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艺术中国 “抽象艺术”这一名词我们并不陌生,它自登陆中国艺坛之日就迅速地辐射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我们周围的环境也几乎同时被抽象的事物所包围:漫步于城郊,你会不时地发现造型抽象的现代建筑群落;嬉戏于繁华的街区,充斥你双眼的是印有形形色色抽象图案的服装饰品;甚至广告招牌也不乏抽象风格的设计……但令人惊奇的是,我们对这些抽象的广告和物品欣然接受的同时,却把抽象绘画拒之于千里之外!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受众对抽象艺术缺乏审美欣赏和艺术理解?抽象艺术还要经历多少认知历练才能获得广大受众的认可?拨开这些困扰着抽象艺术的重重迷雾,让我们直接地去感受大师笔下那激情奔涌的热烈、如鼓如舞的律动、恣意率性的强悍、天真自然的拙朴、神秘莫测的深邃和酣畅明快的图案吧!
抽象艺术是20世纪典型的艺术形式,虽然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却仍不是普及的艺术形式,它就像喜马拉雅山――离我们太远,难以入门而晦涩神秘,这一点东西方遭遇着同样的困惑。为解其惑,本文分别从思维模式和心理误区来剖析造成抽象艺术陷入接受瓶颈的两大壁垒。
模仿可谓是人类最古老、生命力最强的思维方式,可以说是创造的摇篮。它与具象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人类最本能的“具象思维”。正是囿于人们头脑中的具象思维模式致使广大受众难以接受抽象艺术。自原始社会伊始,模仿就成为人类生存最有效的手段,对于现实事物的形似逼真的追求,造就了一套完备、严谨的具象思维体系。它实际也成为人们衡量品评艺术作品的一把价值标尺,尽管在美术史甚至人类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却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真理,对于研究写实绘画以外的领域,它显得如此无力,甚至成为了阻碍艺术创新的绊脚石。艺术的奇葩已不再是具象一统天下,思维的领域也该重新建构。抽象艺术是“向着音乐的情态”发展的艺术,它提供了一套新的观念和价值体系。欣赏评价一件抽象艺术作品就像我们聆听一首音乐一样,你不必去计较它是否再现了自然中的某些声响,无需理会繁琐的乐理知识就能体味旋律中的情感。抽象艺术也正是依靠这种“音乐思维”使受众沉浸在美妙的形色之间:形式在对抗中展现平衡,色彩在冲突中实现和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