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176|回覆: 0

[古代科技] 中國古代農業史的分期和特點(8)

[複製連結]
家鄰 發表於 2007-9-21 16:2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網絡
(三)

  鑑古知今。研究我國古代農業的特點和發展規律,有助於正確地確實實現中國式的農業現代化應走的路。越來越多的同志認識到,實現中國式的農業現代化必須繼承和發揚我國農業精耕細作的優良傳統。這並不是因爲什麼人突然發思古之幽情,產生愛古董的癖好。這是因爲精耕細作符合我國的國情,有它存在的現實依據,因此,它仍然是有生命力的,是不以人的主觀意願爲轉移的。上文說過,我國傳統農業技術體系和生產結構是在一定的社會經濟和自然條件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和那時相比,現在社會經濟制度變了,民族關係改觀了,但自然條件基本沒有改變,人多地少的狀況有增無已,那時形成的技術體系和生產結構許多方面並未過時,尤其是人口眾多、耕地相對不足,是現今我國國情的基本特點之一。十億人口吃飯的問題仍然是擺在我國面前的一個迫切問題,離開這個問題談農業現代化只能是空中樓閣,在不存在大規模擴大耕地面積的可能性的情況下,依靠精耕細作提高單產成了解決問題的基本途徑。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國農業現代化必須與精耕細作的優良傳統相結合。

  在我國的傳統農業中,有許多值得學習和繼承的東西,概括起來,主要是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高度用地與積極養地相結合。儘量提高土地利用率,是我國古代農業的基本要求和發展方向,一整套農業技術是圍繞著這個基本點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在連作制基礎上,我國人民創造了豐富多彩的輪作複種和間套作的形式,這不但在相當程度上解決了土地不足的困難,而且在對太陽光熱的利用上也是比較充分和合理的。我們今天還要堅持多熟種植和合理的間套作。這樣做會給農業機械化帶來一定困難;但如果貪圖機械化的方便而取消多熟種植和間套種,只能帶來災難性的後果。我國古代人民對土地利用很充分,但並不是掠奪性的,他們很注重補充和培肥地力。主要方法一是施肥(主要是各種有機肥),二是耕作(改善土壤的物理結構),三是生物措施(主要是合理的輪作換茬)。在這些方面都達到了世界古代農藝的高峰,所以中國耕地種了幾千年而沒有種壞(從基本方面說),被外國人視爲奇蹟。

  二、合理利用自然界和農業本身的物質循環,開展多種經營。在這方面,我國古代農民有許多出色的創造。例如利用秸稈、糠麩等農副產品作爲牲畜飼料,同時又充分利用牲畜糞便肥田,農牧結合、互相促進。又如江南的某些地區合理而巧妙地安排大田力水面的生產,把種桑養蠶、池塘養魚、大田種植糧食和經濟作物,以至養羊養豬等生產環節緊密地結合真情爲,互相利用產品,形成合理的人工農業生態系統。中國古代農民還十分重視對農副產品的綜合加工利用。這些做法符合自然界物質循環和能量轉化的規律,因而比單一經營能更有效更合理更充分地利用自然資源。我國農業能在有限土地上養活眾多的人口,也是與此有關的。

  有人把我國古代小農經營的農業說成是『單一經濟』,而且這種『單一經濟』是各種壞事的根源,這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我國古代農業是以種植業爲主、農牧結合、多種經營的綜合經濟。同樣而積的土地種糧比放牧能養活更多的人是顯而易見的。況且我國古代農民還在種植業的基礎上發展多種經營。使自然資源獲得充分的利用。因此,這種生產結構是有其經濟上的合理性的。游牧民族我次入侵中原而不能改變這種生產結構,證明它是符合我國社會經濟條件和自然條件,在我國這塊土地上深深紮根的。我國農牧分區也是基本上符合我國具體的,後來發生了一些偏頗,農牧關係出現了某種不協調。解決的辦法不是實行『以牧爲主』。在農區,應該在繼續發展種植業的基礎上,利用可能的條件加速畜牧業的發展。在牧區,我不贊成不顧具體的自然條件盲目地把牧場改爲農田。但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游牧經濟或單一的畜牧業是一種不穩定的脆弱的經濟。在牧區有條件的地方應該發展爲畜牧業服務的種植業,使畜牧業建立在更穩固的基礎上,同時應以適當的方式建立農區和牧區之間合理的經濟聯繫。

  三、克服不利自然條件的抗逆措施。上文已經說過,我國精耕細作的技術體系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長期和不利的自然條件鬥爭中掌握了客觀規律的結果。其中一整套因時因地制宜進行耕作和栽培的措施,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我國自然條件的深刻認識,是極其珍貴的傳家寶。例如北方旱地以抗旱保墒爲核心的耕作技術體系就很值得我們總結和繼承。我國北方水資源有限,過分利用水資源又會造成各種問題,因此有人提倡『水路不通走旱路』。其實我國古代早就有這方面的成功經驗,如對旱、澇、病蟲害和冷害等自然災害的防逆措施,不止是耕作,還包括作物種類和品種的安排、種子處理、施肥、灌溉等生物和物理措施。我國很早就懂得利用害蟲的天敵進行生物防治;我國在改良和利用鹽鹼地等低產田方面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這些經驗至今仍有現實意義。歷史告訴我們,現在的一引起魚米之鄉,原先是存在許多發展農業的障礙因素低產區,經過人們改造自然的長期鬥爭才有今天。今天,我們繼承和發揚古代勞動人民發展農業生產的抗逆經驗和氣概,克服自然條件的不利方面,利用其有利方面,把低產區改造爲高產區,應該是發展我國農業生產的現實途徑之一。

  在肯定我國傳統農業精耕細作優良傳統的同時,不應走向另一個極端,把傳統農業說成一切皆好。我國傳統農業有許多不足的地方,有落後的地區和落後的環節,甚至有封建迷信的成分。即使是實踐證明是好的精耕細作技術,也基本上儀在直觀經驗的水平上。又如我國古代農民雖然在一定範圍內合理利用自然界的物質循環,但由於小農經營狹隘性和盲目性,難以在更大規模上合理保護和利用自然資源,建立農林牧副漁協調發展的關係。我國傳統農業在其發展中出現過農牧比例失調和森林資源受到破壞的情況。經濟重心由華北移到江南,不能不說與華北地區自然生態平衡受到某種破壞有關。有些問題遺留到今天,仍然需要我們著力去解決。

  從世界農業發展的歷史看,作爲農業發展的一種歷史形態,正象原始農業必然爲傳統農業所取代一樣,傳統農業也必然爲現代農業所取代。在傳統農業的基礎上,雖然創造過光輝的古代文明,但由於它是建立在小農經營、手工操作、部分使用畜力和直觀經驗的基礎之上的,而且主要是利用農業本身物質循環所提供的物資和能量,發展速度相對較慢,勞動生產率相對較低,當它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就不能滿足社會對物質和文化不斷增長的需要。在世界古代農業中,我國傳統農業成就最大,但也不可能擺脫傳統農業固有的這種局限性。例如在我國傳統農業的發展中,生產工具的改進落後於生產技術的提高,明清時代農業工具就基本上沒有什麼改進,有些精耕細作區甚至還使用人耕。這是因爲生產工具發展到一定限度時,小農經營規模狹小的傳統農業自身再也提不出進一步改進農具提高勞動生產率的迫切要求,而勞動力富餘的狀況又抑制了這種要求。明清時代單位面積產量較前代有了較大提高,但農業勞動力平均生產糧食卻下降了。雖然這與人口增加、人均耕地面積減少有關,並不意味著生產能力降低。當時農民除種糧外,還積極發展多種經營,向生產的深度和廣度進軍。因此,單純根據農業勞動力生產糧食的數字斷言農業勞動生產率下降是不妥當的。但在傳統農業形態下,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受到很大限制是毋庸置疑的。社會上絕大多數人口要爲搞飯吃而奔忙,不能分化出更多的人口從事工業及其它經濟與文化活動,這就影響了社會的進步。人們在探討我國封建社會爲什麼長期延續,資本主義爲什麼遲遲不能產生,原因是很多的,傳統農業的這種局限性也不無關係吧。從現實看,傳統農業的這種狀況與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需要也是不相適應的。必須用現代生產手段和現代科學技術改造和武裝我國的農業,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化。但這種轉化不是對傳統農業的簡單否定,而是一種『揚棄』,是在繼承、發揚和改造傳統農業中一切好的有生命力的東西的基礎上的創新。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