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武林志 武術網資料 原始太極拳相傳軒轅黃帝根據蛇鵲相鬥所創,拳譜記載:『黃帝偶行於坡前,看見蛇鵲相鬥緊相連,鵲攻尾,首來救;鵲攻首,尾相連;鵲攻中,首尾援。黃帝見到非偶然,從此留下太極拳。』後經張三丰等道人精心提煉,按飛禽走獸動靜形態,把技擊、養生溶於一爐,形成獨特的道家拳法。共分動靜快慢四部分。
(一)動部:又名十三式,練時以意運氣,使周身百頦皆通。
(二)靜部:是技擊的主要部分。
(三)快部:也稱後十三式,共十二套動作。練時發勁要猛、暴、脆、快、硬。
(四)慢部:也稱拜四方,要求以形掛意,以意行氣,以氣試力。達到意氣相聚,運功發力的意到、氣到、力到的內三合。
原始太極拳的特點分三個方面:
(一)在勁力上要求剛柔相濟。主張只柔不剛則不堅,只剛不柔則不圓,剛柔相濟才完全。
(二)在拳速上要求快慢相兼。主張只快不慢則不輕,只慢不快則不精,快慢合方爲靈。進而做到剛而不僵,柔而不弱,快而不亂,慢而不滯。
(三)技擊上主張引進落空,以靜制動。但更強調看其神,觀手足,乘虛而入,見隙發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