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00|回復: 0

[古代科技] 郑和下西洋的船(2)

[複製鏈接]
沙舟 發表於 2011-9-7 11:3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科技日报
观右(上)表所示,二百料比一百料船大加倍,而约计长阔之比,前者为五五比四五;后者取中阔为六一比三九。而四百料比二百料船,料数又加倍,其比例则一为六比四,一为六五比四十四。足见以料名船,系以容量为单位;所以料数加倍,长阔不加倍。因此,也就断无容量大五倍,而船长阔同加五倍之理。今知郑和所乘海船为二千料,于四百料船容量为五倍,姑假设深阔与四百料者相同(船大则加深,亦一定之理),长度亦只应五倍。史称“宝船”“修四十丈”,比之四百料船之八丈九尺五寸,约当五倍。但“广十八丈”比之一丈六尺三寸,则十一倍有余。计容量至少应为二万二千料。如其舱深加半,那就相当三万三千料。经此约算,本传云云,更显见远非事实了。
   又按《天工开物・漕航篇》载:“粮船初制,底长五丈二尺,头长九尺五寸,梢长九尺五寸;底阔九尺五寸,底头阔六尺,梢阔五尺。”其船载米近二千石。其后运军造者,私增身长二丈,首尾阔二尺余,其量可受三千石。对照前表,其船大约与二百料相等,非航海之具。又《海舟篇》记遮洋运船,其“制视漕舡长一丈六尺,阔二尺五寸”,未言深度容量。假设所谓漕船系以运军私造者为准,则明末海运航船,亦不过四百料船之类,乃“海船已革”之后的海船,远非“大腙宝船”之比。惟云,“凡舟身将十丈者,立桅必两,树中桅之位,折中过前二位(疑当作尺),头桅又前丈余。”又云,“凡风篷之力,其末一叶敌其本,三叶调匀和畅。顺风则绝顶张篷,行疾奔马;若风力至,则以次减下,狂甚则带一二叶而已。”这两说殊可注意,据前说用四桅之海船,船身长必不止十丈,据后说则每桅系悬篷三叶,以收张调节风力。
    再据《龙江船厂志》所附海船图,则四桅并立。而其相距颇疏,其船身自不止十丈。惟依“舟身将十丈立桅必两”之例,四桅船船身,充其量也不过长二十丈。“修四十四丈”之说不可靠,这又是一旁证。还有每桅张帆三叶,与费信《星槎胜览》所记恰符合,费信记永乐七年十二月,“于五虎开洋,张十二帆。”每桅张帆三叶,那不是四桅船吗?可见李昭祥著述《龙江船厂志》的时候,海船制度虽然无考,而图形还信而有征哩!
    有了上述的凭借,我们不难想像到这庞然大物一一宝船的雄姿。同时还可以假定当时营造的制度。而假定的基点,就建立在已经知道郑和所乘为二千料的海船。
    我们如其认定“料”是船的容积的单位。再为计算方便计,把二千料船看做二十支一百料船的合体。假设有一支大船,长阔都为一百料船的三倍,深为二倍,则其容积当等于一百料船十八支之和。此大船长再加上一百料船长三分之一,则此船长十六丈六尺,船底头至无板处为十丈零二尺六寸,无板虚梢为二丈三尺四寸,头阔为一丈九尺五寸,头深为六尺九寸,中阔为二丈四尺三寸,中深为八尺一寸,(表原为三七,当为二七之误。)梢阔为二丈一尺六寸,梢深为一丈二尺。容积呢,就相当于二千料。这样的船,在有明一朝,虽然也是空前绝后的大船,但决计当不起梁先生的夸张。我深恐写《中国造船史》的学者,也和梁先生有同感,也相信有本传云云的大船,所以把这琐碎的材料,写为专篇。中国史书的不易读,和信史的不容易见精彩,我们都可以从这里看出来了。


    作者:管劲丞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