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末赶考的士子进入考场应试。资料图片
江南贡院内重建的号舍内的模拟考试休息情景
捷报。 郑幼明 摄
古代“高考”要考九天七夜
考场像“号子”,失火都不许出来
本报4日刊出《江南贡院房舍间数超故宫》一文后,位于南京夫子庙西北部的江南贡院,因其为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以及众多历史名人出于此,引起许多市民的兴趣。由于近日恰逢一年一度的高考,记者就古人如何“高考”,以及考试中的奇闻逸事等,专题采访了江南贡院历史陈列馆的周道祥馆长。
科考影响
明清半数官员出自江南贡院
说起科举考试,不少影视作品中都将其与迂腐可笑的书呆子联系起来,周道祥馆长就此表示,这是不够客观和实事求是的。在世界文明史中占重要地位的中华传统文化,其流传和发扬光大,与科考有相当大的关系。
在江南贡院800多年历史中,共产生800余名状元、10万名进士,百万举人,明清时全国半数官员出自江南贡院。
清代江南贡院举行过112次乡试,在这里中举、又在京城会试中,中了状元者,江苏49人,安徽9人,共58人,占全国112个状元总数的51.78%。
明清两代的名人如“吴中四才子”之一的著名书画家唐伯虎、《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扬州八怪”之一的著名书画家郑板桥以及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历史争议人物李鸿章,均由此脱颖而出。清代中国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也出于此,中国共产党首任总书记陈独秀也曾来此求取功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