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北方教育 2.矛盾关系
两个语句所蕴涵的语句不能共存且两者传递的信息量之和等于信息总量,这两个语句为矛盾关系。
源语句:
A―S:这是件不易褪色的新款服装。
B―S:这件服装已穿用3年而没有褪色。
A―S语句蕴涵着:
S1:这件服装是不易褪色的。
S2:这件服装是新款的。
B―S语句蕴涵着:
S1:这件服装是不易褪色的。
S2:这件服装已穿用3年。
A―S所蕴涵的S2与B―S所蕴涵的S2(不是新款的)是不能共存的,而且两者传递的信息量之和等于信息总量,即“是新款的”与“不是新款的”包含了全部信息,除这两种情况外,别无其他情况。
矛盾关系语句之间有如下特征:
(一)可以由一个真推知另一个假,因为两者是不能共存的,只能居其一。比如由“这件服装是新款的”真,可以推知“这件服装不是新款的”为假。
(二)可以由一个假推知另一个真。矛盾关系语句的信息量之和等于全部信息量,别无其他情况,所以非此即彼。如由“这件服装是新款的”为假,可以推知“这件服装不是新款的”为真。
3.对立关系
两个语句所蕴涵的语句不能共存且两者传递的信息量之和小于信息总量,这两个语句为对立关系。
源语句:
A―S:这批先进的机电设备是中国产品。
B―S:这批先进的机电设备是韩国产品。
A―S蕴涵着:
S1:存在着一批机电设备。
S2:这批设备是先进的。
S3:这批设备是中国产品。
B―S蕴涵着:
S1:存在着一批机电设备。
S2:这批设备是先进的。
S3:这批设备是韩国产品。
A―S与B―S所蕴涵的S3是不可共存的,而且两者的信息量之和小于信息总量,即“是中国产品”与“是韩国产品”只包含了信息总量中的部分信息。
对立关系语句有如下两个特征:
(一)由一个真推知另一个假。因为两者是不可共存的,只能居其一。比如由“这批设备是中国产品”真,可以推知“这批设备是韩国产品”为假。
(二)不能由一个假推知另一个为真,对立关系语句所传递的信息量只是全部信息的一部分,如“这批设备是中国产品”与“这批设备是韩国产品”并未包含全部信息(还可以是其他国家产品),所以非此未必为彼,由“这批设备是中国产品”为假,就推不出“这批设备是韩国产品”为真。
注释:
①[英]罗素:《数理哲学导论》,转引自[美]帕特里克・苏佩斯《逻辑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6页。
②[日]末木刚博:《逻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35页。
③[英]尼尔・史密斯、[英]达埃德尔・威尔逊:《现代语言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3年版,第163页。
④[美]G・J・马塞:《逻辑与语言学》,转引自《逻辑与语言论集》,语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245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