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26|回復: 0

绿茵场外说客卿(图)

[複製鏈接]
对酒當歌 發表於 2010-6-22 10:1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W020100622369769159460.jpg


    在世界杯足球赛的绿茵场上,人们除了特别关注那些大牌球星外,对那些年龄老大不小、性情动静各异的教练也很感兴趣。这些足球场上的领军式人物,不少是受雇于他国的外籍教练,也正是得益于这些外籍教练,有许多球队方能杀入32强之列。这一现象,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客卿”制度颇有相似之处。

    自平王东迁后,周王室掌控天下的能力逐渐下降,各路诸侯开始明争暗斗,强者想当老大,弱者但求自保,历史就此进入了春秋战国时期。几个回合拚杀下来,那些有点本钱的诸侯王感到,单凭蛮力相搏,一时难以奏效,于是转而搜罗人才。这就使这一时期的历史舞台呈现出一个鲜明的图像:前方,是对城池的争夺;后方,则是对人才的争夺。在这一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人才的流动完全不受疆界和部族的限制,楚国的人才可以为晋国所用,晋国的人才可以为秦国所用。“朝秦暮楚”这个成语,通常被解读为“反覆无常”而为世人所不取。若把它用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才流动上,倒是恰如其分。那时的文臣武将,选择诸侯的自由度很大,今天在秦国供职,明天说不定会跑到楚国效力,根本就没有“从一而终”这一说。

    既然大家都想招兵买马,自然就会形成人才交流的自由市场。由于堪称奇才的人物供不应求,使得这个市场一度成为卖方市场,这对诸侯王来说,不花一定代价,不下一番功夫,难得群贤毕至。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招贤掌故很多,如:燕昭王筑黄金台、“战国四公子”养士等。其中,能够长久坚持并最终一统天下的是秦国广揽外籍人才的“客卿”制度。

    在西周时期,秦还是个西北边陲的小部族,后因派兵赶走了威胁周室的西戎,才引起周天子的垂顾,被特许称侯,并可以在那些蛮荒的边塞地区拓展疆土。经过数代君主的努力,到了穆公手里,秦国虽然小有名气,但仍难与齐、晋、楚等国比肩。秦穆公深知,要想发展壮大非革故鼎新不可,而要做到这一点,则必须打破地域观念,不拘一格引进人才。当他得知在楚国为奴的虞国老农百里奚是个难得的人才,就急不可待地要用高规格的仪式迎接他。公孙枝认为,用这样的阵势去赎一个奴隶,会因惊动楚人而不可得,于是就用五张羊皮把百里奚换了回来。秦穆公与百里奚颇为谈得来,想拜他为相国,百里奚谦辞不受并推荐了宋国的蹇叔。经过一番周折,不仅请来了蹇叔,连他的两个儿子也一起请来了。随之,蹇叔被拜为右相,百里奚被拜为左相。接下来,他又将西戎的由余纳为上卿。正是在这一干外来人才的辅助下,秦国才在大西北站稳了脚跟,奠定了霸主的基业。

    秦孝公继位后,以情辞恳切的“求贤令”昭告天下,吸引了不少东部士子前往秦国。卫国的商鞅入秦后实行变法,使秦愈发强盛起来。商鞅死后,惠文王继续任用外籍人士,拜魏国的张仪为相,采用连横的方针,削弱了其他六国的力量。在秦国发展的关键时期,秦昭王更是任用了一大批外籍人士治国,使秦成为七国中最强的一方诸侯。秦庄襄王任用的吕不韦、秦始皇任用的李斯,也都不是秦国人。这些被拜为客卿、享有优厚待遇和特权的外来人才,使得秦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在用人制度上,秦国的客卿制度虽然也曾遭遇过波折,出现过麻烦,但敢于突破宗法格局,大胆起用外籍人士,无疑对秦国的崛起发生了重大影响。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