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065|回復: 0

[漢學資訊] 孟浩然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襄阳举行

  [複製鏈接]
顺天道化 發表於 2012-3-28 00:5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2011年10月21至24日,由中国孟浩然研究会、襄阳市人民政府、襄樊学院主办,襄樊学院文学院承办,襄州鹿门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协办的“2011年孟浩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历史文化名城襄阳隆重召开。会议旨在挖掘与弘扬以孟浩然等文化名人为代表的悠久灿烂的襄阳历史文化,在新形势下重新梳理与定位文化襄阳的品味与内涵,在精神文化层面商讨与构建古城襄阳未来的发展道路。
本次会议得到襄阳市人民政府、襄樊学院的高度重视,作为襄阳恢复名称以来首个重大的国际学术会议,具有来宾阵容强大、学术水平高、组织严谨细密等诸多特色。
本次会议与会专家共60余名,分别来自中国大陆、台港澳地区和日本、韩国等国家,汇集了国内外孟浩然研究最有影响力与成就的诸多专家,规格之高,代表之广,前所未有。其中既有国内久负盛名的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原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傅璇琮先生、中国李白研究会会长薛天纬先生、中国杜甫研究会副会长葛景春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刘扬忠先生、《文学评论》编辑部常务副主编胡明先生、中国孟浩然研究会会长王辉斌先生、黑龙江大学教授张安祖先生、贵州大学教授房开江先生,也有来自国内著名的中青年学者北京大学钱志熙先生、中国传媒大学张晶先生、复旦大学邬国平先生、中国政法大学黄震云先生,还有诸如安徽大学吴怀东先生、安徽师范大学吴振华先生、湖北大学张震英先生、四川社会科学院王永波先生等在古代文学卓有成绩的青年后劲;既有来自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著名学者邝建行先生、施议对先生、吕正惠先生、张双英先生、简锦松先生、唐翼明先生,也有来自日本冈山大学的汉学家下定雅弘先生,来自韩国首尔大学专以孟浩然研究为博士论文的汉学家李南钟先生;更有从事孟浩然研究的年轻才俊如朱光立博士生后等,真可谓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高朋满座,胜友如云。
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60余篇,涉及孟浩然的思想内涵、孟浩然与襄阳的关系、孟浩然诗歌的艺术特色、孟浩然的交游、孟浩然的比较与接受研究、孟浩然集的版本研究等等,内容丰富,新见迭出。既有对传统的诸如孟浩然与襄阳的关系、孟浩然与李白的交谊等问题的新的发现与解读,也有对诸如孟浩然诗歌的玄言气象、孟浩然与佛教的关系、中兴四大诗人对孟浩然的接受等众多新问题新领域的开拓与挖掘。大会汇集了当今海内外从事孟浩然研究的一流专家,收录了当今孟浩然研究的最新成果,代表了当今孟浩然研究的最高水平。
作为在孟浩然故里举办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本次会议具有组织精细、协调得力、学术讨论与实地考察相互印证,文化探索与文化建设紧密结合的特色。会议在组织了严谨规范的两场大会主题发言之外,还举行了六场气氛活跃的分组讨论,并安排了小组汇报及大会的学术总结,与会代表准备充分、认真投入,展现出良好的学术素养和交流探讨的激情,学术探讨每每延伸至席间举箸及会后闲行之间。研讨会会风极佳,没有逃会离会的现象发生,为当前学术会议所少见。本次会议的另一亮点为由傅璇琮先生作序的近七十万字的大会论文集——《孟浩然研究论丛》精装本,已先期由黄山书社正式出版发行,这在目前国内外的学术会议中非常少见,显示出主办者对此次会议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态度。与会专家还实地考察了古隆中、米公祠、岘山、仲宣楼、习家池、孟浩然读书隐居地——鹿门山等襄阳名胜,对古城襄阳的文化发展及旅游景区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众多良好的建议与对策。
本次研讨会共有大会开幕式、开幕式主题发言、分组讨论、闭幕式主题发言、小组汇报、大会学术总结和闭幕式等议程。开幕式由襄樊学院王为一副院长主持,襄樊学院院长李儒寿教授致欢迎词。襄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黄德华女士,中国孟浩然研究会会长王辉斌教授,原中国唐代文学会会长傅璇琮先生以及台湾中山大学简锦松先生等分别代表襄阳市人民政府、中国孟浩然研究会、国内与会专家、港澳台地区及海外与会专家致辞。中国社科院刘扬忠先生、台湾淡江大学张双英先生、中国人民大学薛天纬先生、日本冈山大学下定雅弘先生分别作了开幕式主题发言。小组讨论分为两组,共进行了六场充分细致、气氛热烈的讨论。中国社会科学院胡明先生、澳门大学施议对先生、台湾清华大学吕正惠先生、台湾中山大学简锦松先生、韩国学者李南钟先生分别作了闭幕式主题发言。大会闭幕式由澳门大学教授施议对先生和中国孟浩然研究会副会长、湖北大学教授张震英先生主持,中国孟浩然研究会副会长、长江大学教授孟修祥先生作大会学术总结,最后由中国孟浩然研究会会长、襄樊学院教授王辉斌先生致闭幕辞。
根据会议论文以及大会发言、小组讨论的具体内容,现将本次会议研讨的主要内容摘其要点分为九个方面略作评述。
一、在孟浩然的思想内涵方面。除对孟浩然的隐逸思想及其表现的深度挖掘之外,本次会议在探讨孟浩然思想内涵的多元性复杂性上有较大程度的开拓,其中以王辉斌先生的《论孟浩然与佛教及其佛教诗——兼与王维同类诗比较》和宁松夫先生的《试论孟浩然的中庸人格思想》最为突出。针对古今学者在孟浩然与佛教关系认识上的疏略,王辉斌先生通过“孟浩然与佛教的关系”、“孟浩然佛教诗的特点”、“孟浩然与王维佛教诗比较”三个方面的探讨,认为“在盛唐前期的诗人中,与佛教关系最为密切者,则推以写山水诗而为文学史家所称道的孟浩然。孟浩然的创作活动虽然主要在开元时期,但他在当时与佛教的殷密程度,不仅超过了张说、张九龄等‘京城派’文学家,也较后人称之为‘诗佛’的王维为甚。”并认为“若仅从对佛教诗的大力创作而言,孟浩然是可称上盛唐诗人中涉足这一‘文学领地’的第一人的。”王文同时总结了孟浩然佛教诗的类型与特色,并通过与王维佛教诗的比较指出孟浩然佛教诗歌的特质所在。中国传媒大学张晶先生也认为孟浩然本人受禅宗思想影响而在诗歌作品中表现出禅宗境界的痕迹,并指出不独大家普遍认可的王维,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对禅宗均有一定程度的研习,具有一定的禅宗修养,在他们诗歌中也时时闪烁着禅的影子,在诗歌中表现出静谧空灵的境界。孟浩然不仅与禅僧交往甚多,而且经常栖息于禅寺僧房,与僧人讲论禅理,目前可见孟诗中涉及禅寺的作品约有二十余首,通过对诗歌的解读,均可看到孟浩然是精通禅理和深谙禅机的。王、张两位先生的观点极大地丰富了学界对孟浩然思想内涵的认识,为深刻理解孟浩然的诗歌作品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对于重新认识唐代佛教诗歌的成就与轨迹提拱了新的支撑。宁松夫先生《试论孟浩然的中庸人格精神》一文认为孟浩然具有“终生寻求仕进而能固守合度的求仕手段”、“批评用人不公的社会现实而有通达人情的气度”、“有理想破灭的苦怨而能自我释解以保持心平气和”三方面合乎中庸之道的人格精神,弥补了以往对孟浩然思想中儒家精神内核方面认识的不足。在孟浩然思想的复杂性方面,漳州师范学院蔡阿聪先生提出孟浩然本人也具有一定的追求享乐的思想倾向,这集中表现在孟浩然反映求仙访道体裁的诗作中,这一类型的作品在孟诗中约有十余首,通过这类作品可以明确感知孟浩然思想方面感性自纵的倾向,而这种感性自纵的倾向对于孟浩然追求仕宦的失利有着直接的关联,特别是在其自我荐引的诗文中,孟表现出与同时代的李白、杜甫截然不同的风格,如李白往往对自己夸大其词、对引荐者赞誉过度,杜甫在屡屡描绘自己凄凉境遇以寻求可怜帮助,孟浩然则更多表现得较为从容自然,无多曲颜媚骨,显示出令人景仰的人格魅力。此外,陈新璋先生的《孟浩然的仕隐情怀与魏晋文士情结》,周相录先生的《遁归审美——孟浩然之隐逸极其文化意义》,文师华先生的《孟浩然的心态与诗境》,霍志军先生的《孟浩然,盛唐求仕热潮中的“多余人”》等论文,从不同视角对孟浩然的隐逸思想与行为进行了深入并不乏新见的解读。
二、在孟浩然及其诗歌的评价方面,钱志熙先生《唐人论孟诗诠论》、张安祖先生《有关孟浩然评价的两个问题》最具特色。钱志熙先生在《唐人论孟诗诠论》一文中针对宋明两代人对孟浩然评价的偏颇,提出在文学批评史中对作家作品的评价不仅要看相隔较远的后人的论断,更要重视作家同时代人或时代相近人的观点,同时代与时代相近的评论者与作家处于相同或相近的文学风气之中,对该作家的创作情况的了解,往往非后世研究者所能及。由此出发,钱先生对以苏轼为代表的以宋人的审美观念对孟浩然的评价提出质疑,并通过对盛唐王士源《孟浩然诗集序》、殷璠的《河岳英灵集》以及晚唐皮日休的《郢州孟亭记》三篇对孟浩然的评价进行文本细读,指出孟浩然诗歌具有为唐人所重的“高旷清绝”的格调,以及孟“半遵雅调、全削凡体”在五言诗体制上的创新为唐人所认可的事实,以及获得“五言诗天下尽称其善”的地位的深层次原因,分析了唐人评论诗人时重视知人论事与具备整体思维方式的特点,揭示了孟浩然在唐代崇高的诗坛地位及其原因所在,钱文的论述不仅具有文学史方面的价值,在研究方法上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张安祖先生在《有关孟浩然评价的两个问题》中通过对孟浩然的“求真”“放性”思想个性的挖掘剖析了其在行藏取舍中种种貌似矛盾的外在表现的内在原因,同时通过对孟浩然“韵高”“味淡”等诗歌艺术特色的精细解读指出古今学者对孟诗评价的偏颇所在,对于正确评价孟浩然的文学史地位以及艺术成就颇有启发。关于孟浩然的评价,还有崔际银先生的《孟浩然“风流天下闻”探因》,吴相洲先生的《读王士源札记》等论文,也多从还原历史真实的角度出发,不同程度上纠正了以往文学史中对孟浩然评价的不足。
三、关于孟浩然与其他诗人的比较研究,成为本次会议引起普遍关注的话题。会议论文主要有黄震云先生的《“屈宋英声”和孟浩然的诗歌创作》,杨栩生、朱学召两先生的《孟浩然与魏晋南北朝作家》,王定璋先生的《浔阳襄阳二诗豪——陶渊明、孟浩然比较研究》,下定雅弘先生的《孟浩然对陶渊明的敬慕——从前期到后期的变化》,蒋志先生的《李白与孟浩然的山水诗》,葛景春先生的《王维孟浩然异同论》,吴振华先生、丁丽梨女士的《论王、孟差异及王、孟并称的文化意蕴》,高人雄女士的《孟浩然、杨万里山水诗自然情趣之比较》等。其中黄震云先生的《“屈宋英声”和孟浩然的诗歌创作》和高人雄女士的《孟浩然、杨万里山水诗自然情趣之比较》二文,突破了以往学界对孟浩然关注的视野,将孟浩然比较研究的跨度上由陶谢延展至屈宋,下由李王延伸至南宋中兴诗人。黄文从“孟浩然对屈原的会心与精神慰藉”、“孟浩然的生存状态与楚辞世界”、“孟浩然诗歌与楚辞的文化意象”等方面挖掘出了孟浩然“悲咜”风格与楚辞的渊源,高文则以孟浩然与杨万里为唐宋两个时代山水田园诗歌的典范对二人进行全面的比较,分析其自然情趣的异同及其变化的原因,揭示了山水田园诗由唐向宋发展演变的轨迹。此类论文中与孟浩然进行比较研究的对象从战国末期的屈原、宋玉起,进而延伸至魏晋南北朝陶渊明、谢灵运等诸名家,从与孟洁然同时代的李白、王维,到宋代的杨万里,时间跨度由先秦到南宋,涉及十余位著名诗人,比较内容涉及诗歌创作、诗歌艺术、文化意蕴、审美情趣等方面,将孟浩然的研究置于漫长而久远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河中进行纵向比对,有助于全面地把握孟浩然的思想内涵以及深入地挖掘其诗歌的艺术特色,也有助于对其人其诗的文学价值进行准确定位。由以上研究也可见孟浩然诗歌不仅是其个性的自由展现,也是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发展演变作用的必然结果。
四、关于孟浩然的传播与接受研究,也是本次会议的热点所在。主要论文有刘峰峰女士、蔡阿聪先生的《盛唐文人对孟浩然及其诗歌的接受与传播》,李睿女士、吴怀东先生的《“孟浩然的诗”与“诗的孟浩然”——论盛唐人对孟浩然的认知及其意义》,高新伟先生的《宋人对孟浩然诗歌的接受——兼及“孟浩然体”的提出》,朱光立先生的《我似骑驴孟浩然——论中兴四大家对孟浩然的接受》,沈文凡先生的《孟浩然诗歌明代接受文献小辑》,董运庭先生的《论中的孟浩然诗》,赵治中先生的《闻一多先生孟浩然研究述评》,薛天纬先生的《重读孟浩然》,李南钟先生的《在韩国传统时期孟浩然诗接受样相》等。其中高新伟先生的《宋人对孟浩然诗歌的接受——兼及“孟浩然体”的提出》一文全面梳理了宋代自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陈师道、周紫芝、吕本中、吴可、刘辰翁、严羽等诗人及评论家对孟浩然的接受与评论,进而指出“纵观宋人对孟浩然诗歌认识接受过程,可以看出其中既有肯定,又有否定;既有从字句技法方面切入,又有从内容风格方面入手,最终赞许孟诗雅洁清淡风格的观点占了上风,严羽‘孟浩然体’和刘辰翁批点孟浩然诗集体现了宋人对孟诗的高度认可与充分接受。”对于宋人对孟浩然接受过程的准确把握,不仅对宋诗研究,还是对孟浩然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韩国学者李南钟先生《在韩国传统时期孟浩然诗接受样相》一文,对孟浩然诗歌传入高丽的时间、在历代的传承概况以及对朝鲜山水田园诗歌创作的影响、孟浩然在韩国文学史中的地位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提供了关于孟浩然在韩国研究的状况,开拓了孟浩然研究的领域与视野,进一步说明了孟浩然不仅是属于襄阳的,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总之,此类论文既有盛唐时期文人对孟浩然的认知,也有南北宋对孟浩然的接受,既有明清两代对孟浩然接受文献的梳理及探讨,也有对现代学者对孟浩然研究成果的再反思,更有韩国学者对孟浩然在韩国传统时期的接受情况的介绍,研究跨越古今,兼及中外,由以上研究可见孟浩然在中国文学史中重要的地位和广泛的影响所在。
五、关于分析孟浩然诗歌总体风格特色的论文。既包括对传统观念诸如“清”“淡”“韵高”等孟诗特色的深入解读,如房日晰先生的《孟浩然诗歌的清与淡》、孟修祥先生的《孟浩然及其诗歌之“清”略议》、杨胜宽先生的《孟浩然诗“韵高”论略》,也包括对孟诗总体风貌的把握,如孟祥光先生的《孟浩然诗中盛唐气象之“变奏”及其成因》、萧晓阳先生的《孟浩然诗歌的玄言气象》。其中萧晓阳先生的论文以“玄言气象”解读孟诗,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孟诗以议论入诗之理趣、以静境写心之情趣、以妙悟为宗之归趣等玄言内涵,并认为孟“诗中的玄言之思以议论、画境与妙悟为表现形式开辟了唐代诗歌的新气象,对中国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文颇具新意,为探究孟诗的内涵提供了新的思路。
六、关于对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宏观及微观方面探讨。论文包括张震英先生的《论唐诗山水田园审美主题的嬗变历程——兼及王、孟山水田园诗对后世的影响》,柯素莉女士二《孟浩然诗歌的自然旨趣——兼论中国山水田园诗的自然精神》,田劲松先生的《孟浩然襄阳山水风物诗综论》,邓立勋先生的《论孟浩然山水诗田园诗的创作个性》,高建新先生的《孟浩然山水游历及其创作》等。其中张震英教授的论文从宏观的角度探讨了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唐代山水田园诗歌审美主题的发展嬗变历程,认为“如果说王、孟所代表的是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歌的风范,那么钱、郎、韦、柳则代表了中唐山水田园诗歌的审美理想。山水田园诗歌的创作至此,虽然已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但山水田园诗歌的表现传统却并未就此而停歇。在中晚唐之交,姚合、贾岛及其追随者以自己的方式续写了山水田园审美主题的表现传统。”论文将山水田园审美主题的认识从陶谢王孟推演开来,极大地丰富了对山水田园审美主题的理解与认识。
七、关于孟浩然诗歌题材与体裁方面的讨论。论文包括周尚义先生的《孟浩然咏闲诗论略》,由兴波先生的《孟浩然七言诗艺术分析》,其中由兴波先生的论文对孟浩然现存的23首七言诗为样本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孟七言是的总体风格、抒情写景的内在逻辑顺序及丰富多样的写作技巧,同时指出孟七言诗的不足,对于全面认识孟浩然诗歌的艺术风格有一定的价值。小组讨论中也涉及到关于孟浩然诗歌所用体裁的确认问题,台湾中山大学简锦松先生、台湾清华大学吕正惠先生、北京大学钱志熙先生、中国人民大学薛天纬先生、复旦大学邬国平先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对这一目前学界尚未达成共识的问题从文体的渊源、诗体的演变、自身的创新、后世的变迁、诗歌与音乐的关系等诸多角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对于更加清晰地认识孟浩然五言诗的特点,孟浩然在诗体变革中的贡献以及诗体发展中的地位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将对孟浩然诗体形式的认识推向了一个新的层面。
八、关于对孟浩然的生平、、交游、行迹、性格及作品等的微观考证。包括陈冠明先生的《孟浩然画像考述》,萧兰英女士的《孟浩然“应进士”质疑》,范子烨先生的《诗“苏门啸”解》,阮堂明先生的《新释》,陈才智先生的《孟浩然两首诗的作者考辩》,孙愫婷女士的《孟浩然、王维长安留别、送行诗考述系年》,邝建行先生的《从李白《赠孟浩然》看李白对孟浩然的认识和了解》,吕正惠先生的《孟浩然诗集版本问题》等论文。考证是研究的基础,与宏观整体研究相呼应,本次论文对于孟浩然生平、交游、行迹、事迹、创作、版本等方面均有细致入微地考辩文章,显示出严谨的风格和求实的态度。其中台湾学者吕正惠先生的论文针对当今学者整理孟浩然集时选择底本时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现存两大体系的孟浩然诗集版本的比对,认为本丛刊本所收作品最为完备,其异文往往优于宋蜀刻本,所以“衡量种种得失,校订孟浩然集,似仍应选择丛刊本为底本。”对以后进一步完善孟浩然诗集提供了可信的文献依据。
九、从诗歌理论方面探究孟浩然的诗歌。包括施议对先生的《故乡与他乡——关于二元对立定律及其在唐诗解读中的运用》,侯雅文先生的《李梦阳参评孟浩然诗集及对刘辰翁批点的承变》,胡小林先生的《欲离却即——论王士祯对贴浩然诗的理论超越与创作认同》等论文。其中施议对先生介绍了自己利用西方结构主义中二元对立定律对王昌龄、王维、孟浩然、杜甫等盛唐著名诗人的诗歌进行分析理解的心得,施先生首先指出诸如“知人论事、以意逆志”、“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情与景、境与理”等传统文学批评方法的抽象、含混、随意、片面等缺陷,以及传统的文学批评普遍具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不足,通过对二元对立定律的引入,对文学作品中普遍存在的“故乡与他乡”、“瞬间与永恒”、“诗歌与哲学”等话题的尝试,旨在探索一条较为客观、理性的批评方法,进而使文学批评达到从可意会到能言传的效果。施先生针对文学批评的困境采取拿来主义的方法对唐诗及其相关主题进行全新的解读,对于丰富文学理论研究方法和重新认识唐诗的内涵及魅力均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另外,在孟浩然学术研究与襄阳旅游文化产业的开发方面,学者也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襄阳鹿门风景名胜管委会刘国传先生通过自己对孟浩然作品的研读和孟浩然行踪的实地考察,对很多关于孟浩然研究悬而未决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诸如孟浩然隐居龙门山是否能够落实,孟浩然交游中的张少府、张子容、张明府、张郎中究竟所指何人?孟浩然是否参加过科举?孟浩然吴越之行的路线及期间作品的归属等,很多问题能够结合襄阳地理文献对孟浩然研究的难点疑点提出许多颇具启发意义的见地,与会专家对此也进行了商讨和解答,从中可见孟浩然研究依然具有广阔的空间,专家学者在相关孟浩然的研究上依然任重而道远。其他如张晰先生、王清先生等湖北当地学者表现出的对李白、孟浩然等名人情感之真挚,研究之精细,为当地文化事业的发展奔走之辛勤,也令所有专家学者深感敬佩。与会专家学者在研讨和考察的过程中同时也围绕如何进一步深入研究孟浩然、开发襄阳旅游文化、树立文化品牌、规范景区建设、扩大襄阳的影响力和竟争力等问题从理论到实践不同层面提出了众多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经初步商议,第四届中国孟浩然研究会年会将在浙江温州召开。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