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036|回覆: 0

[古代科技] 無為大堤

[複製鏈接]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0-7-6 16:4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國網
201076164142402.jpg

無為長江大堤位於長江下游北岸,自無為縣西南繞而向東,上至土橋的果合興,下至裕溪閘,全長125公里,為無為、和縣、含山、廬江、舒城、肥東、肥西等七縣,以及巢湖市、合肥市人民的生命財產和淮南鐵路等交通幹線的防洪屏障。

    無為大堤歷史悠久。無為、和縣沿江一帶,宋代築圩墾殖,明代堤工漸多。於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無為大堤形成雛形,是將沿江各圩聯成四段,上起青崗寺16里,下至裕溪河雍家鎮,長211里,形成了無為一線長堤的雛形,名『鼎修全壩』。但由於江岸崩坍,江道變遷往往長達20餘里,於是退建江堤或改變堤線非常頻繁。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無為大堤防洪能力很低,稍遇大汛,即潰堤成災。1954年大堤安定街潰口,保護區的9個縣、市全部受淹,受災面積28.5萬hm2,受災人口500多萬人,糧食減產63.2萬t,人民財產損失極其慘重。大堤縱跨銅陵、黑沙洲和蕪裕3個河段,河道長度為143.5km,河道平面形態複雜,工程地質條件較差,河勢變化較大。大堤外灘一般寬200m~1000m,最寬達9km,局部堤段外灘在200m以內,近75%的堤段堤外築有民堤,絕大多數堤段主要靠民堤擋水。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國家對無為大堤進行了除險加固,特別是1983年以來,對大堤進行了加固處理,截止1999年底,共完成土方填築2276萬m3、錐探灌漿120km、干砌塊石11.9萬m3、拋石92.7萬m3、涵閘加固80座、防汛公路114.5km、通線路178.6km、房屋拆遷24.2萬m2、徵用護堤地109hm2,使大堤的防洪能力得到較大的改善。

    截至1999年底,大堤堤頂高程已超過設計洪水位1.5m~3m。大堤上游丘陵區10.1km堤段堤頂寬度6m,外坡1:3,內坡1:4;下游平原區堤防堤頂寬度5m~14m,外坡為1:2.5~1:4,部分堤段內坡設有頂寬3m~5m的壓浸台,平台以上堤坡為1:2.5~1:3,平台以下為1:3~1:5。在總長度9.5km的3個重點堤段堤內回填寬30m~40m、厚1m~2m的壓滲蓋重,堤外回填寬50m~65m、厚1.5m~2m防滲鋪蓋。大堤所處河段河道護岸工程長度44.2km。大堤沿線建有各類穿堤建築物44座。


    1998年長江發生僅次於1954年的全流域性特大洪水,大堤經受了嚴重考驗,沒有決口,但出現大小險情數十處。根據1999年~2000年的地質勘探成果分析,大堤的抗滲穩定性仍顯不足,岸坡沖刷破壞依然存在,沿線穿堤建築物存在不同程度的病險隱患,大堤的防洪能力與保護區的防洪要求仍有一定差距。為了確保保護區人民的生命財產和安全,按照堤防設計規範,仍需對堤頂高程不夠的堤段進行加高培厚及基礎防滲、堤身隱患處理和穿堤建築物及其與堤身結合部位進一步進行加固。


    如今的無為大堤象一道天然屏障,又象一條巨龍橫臥在長江北岸。軍二路貫穿大堤土公祠至二壩段33公里,沿堤有鳳凰頸大站、土公祠、蛟磯廟、鐵路通道等建築和古蹟。


    如今的無為大堤保護面積4520km2,保護着無為、和縣、廬江、含山、肥東、肥西、舒城及合肥市、巢湖市等7縣2市的600多萬人口、28.5萬hm2耕地及交通、電力、軍工等重要設施的防洪安全。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