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山東商報
考古人員介紹整個槨室的構成
墓室南邊箱內出土的銅器表明紀王崮古墓的高規格
考古人員進行測繪
隨著考古發掘的深入,還會發現更多的文物,紀王崮春秋古墓的墓主人也將隨著下一步槨室的打開而揭開神秘面紗。但墓主人到底是哪國國君?是男是女?出土器上的銘文具有什麼意義?如此等等,都是紀王崮春秋古墓發掘的待解之謎。
本版撰稿 記者 任秀芳 攝影 記者 傅琪媛
謎團之1
墓主人會否是
諸侯國國君?
根據史料記載,紀國是西周初年分封的諸侯國之一。都城在今壽光縣境內,西與齊國相鄰,東與萊、夷、杞(初在河南境內後遷至此)等國相鄰,東南與莒相鄰,西南與魯相鄰,公元前690年被齊國所吞併。紀國是一個小國,在西周春秋的舞台上無足輕重,所以少見記載。但紀國和魯國毗鄰,又和魯國交好,故在【春秋】一書中對紀國有些介紹。關於紀國的記載從【春秋】和各地出土的紀國青銅器可以窺見一斑。
紀國與齊國戰爭,【春秋左傳】載『紀侯不能下齊,以與紀季。夏,紀侯大去其國,違齊難也。』據專家們介紹,這裡說『大去』,肯定不是紀王一人獨自離去,當是除了紀季外的大多數紀王族人。
紀王及族人到底去了哪裡,史料沒有載。其中一部分,也就是紀王之弟紀季留在@(xī),齊改@邑爲安平。戰國時,田單被封爲安平君,現在淄博有安平故城。1969年在山東煙臺南郊發現一座春秋早期墓葬,從青銅器上的銘文看器主爲紀侯之弟。煙臺近於萊國,墓主人可能是由紀國遷到萊國的,我們可以假想紀王的一個弟弟逃到了這兒。紀障邑(在今山東省莒南縣東37公里處的安東衛)原爲紀之故國,後來紀遷至今山東壽光,其故國遂爲紀障邑而屬於莒,紀王的一部分族人逃回老家的可能性也比較大。
本次考古發掘項目的顧問、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考古系教授任相宏認爲,該墓葬爲春秋時期國君級,但這個國君或國君夫人是哪個國家的,卻有N個選項。選項一,邛國國君,目前發現有銘文的文物有兩件,一件銅盂有33個銘文,一件鼎有25個銘文,其中一件可以判斷爲邛國所做,另一件是南方的國家所做;選項二,紀國國君或國君夫人,無論是年代、規模等與紀國相符;選項三,齊國國君;選項四,莒國國君。『每一個選項都有可能,都很難說,需要更多的實物和資料證實。』任相宏說。
據清道光七年【沂水縣誌・輿地】載:『紀王崮相傳紀子大去其國居此,故名。』山東省文物局原副局長、山東省考古所研究員王永波說,假如說這個墓就是紀王墓,如果發現不了居住遺址區,僅僅是一個墓區,民間的傳說不成立。考古最講究實證。這地域基本在古代的莒國域內,民間傳說只能作一個傳說,要研究怎麼印證。
謎團之2
墓主人是男是女?
據了解,此次春秋古墓的發掘出土了媵(yìng)器,樂器,還有兵器。據專家介紹,兵器和禮器一般是男主人的陪葬品,媵器爲女主人陪葬品,但此次既有媵器,又有兵器和樂器,墓主性別也很難確定。
王永波告訴記者,目前槨室還沒有打開,還不知道遺骨保存得怎麼樣,如果保存較好,根據頭骨和遺骨就可以判斷男女,如果保存不好,則需要專業的體質人類學專家進行鑑定。
據了解,由於出土文物中有來自邛國的文物,而出土的媵器又是嫁女的陪嫁器皿,因而有人猜測墓主人可能是女的。王永波認爲,作出這種推斷還操之過急。他說,媵器是古代嫁女的陪嫁器,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家嫁女兒就要做一些媵器,但這並不代表墓主人就是女的。媵器的獲得也許是靠戰爭的掠奪,弱小國家請別人保護,請大國『罩著』,將媵器用來送禮等都有可能。
謎團之3
銘文記載內容是什麼?
在本次出土的文物中,有兩件載有銘文,其中一件銅盂有33個銘文,一件鼎有25個銘文。到目前爲止,這些銘文還沒完全被識別。王永波告訴記者,銘文的內容一般是這件器具是爲什麼做的,是誰做的,內容多是爲祭祀用的。有銘文的陪葬品,也是對墓主人規格和級別的一種證據。
任相宏教授告訴記者,根據他的研究,可以初步判斷,一件有銘文的文物爲邛國所做,另一件也是南方國家所做。這些出土的大量精美的器物及銘文,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科研和藝術價值,對周代歷史和相關研究都具有重要意義,由於出土的銅器還沒有完全清洗,上面的文字沒有完全被識別,銘文仍需要進一步深入的研究。
■ 連結
『天上王城』創意
來自民間傳說
天上王城景區地處沂蒙腹地的沂水縣泉莊鄉,景區就是依託沂蒙山世界罕見的山崮地貌群,以沂蒙七十二崮之首的紀王崮爲中心,以商周時期紀國遷都至此的歷史故事爲主題整合建成的4A級景區,擁有王城文化體驗區、奇崮風貌觀賞區、山崮民俗體驗區、鄉村遊樂場、地下冰宮等五大區域。
據景區負責人介紹,天上王城其實是綜合民意的傳說及史料記載取的名字。據傳說,春秋時期諸侯爭霸,莊公四年,紀侯不敵齊國攻伐,率領群臣去往魯國。紀侯在去魯國的途中發現此崮,紀王見此崮崖壁險峻,易守難攻,兼有可耕之田,可飲之水,遂在此建其第二都城,後世傳爲紀王崮。
受益崮頂特殊的地理環境
2600年古墓未遭盜掘
據考古專家介紹,紀王崮古墓最大的特點是沒有被盜掘,今年1月初,天上王城景區在進行基礎建設時,在墓室北部即車馬坑的北側,挖到一個比較大的青銅器,發掘過程對墓室的北部有所破壞。此前,在1997年和2003年,崮頂的水池修建和擴建對墓室也有所破壞。除此之外,整個古墓除了自然腐朽,幾乎保存完好。
據了解,我省的臨淄漢墓及曲阜的有關大型墓葬基本都被盜過。爲什麼這個建於春秋時期的墓葬經歷了2600年的歷史長河沒有被盜掘?
據專家們分析,這是得益於墓葬建於地勢較高的崮頂,在天上王城建成之前,崮上只有一條通到崮頂的小道,人跡罕至,因此沒有受到人爲的破壞。據當地村民介紹,由於紀王崮的地形非常險峻,那時連自行車都推不上去。整個紀王崮當時只有10戶人家,30多口人。
沂蒙素以多崮著稱,故有沂蒙七十二崮之說。所謂『崮』是指山頂呈圓形,峰巔周圍峭壁如削,峭壁下面坡度由陡到緩,像戴著平帽子的山,在地貌學上被稱之爲『地之神秀,山之驕子』。沂蒙山區是在中生代侏羅紀晚期的燕山運動和新生代第三紀的喜馬拉雅運動形成的。在這兩次地殼運動中,由於岩石沿著斷層垂直錯動,形成無數地壘式的斷塊山。經過幾百萬年的風化侵蝕,逐步演變成爲主峰向外,逐級降低,石灰岩覆蓋的『方山』地形,就是現在的崮。崮,也因其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峻地勢成爲兵家的必爭之地。而紀王崮就是七十二崮中面積最大的,被稱爲七十二崮之首。
來源:山東商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