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 H6 h/ j; C
4 P/ C8 c5 R2 p' O$ P
杜丽娘题诗相赠梦中情郎。网上图片
( ?2 b% M$ l7 N7 x: S7 U . A, L4 @2 Z1 ]
3 t& ?: X7 U2 [+ Z4 k5 O 稀里糊涂地在电话里答应了朋友,要给她们讲一次《牡丹亭》。当下那是一时兴起,也许还有点逞能吧?到了需要兑现允诺的时候,却不免有些踌躇。《牡丹亭》,这不是个爱情的题目吗?
. _# g3 f" E$ t
2 ?0 u! [, B' v( W- R% _ 世间多少风流佳事,清词丽曲,皆因多情而起;多少云谲风诡,阴晴圆缺,皆因无情而生。一个“情”字,颠倒众生。去涉及这种能够覆天盖地的大题目,有个好处是随便往哪个方向讲两句都出不了边,坏处是再怎么使劲,恐怕也难有什么“新”意吧? $ m! r8 i8 i1 W3 c) q8 m
( b1 q t6 n9 J% p7 I4 p6 m
《牡丹亭》是一本有“毒”的书
# J: \, b3 T) E* v0 M* p2 k, Y" G# ~
我无意在此危言耸听,随便抽出点资料就足以证明。自《牡丹亭》问世以来,不知天下有多少女子,为此感慨缠绵,曲惊芳心。甚或摄魂夺魄,幽怨而终。
2 I+ C( [& `( ^ H: s3 w
: Q+ d7 f9 _2 |# A3 i* r 明代娄江有个叫俞二娘的青年女子,得到了《牡丹亭》一口气把它看完了。说:“凡是书必以达意为上品,但自古以来的作者多不能尽意而出。假如生不可死,死不可生,都不能算达意之作,唯有汤临川这本书才是达意之作。”因为共鸣,她在“惊梦”一折中注道:“我睡觉时也常常做梦,而在梦中也往往能见到平时所看不到的东西。丽娘所梦,我也曾梦见过。”本打算拿了这些心得和批注去拜见汤显祖,未料她入戏太深,悲伤过度,等不及先走了。汤显祖就此替她赋诗写序,“娄江女子俞二娘,秀慧能文词,未有所适。酷嗜《牡丹亭》传奇,蝇头细字批注其侧。幽思苦韵,有痛于本词者,年十七惋愤而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