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 V' K8 }( c
! M9 N. u7 X! @. N- G
是什么原因让国人对《三国演义》情有独钟?从明清直到如今,“三国”就没有离开过中国百姓的情怀。生于元末卒于明初的罗贯中,他的《三国演义》却代表了永恒。作品的博大精深,作家的超人智慧,在《三国演义》中被展现得淋漓尽致。罗贯中华丽登台一鸣惊人,成为章回小说的鼻祖。 & |' Q2 U1 _; T/ m
4 r, Z8 v/ v% S! |- r3 H 《三国演义》的真正价值并不在于它是否反映了历史的真实,而是它给帝王将相的故事赋予了“人民性”。也正是当时与“倡优”、“妓艺”为伍流行于勾栏瓦舍的平话,让《三国演义》这只王谢堂前燕插上了隐形的翅膀,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 a" R) b7 s% ~
% G f1 R( g$ x- j9 ~' B 不管后人是正说、戏说还是“品”、“水煮”、“红烧”,显见的主题竟也有十多种之繁,但这些都只是表象,其反映出来的本质只有一个,那就是《三国演义》而不是《三国志》成为了华夏民族的挚爱。六百多年来,“三国”像一条阴河在人们的视线内时隐时现,如一眼暗泉昼夜不舍地活跃在普罗大众的意识流中。
; N; T) P! {$ N' N
$ Z( c2 l) P6 _; m 上世纪五十年代,有一套精美的《三国演义》连环画,它不仅是当时孩子们的“玩伴”更是启蒙教材。至今我都能按顺序背出这套60本连环画中的一部分书名:桃园结义、董卓进京、捉放曹、虎牢关……有关三国的故事更是早已家喻户晓,几百年来尊刘贬曹已然形成百姓的共识,鲁迅先生“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谠论,反而显得另类。其实曹操的“白脸奸雄”民间形象,并不影响他在历史上的地位,正如败军之将不言勇的关羽,也不妨碍他作为英雄在民间的存在一样,农民拜他,商人拜他,黑社会也拜他。究竟怎样的历史才算真实,25史就完全可信吗?自来是史家有“史加”的刀笔,民间有“民编”的传说。 0 Q% z& n; c `7 j7 @& E9 ~7 ~& {
0 B8 z7 D0 U4 [
一部文学作品能世世代代产生着影响,恐怕世界上咱们是独一无二的了,活在华语中的“三国”词汇如此之多令人难以置信。像“说曹操,曹操到”、“走麦城”、“借荆州”、“鸡肋”、“身在曹营心在汉”、“赔了夫人又折兵”、“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些妇孺皆知、咸受其益的典故性词汇,早已不分雅俗地融入国人的思维,参与进我们的生活。 $ h# a# j$ C9 B) X; ^6 A
3 f5 M4 ]1 p3 L' _' S) [ 正在热播的新版《三国》,它轰动的原因不是因为比94老版高明了多少,而是民性需要让自己的挚爱永远活着。擅长言情剧的金牌高希希,与当年拍过《红楼梦》的王扶林一样,并不是全能的导演,但却完成了自己心目中的“三国”创造。那么他们执导的作品有什么不一样的呢?我认为,曹操还是鲍国安塑造得更贴近人们心中的“这一个”些,尽管陈建斌铆足了劲欲把“一代奸雄”变成“一代天骄”;诸葛亮也是唐国强表现得更形神皆备些,陆毅显然不够老辣;至于“瞽公”关羽、“肥仔”张飞、“村妇”貂蝉……让人感觉“好意外哦”。但“新三国”呈现的气派和壮阔的场面,特技和特效的进步,精良和细腻的制作是“老三国”根本无法比的。不差钱的新版少了老版的穷竭,逐渐富裕起来的中国让大制作的国剧名副其实。 1 {2 N' I+ ]( l
4 Z0 Z9 K7 p8 K$ y$ o 如果每隔十多二十年都能来上一部新版“三国”,对于和谐盛世的国人来说是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啊,那么下一个“三国”又会是怎样的呢?别管什么“老不读三国”,咱就等着瞧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