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科技日報 加工利用的進步 至遲在戰國時,已從直接用口咀嚼莖稈而吸飲其汁,發展到用簡單工具榨取蔗漿,作飲料或用於烹調、解酒。以後進一步把蔗漿加工濃縮爲『蔗飴』、『蔗餳』和『石蜜』。前兩者仍屬液態糖,後者已是固態糖。漢代【異物志】說石蜜『既凝,如冰,破如博其(應爲博□,即棋盤)』,可知石蜜應是片糖之類的加工品。【西京雜記】曾述及『閩越王獻高帝石蜜五斛』,說明公元前3世紀以前,中國已能生產『石蜜』。湖南省馬王堆一號西漢墓出土的簡牘有『唐(糖)一笥』的記載;出土的竹笥中也有『糖笥』木牌。當時的糖能貯放在竹笥中,說明應是固態蔗糖。
關於砂(沙)糖的產生,歷史上有過長期的爭論。宋代陸游【老學庵筆記】中曾引茂德的話,認爲『沙糖中國本無之,唐太宗時外國貢至,……自此中國方有沙糖』。此後談論中國蔗糖歷史者,多以此爲據,認爲中國蔗糖製造始於唐太宗時代,而製造技術則從當時外國摩揭陀傳入。但另外也有文獻可證,漢代已出現『沙糖』一詞,東漢時引仲景曾用以調製『青木香丸』。南北朝時陶弘景【本草經集注】則有『取(蔗)汁爲沙糖甚益人』的記載。均說明在唐太宗以前中國早有砂糖生產,可能是唐太宗時派人學習摩揭陀的先進位糖技術,使中國砂糖的質量得到了提高。白砂糖的記載,始見於【舊五代史】,【天工開物】則詳細地記載了白糖的生產方法。
冰糖又名糖冰或糖霜,宋代王灼【糖霜譜】認爲冰糖的製造方法是唐大曆年間由僧人鄒某傳授給遂寧蔗農的。宋代冰糖生產已很普遍,而以遂寧地區最爲著名,生產的大塊冰糖重達10~15千克。
中國古代除用甘蔗製糖外,還用來釀酒、造醋、造紙、制香料等。【隋書・南蠻傳】有赤土國『以甘蔗作酒』的記載。利用蔗渣造醋,見於【糖霜譜】中,說明這種利用方式至遲在12世紀以前已經產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