宗要求二六时辰(古时时间单位)中摄执名号,你为什么不能呢?净宗所讲“不管过去、现在与将来,念准当前这一句”的念法纲要你做到了吗?真修净土者,时时观照心念——或用念佛观,或用净土庄严和阿弥陀佛圣像作观,更或观自身即弥陀等,不令攀缘住着。才有念起,即凛觉转空,或提起佛念,化去妄念,不使相续。久久专注,努力用功,时节因缘到来,忽然能观与所观、能念所念,顿时脱落,弥陀真性,灼然现前,亲见法身,即当下现生净土。这在禅宗谓之明心见性,在净宗谓之“花开见佛悟无生”,故语虽异而却同是一指呀。
如说其他宗派修至见性时亦不是禅,为什么经文分明说“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呢?净土宗人念佛念到“一心不乱”、“花开见佛悟无生”,不是即与禅宗合辙了吗?所以古德说:“禅是净土之禅,净土是禅之净土。”“禅即净,净即禅,禅净不分家。”禅与净的关系既如此,其他宗派又何尝不如此呢?因为同是佛说,同是明心见性,同是了生死的呀!为什么偏偏要分宗裂派,你呵斥我,我责骂你呢?
   印光大师曾再三说:“修净土好,净土稳当。禅宗虽好,但危险。”就是怕我们悟了一些道理,自以为是,不精进除习,结果对境生心,生死还是不了。关于了不了这一着是假不来的。假如你说假话骗人没用处,不过骗了你自己,骗不了人。所以我们应勤苦修持,勤除习气,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得少为足。假如你做不到这一点,还不如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为好,这是站在净土宗的立场来讲的。如依禅宗来说,我们果真打开本来见性了,真种子就种下去了。哪怕这一生未了,来生一出头来即一闻千悟,当下打彻。我们初心修道应发大誓愿:“为使众生出苦海,故不畏艰辛,不怕路远,一定要成佛,广度众生!”深深种下这颗菩提心种,就永远不会消失,生生世世能起大作用,此所谓愿力不可思议也。故见性后虽习气最深厚的人,也不过七生天上,七返人间,生死就完了。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宿愿,应随顺各人的根性来修法,而不能一刀切。因此,如果你不怕生死,可以在业海里滚,出生入死,自利利他。假如惧怕,就求生极乐世界。佛就不同根性的众生说不同的法,没有定法。各随志愿修与自己相应的法而不用勉强。
   禅宗产生很长时间后,才出现了净土宗。净土宗是在东晋时,由庐山东林寺的慧远法师设立的。当时,慧远法师看很多人参禅不对机,就设了两个佛堂:一个是禅堂,一个是依据三经(即,《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设立的念佛堂。让参禅不对机的人入念佛堂,于是就产生了净土宗。佛在世时就预示,末法时代只有净土宗和密宗最应机。禅宗门风高峻,要上上根人才能相应,中下根人就不行了。净土宗比较方便,借佛的慈悲力量接引,横超三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要真正做到一心不乱才行。关于一心不乱在净土宗里横起纷争。有些人说:“我们全仗佛力,不要一心不乱,散心念佛就行了(散心念佛就是一面嘴上念,一面思想乱动)。”还有的说:“恐怕不行吧!佛说要执持名号一心不乱,才能彼佛现前接引往生。”所以净宗行人也有分歧。是不是要一心不乱呢?假如马马虎虎念佛就能往生,为什么憨山大师还说:“口念弥陀心散乱,喉咙喊破也徒然”呢?所以还是需要一心不乱的。关于一心不乱也有深浅,分起来很详细:有事一心,理一心,理事一心,事事一心。我们不讲深的,讲最简单的,就是佛号要时时刻刻在心中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遇到再好的境界也不乐而忘形,还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遇到再坏再烦恼的境界也不烦恼,还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心不动摇。这是事一心不乱。要能做到这样才行。假如连这个也做不到那生西方就很困难。因为佛不是跑到你面前来接引你。永明寿禅师曾在《宗镜录》中讲:佛就好比是天上的月亮,在千江万水中都显现,我们的心就好比是千江万水。一心不乱就象清水,阿弥陀佛只能在清水中显现。假如我们的心污七八糟就象一潭浑水,佛就是来了你也见不到,所以到临命终时都是乱七八糟。舍报安详,一心不乱,更是做不到,因为他没有好好修行。能够安安稳稳的,一点无窐碍走掉的人,当然是有,不能说一个都没有,只是很少很少了。曾就有这样一位老太太,她是接受救济的,生活很苦没有钱。那时候,政府每个月只给她八块钱。她只有到菜市场拾一点菜叶吃。在热水瓶里放点剩米饭,到开水房要点开水一胀,变成稀饭喝喝。她一天到晚念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提前一个星期就知道自己要走了,这就是预知时至。她告诉那个开水房的人说:“今天我泡过了,明天就不来了。”开水房的人问她:“你要去哪里呢?”她说:“唉,我要出远门了。”以后一个星期大家都没有再看见她。有人说,这个老太太晚上进屋,就没有见她出来过。于是,把她的房门破开一看,老太太已坐在床上坐化了。这就很好啊!
   净土宗其实是很容易方便实行的,就是念一句佛号:“阿弥陀佛”。但莲池大师为什么又说:“念佛者多,往生者少”呢?因为现在的修行人不肯好好用功念佛(禅宗参话头也必须朝于斯,夕于斯地日夜参究才行,所以不论参禅,还是念佛,都要用功才行呀),都是在装模作样,上上早殿,上上晚殿,敲敲唱唱就算功课做好了。这还是比较好的,差一些的,连殿也不上,只想做经忏挣钱。这样修行有用处吗?一点用处也没有!念佛求生西方,要念到一心不乱才行。不精进怎么行呢?怎么精进,以信愿为先导,念佛为行证呀。如能一心念佛号就如同亲受佛祖教诲(因念佛号是佛祖在世时亲自所说),能一心念佛号就如同诵经做早、晚课,但反之如果你不能一心念,念时杂念纷飞,那就真的需要仁者认真的作好早晚课,在佛、菩萨面前好好地忏悔求十方诸佛、菩萨加持,好好地读诵经典,以此发出大悲心,
发出念佛号的精进心,发起念佛号不退却的大勇猛心。
   佛说:“欲净其土,先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心不清净,与净土不相应,是不能往生净土的。佛在《观经》中讲,念佛法门有十六种观法,最后一观叫念佛观。应该怎么观呢?就是念佛时,须心念耳闻,就是说念佛时,耳朵能够清清楚楚地倾听自己的念佛声音。这种观法,不是用眼睛看,而是用耳朵来观照我们念佛的声音。以耳根摄定意根,使其不生妄念而达到进入念佛三昧的目的。我们真能证入念佛三昧,当腊月三十日到来时,绝定能生西。否则,就很难说了。因此,念佛须一切放下,静静地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同时用耳朵静听自己念佛的声音,才能摄心入观。现在的人念佛不入观,不肯照佛教导的方法来切实实行,所以收效甚微。
   现在修行人非但念佛不须入定,连念佛三昧也不要,甚至有人还乱说(乱传)不念佛也不要紧,只要耳闻一句佛号,即能往生西方。把个净土宗糟蹋、破坏得体无完肤,真是披着佛衣的逆种、魔子,这种人不下地狱、受刀山油锅之苦才怪!净土宗本有“十六观”、“念佛三昧”、“般舟三昧”等等修法,可见须行人认真修习的。修“般舟三昧”要一天到晚走着或站着念佛。不许坐,不许睡。这是很辛苦的,很难做到。净宗观想或观相比较心细,功夫较持名念佛难,而持佛名号简便、易行,在修法时也不易出偏差,所以晚近净土行人大都只修持名。
   三、密宗
   密宗以《大日经》与《金刚顶经》为依。立十种心,统摄诸教,建立曼荼罗,身、口、意三密相应,即凡成圣。其不思议力用,惟佛能知,非因位菩萨所能测度,深密秘奥,又为对未灌顶人不许显示之教法,故云密宗。其教派法门繁多,非今此篇幅所能论及。现简介如下:
   密宗判定佛法共分九乘次第——1外三乘。2内三乘。3密三乘。
   1外三乘是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是指阿罗汉、辟支佛、菩萨所行之四谛、十二因缘、六度万行等法,泛指显教。
   2内三乘是指①作部。②行部。③瑜伽部三部修法。
   ①作部又称事业部,有增、息、怀、诛等等法门,就是一些息灾增益的法。现在世上的灾难很多,息灾法可以帮我们息止灾难(比如地震、火山爆发、水灾、旱灾等)。增益法可以帮我们得到某些利益:比如身体健康长寿,减少疾病,财产丰富,五谷丰登等。这些都是随和众生的愿望与要求为之修除病、息灾与增加收益的起用密法,也是“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引大众进入佛门的方便接引法,但并不究竟。现在学佛修行的人大都为了治病、发财和得神通,真为明心见性、了生死的,百不得一,这真太可悲了。治病固无可非议,想发财未免太愚蠢,这在港台人和华侨尤甚,他们来学法,都想学财神法,以满足他们享乐的欲望。殊不知这色、声、香、味、触、法等等法尘都是空花水月,可望而不可即,任你使尽计谋,费尽心力,得到的所谓“乐受”都是梦、幻、泡、影,而无一丝一毫真实受用。临命终时,非但一点也带不走,生前所造的恶业倒紧跟着你,甩也甩不掉,而随它受恶报去。经云:“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吾人于此岂可不深加警惕!
说到神通,真是没一个人不想要,但是这要妄想消尽,旧习除光后,由真如自性中自然挥发出来的才是不退转的真神通。若从法修来或依靠外物求来的,非但不是真神通,得不到真实受用,还要闯大祸,受恶报。所以在妄念未息,妄心未空时,千万不要妄求,以免莽莽荡荡遭殃而受恶报于未来。奉劝修密的同仁,慎勿以密法作犯罪的勾当,而遭惨重的罪谴。密法固有种种奥秘的神通妙用,但须知任何妙法修得之通,俱非真通,与漏尽慧光显发所证之通,不可同日而语。此种依法修得之通,只是依通,与外道之法术相似,只能取悦炫耀于无知宵小之流,不登大雅之堂。纵能冒充神圣于一时,谋取些少名闻利养,及至眼光落地,非但神通消失无依,亦将随业受惨厉恶报。
   ②行部的修法,目的是了生死、出苦海,到这里才真正开始进入实修的途程。了生死,出苦海,密宗的修持法门很多,由浅入深,先修生起次第如:颇哇法,气脉明点等等。从观想入手,由无至有地生起气脉与明点等的作用。所谓明点即第八识,以之从会阴至梵穴,随呼吸升降,炼成后,临命终时,即能迁识往生净土。这些修成的都是有相功夫,还不能成道,再要进一步修圆满次第。
   ③瑜伽意即“相应”,瑜伽部的修法,事与理相应,言与行相应,上与诸佛相应,下与众生相应。将观想修成的气脉、明点等有相东西化空,与法身相应,进入圆满次第,以资即生成佛。法身无相。它一法不立、一丝不挂、一尘不染。如电无相可见,一切作用都由它生起,离电灯不能亮,机器亦无由运转。法身亦如是,我们之所以能说、能听、能行、能动都是它的作用,离开它这肉体即如石板、木块,非但不能动弹,还要腐臭霉烂。我们现在修行,就是要亲证这无相的法身,才能不着于相而了生死,出轮回。从这里开出三个层次,就是密三乘。
   3、密三乘是①嘛哈(摩诃)瑜伽。②阿努瑜伽。③阿底瑜伽。
   ①嘛哈瑜伽,意即大圆满相应,将观想修成的气脉等有相东西完全化空,以与法身相应。相应即是瑜伽,瑜伽者,“相应”也。
   ②阿努瑜伽,意即无上圆满相应,以界智为趣入门,进一步把种种显现都化为一实相。
   ③阿底瑜伽,意即无比圆满相应,进而合三乘为一大密咒乘。
   密法中各派有其各自最高殊胜之法,力用均不可思议,依法修持,均得真实受用,证成圣果。但其中最圆满、最完善、最殊胜者,莫如红教之大圆满法。其法为九乘次第之最高法门,无有凌其上者。此法之前趋——恒河大手印法,即等于禅宗之直示心法,且较禅宗完整。大圆满之前半“彻却”修法,三空相印,即禅宗之见性;其后半之“妥噶”,身化虹光,即禅宗之向上。但禅宗唯靠自力修证,无甚方便接引,收效甚慢;而密宗除自力外,复得佛加持之力,且有种种异方便接引。但如修法者厌仪轨之繁复,观想之繁琐,加行之缓慢,又莫如修心中心密法。因大圆满虽完满无缺,但修法之前,先须修加行,修彻却时,又须作种种有相之观想,繁琐复杂,因西藏人要有个相的依靠才行,没有依靠他就不能修,故不如心中心密法简捷易行。因心密乃无相密,直接痛快,不须从有相过渡到无相,既不须修加行,又勿须作观想,直证无相心源,实系密宗中至简至易、最速最妙之法。但学人性情、习气近于观想,喜从有相——本尊、种子、三脉五轮等入手者,则以修大圆满为宜。
   心中心法系藏密红教之法,东密也有传承。昔诺那上师曾在上海授与袁希廉。因心中心法系密部中上乘无相密法,在西藏须修二三十年有相密后方可传习,故未广传。大法几将湮没无闻。今心中心法得以广布,端赖军阀割据时期心中心法初祖大愚阿阇黎至庐山东林寺出家,于庐山苦修般舟三昧,备受艰辛,深入禅定,感普贤菩萨定中现身,授以六印一咒,灌顶传付心中心密法。并告以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密部内有《佛心经亦通大随求陀罗尼》,乃该法之法本,可详为参阅。初祖愚公得法,修习有成,深感佛法衰微,佛恩难报,不辞辛劳,下山广传,为摄受当机众生,略示神通,轰动大江南北,求法者六七万人,入室弟子近二百人,但求法者重神通而不重道者甚多,兴法后传心于大弟子王骧陆居士而留诗归隐。后心中心二祖仁知阿阇黎王骧陆承师接法传授,受法弟子几遍全国,法始大兴于世,后于上个世纪(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圆寂。心中心三祖元音阿阇黎于一九五八年继二祖接法,名李钟鼎,后被世人尊称为元音老人。共著书有《佛法修证心要》《恒河大手印》《心经抉择》《中有成就秘诀》《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等,并应诸方邀请,开讲《首楞严经》《法华经》《金刚经》《圆觉经》《心经》《弥佗经》等重要经典。老人外现居士身,内秘菩萨行。道风高峻而平实,一生严以律已,言传身教,谦逊恭下,生活简朴。数十年如一日,代佛宣化,宏法利生,传佛心印,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录音和录像资料(可在网址上查询“佛法心中心”,然后点击进入所查网址即可)。二000年农历正月初一弥勒圣诞日,于谈笑间坐脱立亡,随缘示寂于上海,享年96岁。后在普陀山观音道场举行荼毗仪式,祥云瑞光,瑞相昭然.荼毗后获舍利无数,各方迎请,造塔供奉。
   心中心密法,以六印合一咒,三密加持,设不设坛场均可。该法简便快捷,简练易学,既不用修加行和前行,也不须观想或观相,依仗佛的密咒和手印的慈力加持,能迅速消障开慧,圆证菩提。也可借第四印之功力往生西方极乐净土,还可随愿往生诸方佛土。它是以禅为体,以密为用,以净土为归,融禅净密为一炉,适合末法时代众生了生脱死的最当机的大法。故学人咸称禅密,语似不当,义实相侔。此法门乃直证心田之妙法,为密部最高之第四真如门。后人依之而修,必可二三年内亲证本来。见性后,从体起用,磨练习气,即与禅宗合辙。如再藉大圆满妥噶修习之法勤苦修习,身化虹光,证成佛果,亦非难事!
   心中心法在西藏要修二十、三十年后方能传习,因为西藏人要有个相的依靠才行,没有依靠他就不能修。日本东密也有此法,但因此法是密宗的心髓,是最高深的法,不能轻传,须得阿阇黎的法位才能传。此法虽名密法,实际是熔禅净于一炉的圆妙大法!有志者应探求修之!
以上心中心、大圆满等法均系密法,未经灌顶不可公开传示,故不详言修法。有志者请依个人根器、习好觅师灌顶传授,依之修习,自有是处。
   四、禅密
其实我们中国的禅宗是最好最好的,单刀直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最上乘的密法。最高层的密宗就是禅。真正修藏密大成就的大宝法王曾这样说:“我们的密宗讲起来,大圆满法最高深了。那中国有没有大圆满法?有!那就是禅,禅宗就是大圆满法。”密宗大圆满法有“前行”、“正行”。“前行”就是讲仪轨,讲有相修法;“正行”则是直接开示佛性是怎么回事,即“见宗”开示,跟禅宗直指一式一样,没有两样。禅宗是直截了当指示你见性,不绕路说法。如问:“如何是佛?”答:“清谈对面,非佛而谁?!”禅宗如此直指,大圆满也是这样。大圆满最后才讲“本体空分就是法身”。刚开始不肯这样讲,用功几十年后,才肯这样告诉你。本体空分,一点相都没有了,这就是法身;“本体显了分就是报身”;一切事物都是我法性所变化显现的,无所求,无所取,就是我的化身。说的很清楚,这叫大圆满知见。
   密宗大法,虽已有少许纳入禅净法中,行人如能于禅净外加修密法以补禅净之不足,则进步更快,收效更宏。憨山大师云:“念佛不得力者,可以持明(即持咒),仗佛心印之力,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尤其禅宗行人,参一句刻板话头,无明师锤炼拶逼,而了无消息,白费精力,莫如改修密法,仗佛慈力,易于开悟成就。
   五、净密
   佛教法门很多,各各不同。在不认得彼此法门玄妙不同的时候,免不了要毁谤他人。比如修净土宗的人常常毁谤密宗不好,其实他们自己离不开密法。他们除了念“阿弥陀佛”之外,还要念大悲咒、楞严咒、十小咒、往生咒等,这不是密法吗?反过来却说密法不好,这不是自己毁谤自己吗?可怜他们于不知不觉中造了大罪业,自己还自鸣得意哩!从前弘一法师初出家,亦不知密法是怎么回事,他也说过密宗五花八门、眼花缭乱,不好。后来他看了密宗教义,深深钦佩,密宗原来这么完善、这么圆满,因而忏悔,作了一篇忏悔文,告诫后人不懂密宗就不要谤密法。不懂就是不懂,不要装懂逞能,以免无知造罪。自己的好就说自己的好,不要说别人不好。
   综以上所述,经论虽多,阐述评唱,纵或有异,而宗旨是一;法门虽广,设施手段,容有不同,而目的无殊。所谓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也。所以一切经论,所有法门,都是围绕着——明心见性——来阐扬发明,故明心见性,实乃佛教之精髓,超生脱死之重要关键也。但因众生烦恼垢重,不敢顿示此灵妙一心。佛降示人间始于阿含会上且说人天十善,免堕三途。及后说无常、空苦、无我、四谛及十二因缘之法,令众生权出三界,勉离生死。次说般若,以显真空妙有,而破二乘偏空之执。四十年后,佛将涅槃,方于法华会上,纯谈实相,直示一心,以显平等佛性,三乘同归,五性齐入,凡有心者皆可成佛。至此方尽世尊本怀,度生原意。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發表於 2009-10-27 12:02 | 顯示全部樓層
研究確實很深,佛之入華,歷經千年,而為之同化,是可預見的;鄙人凡俗,無甚慧根,以為當今佛學仍可探索以道化佛之徑;事物皆動,佛學之華化,乃其臻善之果,一如當今佛學,常以科學論證,相互趨同然也。
融会贯通 發表於 2009-10-27 13:27 | 顯示全部樓層
梅花易数在应用及研究八卦理论时,也强调学习的态度要"与时俱进",就是要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分析,吸收和学习远古的文化精髓.
我的一个外国佛教朋友常用一个观点来解释问题:"Nothing without change\",  意思是说,万物都是变化的,世上没有永恒的事物.
他强调佛教不是迷信,佛经过若般艰苦,终于在菩提树下大悟,瞬间体悟了大千世界生生不息之道,使人生的许多困惑同时消失.因此学习佛教,是追求每个人的大悟,也是对佛祖登峰造极,非凡智慧的神圣崇拜.
个人认为,佛教更胜似一种哲学理论,思之有多远,悟之有多深,指引着人生日趋靠拢宇宙之道,达到顺道而昌的和谐。无论佛教,基督教及其它教派,发展的终点必将五教归一.因为他们与国学一样,都同是人们苦苦探寻的文化,探寻这个宇宙的规律性.科学也不外如此.规律是存在的,只是谁来发现,并从哪个角度来发现,从哪个途径来发现的问题.如同人的五指,最终归到手掌成为一脉.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發表於 2009-10-27 20:16 | 顯示全部樓層
融会贯通兄所言極是,衹是,宗教過於注重對虚拟精神世界的探索,而道儒之派,皆由易入理,由理入數,更注重於對宇宙事實之道的探索;
此亦佛學常重於心悟,而道儒常重於格物致知,天人合一(則以天道人)。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發表於 2009-10-27 20:23 | 顯示全部樓層
融会贯通兄可專於易學?我慾專设易學版塊,奈何未有支持者
融会贯通 發表於 2009-10-28 10:02 | 顯示全部樓層
多谢抬举,真是受宠若惊. 但易学博大深厚,本人才疏学浅,近期又有考务在身,只怕难担重任.
不过开设易学版块我很赞同. 另建议可在未来考虑开设国学与现代管理版, 国学国际推广版,国学与古典音乐版等.如方便,是否可考虑增加与其它知名国学网站的链接互动,并开一主页将本论坛宗旨及各版块介绍一并放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發表於 2009-10-28 13:24 | 顯示全部樓層
增加其他知名国学网站链接互动一议很好,其实我一直都在进行,比如国学网已经收录,但由于时间紧张,因此进展不速,兄台如有空闲,可在友情链接处为其他网站申请链接,这样我在後台一看到就通过就行了,你看如何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發表於 2010-4-13 15:10 | 顯示全部樓層
南丘 發表於 2010-4-14 16:36 | 顯示全部樓層
可以做佛学启蒙文章!
游客 發表於 2010-8-31 15:41 | 顯示全部樓層
谢谢分享!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