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h3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DIV.union {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DIV.union TD {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北宋大科学家沈括,在晚年用笔记文学体裁写成《梦溪笔谈》二十六卷,再加上《补笔谈》三卷和《续笔谈》,共列有条文六百零九条,遍及天文、地理、数理化以及冶金、机械、造纸技术等各个方面,是中国乃至世界科学史上的重要著作。
沈括生活的北宋中期,以金石书画为主的收藏热潮正在形成,《梦溪笔谈》在这方面也多有涉猎,其中记录有关文物考古的条目达六十余条,为我们研究宋代的收藏情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沈括不仅是科学家,也是一位收藏家。他最重要的收藏有青铜器、印子金、碑帖、书画等。他曾得到一块“金饼”,“凡重七两余,面有二十余印,背有五指及掌痕,纹理分明”。这种“金饼”是中国历史上有关战国时期楚金币“郢爰”的最早记载之一。他在陕西任职时,收藏到一件青铜器,“余游关中,得古铜黄彝,殊不然。其刻画甚繁,大体似缪篆,又如阑盾间所画回波曲水之文。”“又余昔年在姑熟王敦城下土中得一铜钲,刻其底曰‘诸葛士全鸣钲’。”他还在关中得一个铜F,上面有铭文二十字:“律人衡兰注水F,容一升。始建国元年一月癸卯造。”庆历年间,沈括在金陵,还收得一方由谢I撰并书丹的宋海陵王墓铭。这件文物,他一直保存了十多年,后被人借去,借者称这方墓志掉入水中了,从此这件文物下落不明,沈括感到非常惋惜。
沈括对自己的收藏品不是简单的占有,而是用来进行深入研究。他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对发掘出来的各种文物的时代、形状、花纹、文字等细心观察,详加考订,他认为,各种文物都“别有深理”,应予深究。他力图用出土文物来验证古书中的某些记载,以纠正古籍和流俗之说的谬误和讹传。天禄、辟邪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似鹿而长尾,一角者为辟邪,二角者为天禄,可攘除灾难,永安百禄。古人把它们对置于墓前,既有祈护祠墓,冥宅永安之意,亦作为升仙之坐骑。至和年间,交趾国进贡一个异兽,称为“麟”,但和史书记载的“麟”不符,有人说是山犀,但山犀身上没有鳞片。沈括研究历史著作,发现它正是人们所说的天禄,他经过南阳境时,还亲眼看到雕刻于汉代的天禄、辟邪,并拓印了石雕上的镌字。他对海州出土的古弩机的形状、构造原理、使用方法及其功能做了详细描述,并对弩机上的“望山”进行了研究,这是有关古代弩机最为精确和详尽的记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