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北京晨报 “一~障目,不见泰山”。“~”字的发展,从古至今有三段,ァ⑷~、叶,前两个皆有所本,唯有最后一个不知所谓。
“~”本指草木之末,《说文》云:“~ ,草木之 也”。最早的是“ァ弊郑甲骨文是“木”上三个圈,意思是长满树的圆片,金文中将上面的圆圈改成枝杈状。
“ァ弊趾罄闯晌专用词,表示“世代”,或者记载族谱的木片,于是在原字上加草头,另造“~”代替。今天用的“叶”也非新字,篆文中即有,读“xié”,从“口”,从“十”,“十”是多,表示众口同声。同“协”,也同“谐”,比如“叶韵”,《旧五代史》“股肱叶谋,爪牙宣力”,不过这个意思今天已经不用,被“谐”替代。
简化字中的“叶”,是“叶”、“~”同用,并不合理。“~”本是自然,“叶”则是人力,《诗经》云:“枝叶未有害”,害之者人也,以人力害自然,本也是人的劣行。
别水/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