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京晚报 “乍暖还寒”容易闹病
心脑血管病发病率提高20%~49%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中医院心血管科主任胡元会指出,冬春交替是心脑血管病高发的季节,这个时间的发病率比平时高20%~49%。这与这个时段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我国民俗有关。
正月腊月,病死高峰
对人体而言,一年中最危险的月份要数腊月和正月。有关调查表明,于腊月、正月死亡的人数,居全年之首。在冬春交替之际,人体的一些器官组织也会出现一些其他病变,如关节炎、心脑血管意外、神经精神功能失调等。年迈体弱的老人和幼儿,更易感染各种疾病。一些老人或危重病人在冬春交替季节,会出现一个病死高峰也是同一道理。
胡元会指出,冬春交替之际,时而呈现出冬季气候特点,时而又出现春日气候风光,反复多变,乍暖还寒,因此人体的生理机能一会儿为冬季收缩型,一会又是春季亢进型,需要反复调整,一旦调整不及时或反复调整造成机体疲劳就易罹患一些疾病。
温差变化,刺激发病
医疗气象学研究表明,四季之中,气温、气压、气流、湿度等气象要素最为变化无常的时候就是冬春交替之际。由于气象要素的多变,常会引起许多疾病复发。最为常见的有:冠心病,每年2至4月份是心肌梗死的一个发病高峰期;风湿性心脏病,主要是由于风湿热反复发作侵犯心脏引起的;关节炎,对气候的变化甚为敏感,尤其是早春。
此外,在中国的民俗里,冬春交替之际,正是农历春节。胡元会表示,过节时油腻、咸、动物性脂肪摄入过多,会导致血脂、血压波动。此外,过节时生活习惯变化,中医上说的阴阳变化,情绪上过于兴奋,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因。
胡元会特别提示,季节交替之际,由于气候寒冷干燥、昼夜温差和室内外温差变化大,容易刺激老年人发病,老年人患心脑血管疾病者逐渐增多。因此,老年人在外出活动时最好有家人陪伴,而且要注意保暖,最好穿上背心。独行的老人可在身上携带急救药品和联系卡片,在卡片上写明姓名、住址、亲友电话以及过往病史,以便发生意外及时救治。
来源:北京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