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光明網理論 何炳棣先生的分析有助於證實以上看法:『宋代官方的記載沒有清楚講明占城稻生長所需時間。關於它最初的成熟期,長江下游地區一些宋元地方志說法不一。例如1202年修的【會稽志】(即今紹興)證實道:「凡占城,土人謂之金成,不知何義也,一名六十日。」(註:卷十七,頁1)但是,這條資料以及一些其他類似的資料必須謹慎引用……例如1223年修的浙江沿海中部的台州地方志,提到當時最早熟的品種「六十日」時,謹慎地說:「占城(稻)……至今土俗謂之百日黃。」(註:【赤城志】,1332年修,1923年重刻本,卷四,頁3)……通過自然變種(註:參閱揚波斯基:『Rice II Rice Grain and Its products』。wallerstein Labo― ratories Communictions VII,no.2)和對新品種的人工篩選,在十一世紀和十二世紀間,中國南方農民已經培育了只有六十天就成熟的品種和極有利於擴大稻作區的品種。』『至今能確定的,直至
南宋(1127―1270)末期,早熟品種似乎只在浙江、江蘇南部、福建和江西傳播得廣些……在江西也廣泛種植占城稻。正如十三世紀初的一位官員所記載:「豫章所種,占米爲多,有八十占,有百占,有百二十占。」(註:吳泳【鶴林集】卷三十九【隆興府勸農文】)』[46]
從何先生所引用的材料看,即使謹慎地估計,也不能否認占城稻已在江蘇南部、浙江、江西種植,通過自然變種和人工篩選,占城稻及其他品系早熟稻的生長期已縮到六十日或八十日,並非都是百日。
近人關於北宋仁宗至神宗時廬陵太和人曾安止的【禾譜】研究成果也可以說明北宋江西的中南部(今吉安泰和盆地)水稻的早熟品種已在民間推廣。【禾譜】的殘卷記載:早禾秈品:稻禾、赤粘禾、烏早禾、黃谷早禾、歸生禾、六月白禾、黃菩蕾禾、小赤禾、紅桃仙禾、大早禾、女兒紅禾、住馬香禾、早稻禾、早占禾。
早禾糯品:稻白糯、黃糯、竹子糯、青稿糯、白糯、青風糯、黃梔糯、赤稻糯、烏糯、椒皮糯、早糯禾。
晚禾p品:住馬香米、八月白禾、土雷禾、紫眼禾、大黃禾、密鵒禾、矮赤p禾、稻禾、黃膠禾、白園禾、禾、晚占禾、再生禾。
晚禾糯品:黃梔糯、矮稿糯、龍爪糯、馬蹄糯、大椒糯、白糯、大烏糯、小焦糯、大谷糯、青稿糯、骨雷糯、竹子糯。
尹美祿同志指出:『當時泰和能有這麼多的水稻品種,足以說明與當時泰和的水稻栽培的高度發展是分不開的。』[47]從這五十個早晚稻品種看,可以證明通過自然變種與人工篩選,水稻良種已不斷增多。其中占城系即分成赤米占禾、早占禾和晚占禾三種。早熟品種也增加,『六月白禾』與『八月白禾』即屬早稻與晚稻的早熟品種,成熟期明顯提前。
綜上所述,宋代江南的水稻品種經過自然變種與人工篩選、引種、推廣已經多樣化,早熟是人們選種的一個目標。在北宋中期,早稻至少有六月(農曆)收穫的品種,晚稻至少有八月(農曆)收穫的品種,成熟期縮短到一百天左右,這樣在江西吉泰到福建北部(約北緯26°)一線出現了早晚稻連作的可能。至南宋,早熟稻種植北移至江蘇南部、浙江西部、江西中部與北部、湖南中部與北部(北緯28°~32°之間),種植雙季稻就可能在這些地區出現。至於北緯26°以南的嶺南、閩南地區種植雙季稻已有公論,不必細說。
宋代雙季稻的種植問題從史實來說,還是不夠豐富和有力的,尚待進一步發掘充實。從節氣安排上看主要有稻稻、稻麥、麥稻等複種制。稻稻即雙季稻,如福州『瀕海之稻歲兩獲』[48],再如同緯度的江西吉泰盆地可能種植雙季稻,或在北緯28°―32°之間的個別地區亦有可能種植,不過範圍不大。稻麥即一稻一麥兩熟,『吳中地沃而物伙』,『其稼則刈麥種禾,一歲再熟』[49]。刈麥種禾,至九十月又是刈禾種麥,如此反覆。因爲宋時南方已普遍種麥了,這種晚稻冬麥連作已屬普遍現象。
所以總的說,王曾瑜同志的論點是有根據的,若有可商之處,就是不能排除除閩廣外的江西、江浙個別地區因推行早熟稻品種而有可能種雙季稻。但從江浙、江西及福建的多數地區來說,品種、地力諸條件都不具備種植雙季稻的觀點還是比較客觀的。
宋代間作制度已受人注意。間作在麥、桑、麻與蔬菜、豆類之間有可能。真德秀【再守泉州勸農文】說:『豆麥桑粟,麻芋蔬菜,各宜及時,用功布種。』[50]如果麥稻與豆類、蔬菜,或桑、粟與豆類、蔬菜,或麥與桑,或桑與麻,或水果與其他作物在季
節上有互相交叉時,他們有可能間作,這種間作就是套種,增加了單位面積產量,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宋代最引入注目的間作是茶桐間作。『茶宜高山之陰,而喜日陽之早』,如果茶桐套種,桐樹可以替茶樹遮陽保溫。『桐木之性與茶相宜,而又茶至冬則畏寒,桐木望秋而先落;茶至夏而畏日,桐木至春而漸茂,理亦然也』[5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