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华文教学通讯 中国古人很早就注意天象了。
“天(tiān)”的本义是头顶,后来意义演变为指人们头顶上的天空。
天空都有些什么呢?
太阳是我们肉眼能见到的最大的天体,太阳给我们光和热。中国古人称太阳为“日(rì)”。
“日”的古字形,就像太阳的形状,其中的小点表示太阳是一个发光体。中国古代有一个“后羿射日(hòuyìshèrì)”的故事。传说天上曾经有十个太阳,大地酷热,人们无法正常生活。有个叫后羿的英雄就射下了九个太阳,人们终于可以过上正常的生活了。
太阳升起来,表示白天的到来,太阳落下,表示白天的结束,所以,“日”除了表示太阳以外,还可以表示“白天”,比如“日日夜夜”。后来,“日”还表示一昼夜的时间。比如“今日
(jīnrì)”、“明日 (míngrì)”。
“日”可以做偏旁,组成其他的汉字。由“日”所组成的字,大多数都与太阳有关。比如:“旦(dàn)”的本义是太阳刚刚从地面升起,表示“天亮”。“春(chūn)”的甲骨文字形中,有草,有太阳,还有一个“屯(tún)”。春天阳光很温暖,草木生长茂盛,“屯”就像是小幼苗刚长出来的样子,阳光、草木、幼芽一起表示了春天的特点。
夕阳西下,天黑了,月亮出来了,中国古人观察到月亮按照一定的周期由缺到满再到缺,如果采用满月的圆形来造“月(yuè)”字,就与“日”的字形难以区别,所以古人选择了月牙的形象。月亮的圆缺变化周期大约是29天到30天,所以后来人们就用“月”来表示这一段时间。一年有十二个月。
由“月”组成的字大多都与“月亮”或者“光明”有关。如:“朝(zhāo)”左边的上下两部分都是“草”,中间是太阳,右边是月亮,表示太阳从草中升起来的时候,月亮还没有落下。所以“朝”的本义是清晨。
“夜(yè)”,是表示从天黑后到天亮前的那段时间。“夜”的古文字形中间像站立的人,右边表示月亮。我们从“夜”字就可以想到有月光的那段时间。
除了太阳和月亮,其他的天体中国古人都称为“星(xīng)”。
“星”指在夜晚的天空里闪闪发光的天体。在中国古代,“三” 表示众多。古文字中,“星”字上边是三个小圆形,表示天上星星数不清。
气象是丰富多变的。中国古人是怎样用汉字表示气象的呢?
古文中的“雨(yǔ)”字将下雨时的情景描写得很清楚。上面的一横表示空中的云层,下边的点写成短竖,表示落下的雨滴。古文字形“雨”都没有使雨点突破云层,几千年前,中国古人用肉眼对“雨”的观察,竟然和几千年后今天科学家观察到的结果一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