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50|回覆: 0

[漢語詞典] 論『焉』字的詞性用法研究綜述(2)

[複製連結]
開元之治 發表於 2012-1-16 10:5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北方教育
洪也認為,『焉』字在先秦時期是一個兼詞,相當於『於是』。因為『焉』一般用於句末,兼有語氣詞的作用,但也不能把它看作是一個單純的語氣詞。西漢以後,『焉』字逐漸虛化為語氣詞,但虛化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在多數情況下,『焉』的兼詞和語氣詞作用還是同時存在的。如:   
  今遊俠,其行雖不軌於正義,然其行必果,……蓋亦有足多者。(史記・遊俠列傳)   
  武帝即位,舉賢良文學之士前後百數,而仲舒以賢良對策焉。(漢書・董仲舒傳)   
  吾又懼其雜也,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其皆醇也,然後肆焉。(韓愈【答李翊書】)   
  前兩例『焉』仍兼有『於是』的意思,最後一例可看作純粹的語氣詞。   
  許嘉璐也認為語氣詞『焉』字由指示代詞『焉』字演化而來,所以它有鋪張指點的意味。這與語氣詞『耳』『而已』的限止作用是正好相反的。   
  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戚戚焉。(孟子・梁惠王上)   
  季恆子穿井,獲如土缶,其中有羊焉。(國語・魯語下)   
  語氣詞『焉』有時也表延宕,如:   
  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莊子・秋水)   
  『焉』也作詞尾,用同『然』,如:   
  眷焉顧之,潸焉出涕。(荀子・宥坐)   
  許認為『焉』字又用於表示承接,是連詞的用法,可今譯為『就』『這就』『於是』,如:   
  若赴水火,入焉焦沒耳。(荀子・議兵)   
  乃告舟備具於天子焉,天子焉始乘舟。(呂氏春秋・季春紀)   
  何樂士、王克仲認為『焉』字有五種詞性:代詞、連詞、副詞、語氣詞、助詞。   
  代詞用法用在形容詞、動詞後,可理解為『於是』,其中的『是』代人、事物或處所。用作疑問代詞,在動詞之前,多用來代處所,可譯為『在哪裏』『從哪裏』。這些是一般都承認贊同的用法,這裏不再舉例。用在動詞後作賓語,可譯為『他』『它』。如:   
  信則人任焉(論語・陽貨)   
  曰:『狗猛則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韓非子・外儲說右上)   
  用作連詞,用於複合句後一分句之首,承接上下文,表示在上面所說的情況下如何如何,可譯為『於是就』、『就』等。如:   
  必知亂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亂之所自起,則弗能治。(墨子・兼愛上)   
  君為政,焉勿鹵莽!治民,焉勿滅烈!(莊子・則陽)   
  用作疑問副詞,大多表反問,可譯為『何必』『哪』『哪裏』『怎麼』『怎』。如:   
  焉有君子而可以貨取乎?(孟子・公孫丑下)   
  吳人焉敢攻吾邑?(呂氏春秋・察微)   
  何、王對『焉』作語氣詞的用法總結的比較全面:   
  用在句末,用來加強語氣,可譯為『了』『呢』,如:   
  王笑曰:聖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春秋・內篇雜下)   
  我二十五矣,又如是而嫁,則就木焉。(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用在句末,與句中的疑問詞相呼應,表示疑問的語氣,也有『焉為』連用的,可譯為『呢』,如:   
  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則焉?(孟子・梁惠王上)   
  問曰:『榮體變為枯體,枯體即是榮體,絲體變為縷體,縷體即是絲體。有何別焉?』(梁書・儒林・范縝傳)   
  用在句中,大多位於複合句前一分句之末,表示語氣上的停頓,同時表示句子未完,有表示假定或提起下文的語氣,可不必譯出。如:   
  是故張軍而不能戰;圍邑而不能攻;得地而不能實。三者見一焉,則可破毀也。(管子・七法)   
  心不使焉,則白黑在前而目不見,雷鼓在側而耳不聞,況與蔽者乎?(荀子・解蔽)   
  『焉』與其他語氣詞連用,如『焉耳』『焉哉』『焉矣』『焉耳矣』『焉耳乎』,如:   
  嗜酤酒,好謳歌,巷游而鄉居者乎?吾無望焉耳!(大戴禮・曾子立事)   
  已焉哉!天實為之,謂之何哉?(詩・邶風・北門)   
  戰而勝,則無以加焉矣。(戰國策・東周策)   
  子游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論語・雍也)   
  何、王還列出了『焉』作助詞的兩種用法:   
  用在形容詞之後,表狀態。可譯為『似的』『然』『如……狀』,如   
  是事小敵脆,則偷可用也;事大敵堅,則渙焉離耳。(荀子・議兵)   
  忽焉自有,U爾而無。(梁書・儒林・范縝傳)   
  五步一樓,十步一閣……盤盤焉,鎇桑蜂房水渦……(古文觀止・阿房宮賦)   
  用在名詞、動詞或形容詞之後,表示類屬。可譯為『之類』『等』。如:   
  彼國錯者,非封焉之謂也,何法之道,誰子之與也。(荀子・王霸)   
  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導而上下也。(韓昌黎文集・原性)   
  後一個例子中『善焉』的『焉』是代詞,作『善』的賓語。   
  綜上,『焉』字的詞性歸屬,王力認為它是指示代詞兼語氣詞、疑問代詞,而連詞的用法不常見;董希謙認為焉是一個介代兼詞、語氣詞;洪城玉認為它是一個疑問代詞、兼詞、語氣詞;許嘉璐在承認焉是指示代詞、疑問代詞、語氣詞的同時,提出了連詞的用法;何樂士、王克仲則提出了『焉』是指示代詞、連詞、疑問副詞、語氣詞、助詞。這樣看來,『焉』字代詞、語氣詞、兼詞的詞性是被大家們所認可的。疑問副詞、連詞、介詞、助詞說是有分歧的,而這些往往都是從前面詞性中分化或是演化而來的,即說明了對『焉』字的深入研究,也預示着我們還要繼續研究探討,才能夠確定下來。  (作者:宋媛媛 )
     
  【參考文獻】   
  [1]王力. 古代漢語[M]. 北京: 中華書局, 1981.   
  [2]董希謙. 古漢語簡明讀本[M]. 北京: 書目文獻出版社, 1984.   
  [3]洪成玉. 古漢語教程[M]. 北京: 中華書局, 1990.   
  [4]許嘉璐. 古代漢語[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5]何樂士,王克仲. 古漢語虛詞通釋[M]. 北京: 北京出版社, 1985.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