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58|回复: 0

甘肃张掖黑水国遗址2011年度考古工作会纪要

[复制链接]
济世 发表于 2011-11-2 0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中国考古网
 
    甘肃张掖黑水国遗址位于河西走廊中段张掖市明永乡永和六队。遗址本身因位于汉代黑水国范围内,且所在位置没有小地名,故暂以黑水国遗址代称。该课题的田野工作自2010年5月开始,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起。目前田野工作经历了2010年和2011年两个年度,该遗址共划分为A、B、C三区,发掘面积近345平方米,共计发现遗迹单位180处,其中房址19座,灰坑115处,其余还有坑、灶、窑、沟、独立墙体和墓葬等遗迹现象。
    为了总结前一阶段的发掘成果以及多学科分析、研究工作的进展,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学,以及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相关单位的学者共同举办了此次会议。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王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研处处长丛德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中心副主任赵志军以及该中心的张雪莲、齐乌云、赵春燕、王树芝研究员参加了会议。史前研究室研究员朱延平先生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该项目的领队,也参加了会议。西北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的陈洪海院长、张良仁副研究员、豆海锋博士以及北京大学的吴小红教授、北京科技大学的李延祥教授、南京大学的水涛教授等也参加了会议。
    会议首先由不同阶段的发掘者介绍了黑水国遗址的田野工作情况。张良仁、豆海锋和朱延平分别汇报了2010年和2011年的田野工作收获。目前对该遗址的整体认识基本倾向于区分为相互联结的三个阶段,时间跨度从马厂晚期至四坝文化时期。对于该遗址的性质的认识,学者们有与早期冶金相关的居址(聚落)和与祭祀相关联遗迹的不同看法。 
    张良仁重点介绍介绍2010年整理情况和2011年Ⅰ区发掘情况。通过对材料的初步整理,将2010年的发掘材料大致分为三期,并对遗址出土的房址及土坯进行了分析。豆海锋介绍2011年下半年B区的发掘情况。B区发掘的三座房址中,以F3为代表,平面为圆形;营造顺序为先垫较厚的红土作为活动面,然后挖槽起墙。墙体可分为土坯垒砌和土坯与红土、灰土混合修筑两种方式。F3的面积约5.3平米。墓葬则呈竖穴长方形,人骨葬式为仰身直肢,头部装饰有贝饰和珠子。2011年B区的另一个重要收获是在最下层发现2处灰坑,所出陶器均为马厂晚期遗物,这对于探索以四坝文化为主要遗物类型的该遗址文化分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材料。
    朱延平研究员作为2011年上半年田野工作的主持人,开展了对遗址进行的全面的测绘工作、发掘以及资料整理工作;该遗址目前分为A、B、C三区,A区与B区的面积共约20万平方米。A区与B区位于遗址的南部,C区位于北侧。A、B两区之间地势低洼,推测有古河道存在。依据该遗址出土的夹砂双耳罐的形态演变,朱延平对遗址的分期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该遗址是连续发展的三个阶段。早期时代相当于晚期龙山文化晚期,夹砂双耳罐的形态呈直口,双耳靠近口沿;第二阶段(叠压在大批灰坑之上的地层),耳变宽变厚,耳部有装饰,口沿上有花边,与二里头时期相当,其中的方格纹与朱开沟如出一辙。第三阶段双耳位置下移,口沿外侈,器身变矮。三段年代与二里头文化相当。对下一步的工作,朱延平认为,应以现有工作为基点,立足探索早期冶金遗址的遗存特点,同时将遗存分布了解得更为清晰、完整。
    赵志军在发言中首先先介绍了李志鹏对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的鉴定情况;遗址的动物骨骼以绵羊为主,占50%或更多;认为当时的生业状态以定居性的畜牧业为主。养羊业的发展,可能是甘青地区畜牧业当时的主要样态。同时,在土样中也检出了大量啮齿类动物的骨骼。
    赵志军主持的浮选样品的结果(第一阶段)也有相当出色的收获。在第一批取得的83份浮选样品中,共获得21000余粒各种植物种子。其中以农作物籽粒为大宗,包括栗、黍、小麦、大麦、大麻、大豆等种类皆有发现;其中第一期小麦概率较小,二、三期明显增加。对于该遗址在植物考古学中的学术价值,赵志军研究员认为张掖黑水国遗址位于河西走廊中部,文化堆积呈现连续的特点,农作物籽粒检出丰富。对于认识四坝文化的生业形态(农耕特点),探讨马厂晚期的农耕生产特点,特别是河西地区小麦种植的起始时间,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
    王树芝研究员在发言中,指出该遗址植被样品具有环境指示意义的是云杉属、胡杨、柽柳和柳属几种植物。而根据这些植物的属性特点,显示出了当时较现在相对温凉湿润的气候特点;但由于目前材料的局限,对于该地区古代环境的准确定位,还需要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
    齐乌云研究员在对黑水国遗址环境考古学的研究的报告中,从黑河流域的整体环境研究中提出了自己的结论。黑河中游的区域地貌呈山地、丘陵和洪积扇几种类型相结合。黑水国遗址位于洪积扇之上,在遗址附近的古河道发现的剖面,显示出水成堆积的特征。通过包括对黑河下游(额济纳河)古遗址的分布状况,以及古河流的变化所反映出的水资源总量的变化情况,齐乌云认为古居延泽(黑河最终注入地)在距今约4000年左右即已经干涸了,其时代与四坝文化大致相当。黑水国遗址内采集的样品除反映了当时气候的变化之外,还反映了人类活动的影响。
    张雪莲研究员在报告中对张掖黑水国遗址部分碳十四数据进行了分析,并比较了张掖黑水国遗址及周边遗址的食性分析结果;目前该遗址现有层位的数据相对集中在1690~2135。在四坝文化中的火烧沟遗址(2000~1800左右)、干骨崖遗址(1800前后)、东灰山遗址(700前后)等类型中,属于比较早的遗存。对黑水国遗址食性分析(食物状况)表明,该遗址人骨分析结果显示C4类植物百分比为85%,即以粟或黍为主;遗址从从早到晚C4植物所占比例越来越少,晚期C3类较多。狗、羊和牛骨骼中C4类也占有一定的比重,显示出了人工饲养的因素。
 
201111265422570..jpg

 

 

    赵春燕研究员对该遗址出土人类遗骸的锶同位素比值分析表明,黑水国遗址提供的女性(标本)非本地出生;对陶容器内存积土成分分析,并结合有机碳、氮同位素及C/N比值,以及浮选结果等表明,在遗址中M4和M2的陶器中检出了粟或黍(碳化颗粒)作物。
    来自北京科技大学的李延祥教授和北京大学的吴小红教授分别介绍了对该遗址冶金考古和土坯的新发现,黑水国遗址发现了冶炼红铜的铜渣,最近发现了坤铜的线索;吴小红教授对该遗址的碳样测年和土坯物理检测结果表明,在该遗址出土的漆皮中发现有朱砂和大漆(黑色部分)以及草木灰。
 
201111265454990..jpg

 

 

    在会议的讨论环节中,丛德新发言表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张掖黑水国遗址自课题设立之初,从规划以及协调到具体实施统一部署;在人员安排,多学科参与等方面全面参与;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工作得到了相当的进展,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下一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将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以及有关院校继续把这个课题深入开展下去;考古研究所准备将这个项目列入考古研究所的创新工程之中,加大投入;早期冶金这个主线还是要紧紧抓住,持续下去,争取获得连续性成果。同时,该遗址的规划性应该进一步明确、多学科的结果与考古学研究的整合也需要进一步统合,提升影响,使之在更大的范围内具有示范性。南京大学的水涛教授建议将该项工作纳入文明探源项目之中。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王辉所长代表会议的主办单位表示,明年首先对遗址进行做功能区划分的工作,扩大发掘范围,开展航拍,航测和精确测图(航测);利用探沟的形式,了解遗址的分布情况并结合物探/地磁等自然科学方法与手段;在一个大的流域范围内,探索青铜文化(冶炼)的分布,起源以及冶金技术、马、牛、羊的传播。
    会后,代表们观摩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整理工作间和标本库。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