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中國傳統文化網 8、結語
縱觀古代農作物的種植種類,總的來看是從多到少然後又到多的趨勢。先是上古時代的只要能吃而無毒植物就種(即『百穀』),到有選擇地種植宜種多產的數種作物(即『九穀』、『六穀』、『五穀』),然後又對原種植作物不斷進行選種和品種培育,並引入外來作物,使栽培作物得以進一步豐富和發展。期間,國家政策對於農作物種類抑或品種的推廣可以起到巨大的作用。了解古代的農作物及各種作物品種的推廣過程,可以弄清今日所種作物的來龍去脈,為今後的作物品種培育和推廣提供幫助,並對今人的農業生產起一定的指導作用。
參考書目:
1、河北省文物管理處等:【河北武安磁山遺址】,【考古學報】1981年3期
2、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河姆渡遺址第一期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78年1期
3、【今日早報】2005年12月30日
4、周耀明、徐傑舜等:【漢族風俗史】(四卷)學林出版社
5、徐旺生:【中國農業的本土起源論】,【中國農史】1994年1期
6、游修齡:【中國稻作史】中國農業出版社
7、許倬云:【漢代農業】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8、李伯重:【宋末至明初江南農業技術的變化】【國學網】2008年9月25日
9、曹玲【美洲糧食作物的傳入對我國農業生產和社會經濟的影響】 【古今農業】2005年3期
【作者簡介】周躍中,浙江省東陽市農科所,研究方向農業技術推廣,喜好古代農業研究。*通訊作者
⑴、河北省文物管理處等:【河北武安磁山遺址】,【考古學報】1981年3期
⑵、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河姆渡遺址第一期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78年1期
⑶、【今日早報】2005年12月30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