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25|回復: 0

[快乐汉语] “汉奸”一词的来历考证:最早是指改嫁的女人(2)

[複製鏈接]
裡人 發表於 2010-7-29 11:1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书摘
如果说曹无伤是“汉奸”,那么项伯就是“楚奸”(项羽被封为西楚霸王)。可是两人的命运却大相径庭,此后项伯仍然陪着项羽出生入死,直至垓下之战,项羽自刎乌江。刘邦平定天下后,封项伯为射阳侯。此时的败军之将项伯,大概再也没有勇气提起结亲的话题了。  


    曹无伤和项伯两个“奸细”最终命运的对照,同样显现出刘邦和项羽个人性格的对照:刘邦心狠手辣,项羽妇人之仁;刘邦当断则断,项羽犹豫不决。曹无伤向项羽出卖情报,只能说曹无伤看错了人,就像周作人看错了日本人一样。


    第二个“汉奸”是中行说。不过中行说的“汉奸”身份不是出于自愿的选择,而纯粹是被逼成的。


    中行说是汉文帝的宦官,汉文帝派遣中行说护送公主去匈奴和亲。按说这是一项光荣的政治任务,不是汉文帝的亲信还揽不到这项美差呢,公费旅游外带还能收到匈奴的回扣,何乐而不为?可是中行说这个宦官偏偏很有个性,生平不爱旅游,就以这个借口推辞。汉文帝认为中行说是燕人,生长朔方,熟知匈奴情状,派他去本来也有窥探匈奴虚实兼收集情报的任务。一看中行说这么倔强,汉文帝也来了脾气,坚决不肯换人,定要中行说走这一趟。中行说胳膊扭不过大腿,只好悻悻起程,临行前私下对人说:“我本来不想去,非要逼我去,可别怪我将来当’汉奸’。”听到这句话的人都一笑置之,心想你不过只是一介阉人,能成什么大气候?大言不惭罢了。


    众人暧昧的表情更加激怒了中行说,中行说暗暗发誓一定要在匈奴混出个样子来。虽然身为男人的本钱被阉了,可心还是一颗中国心;如今这颗中国心的尊严受到了伤害,就会变质给你看。
    一到匈奴,中行说就投降了老上单于,成为单于的亲信,开始兑现他的誓言了。


    匈奴与汉和亲,汉朝赠给匈奴许多缯絮(丝织品)和食物,匈奴苦寒之地,又是游牧民族,哪里见过这些精致的衣服和可口的食物,所以上上下下都非常喜欢。中行说却进谏说:“匈奴的人口比不上汉朝的一个郡,但是匈奴之所以强大,独霸一方,是因为衣食都和汉不一样,不需要依赖汉朝供给。现在单于您变更旧俗,爱穿汉朝的衣服,爱吃汉朝的食物,长此以往,恐怕汉朝的物品输入匈奴不过十成中的一二成,就足以使匈奴动心降汉,都要变成’匈奸’了。”


    单于和众人对这番危言耸听都将信将疑,中行说便举例说明:“穿上汉朝的丝织衣服,骑马在杂草和荆棘丛中奔驰,衣裤全都挂破了,哪里比得上我们的毡裘耐用?汉朝的食物虽然精致可口,哪里比得上我们的乳酪方便美味?”中行说自从爱上“汉奸”这一行当之后,模范遵守这一行当的职业道德,开口闭口“我们”、“他们”,彻底说服了众人,从此放弃了汉朝的衣食。


    汉朝皇帝和单于所通的书简,历来长一尺一寸,上面写着“皇帝敬问匈奴大单于无恙”的字样,然后才记载着赠送的物品和言语。中行说教单于回复的书简,定为一尺二寸,所加的封印都比汉简宽大,称呼也傲慢得很-“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单于敬问汉皇帝无恙”,然后才记载着赠送的物品和言语。样样都要压倒汉朝。


    汉朝的使节看不惯匈奴和汉朝不一样的风俗制度,中行说就出面组织大专辩论会,并且亲自上阵,作为反方首席代表和汉使辩论。


    汉使指责匈奴不尊重老年人,中行说批驳道:“按照汉朝风俗,征兵出发时,父老岂有不置办衣食,欢送子弟的?匈奴素来崇尚攻战之事,老弱不能上阵打仗,因此才把优渥的衣食供给给少壮子弟,这样才能打胜仗,这是保家卫国,怎么说得上轻视老年人呢?”


    汉使又说:“匈奴父子都睡在一个帐篷里。父亲死了,儿子娶后母为妻;兄弟死了,娶兄弟的妻子为妻,逆天乱伦。也没有冠带之类的服饰礼制,又缺少朝廷上的礼节。”


    中行说批驳道:“匈奴的风俗是吃牲畜的肉,喝牲畜的乳汁,穿牲畜的皮毛衣服。放牧的时候要随时转场,才能保证牲畜按时吃草喝水。所以战事紧急的时候人人都练习骑射,战事缓的时候人人享受和平生活。人们的约束既轻,生活也就简便易行;君臣关系简单,国家事务再繁杂,也像一个人的身体一样好使。哪像你们中国,虽然自称礼义之邦,君臣之间却相互猜忌;而且大量使用劳力去修筑宫廷楼阁,以至耗尽民力。老百姓耕种本来是为了衣食丰足,建造城郭本来是为了保护自己,可是这样一来,战事紧急的时候没有时间练习攻战之事,和平的时候又不能休养生息,还要出劳力。至于匈奴的风俗,父子兄弟死,娶他们的妻子为妻,是为了保全种姓。因此匈奴虽然伦常紊乱,但是一定要立本宗族的子孙。哪像你们中国,虽然遵守伦常,可是亲属关系疏远的时候就互相残杀,竟而至于改朝易姓。你们这些只会在土屋里生活的汉人,还有什么可说的!不过尽是些衣冠禽兽而已!”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