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03|回復: 0

[汉语词典] 关于"苗头"或"几"

[複製鏈接]
对酒当歌 發表於 2009-6-11 11:5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香港文汇报
植物小时候叫作“苗”,如树苗、麦苗等等;很小的时候叫做“苗头”。许多任务作都要抓苗头,苗头不对,就必须注意了。“风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宋玉《风赋》),这时就要看准,等到刮起强沙尘暴来才知道有风,晚矣。

    苗头古人称为“几”(或作“机”)。《易.系辞下》云:“知几其神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孔颖达《正义》云:“几,微也……事物初动之时,其理未着,惟纤微而已。若其已着之后,则心事显露,不得为几;若未动之前,又寂然顿无,兼亦不得称几也。几是离无入有,在有无之际。”然则“几”正在苗头初露之时。所以古人很重视“知几”“研几”,要求做到“见几而作”。

    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的《周易正义》部分,研究这个“几”,提出很好的分析。他指出所谓“几”乃是“动之微”,“已动而似未动”,“虽已动而尚难见,不易知,是以见之者罕,知之者稀也。”古代的哲人提醒人们要学会“知几”、“见几”,看出苗头,准备好对策。钱先生也很重视这一点。

    二十年前出版的《钱钟书论学文选》(花城出版社1990年版)一书将钱先生的精彩言论分类摘编,附以按语,加以说明,有益于读者非浅;但也偶有你不说我还明白,你一说我反不懂的地方,例如关于这个“几”,该书“说明”道:

    “几”,先秦之后亦作“机”字解用。即事物的隐微、迹兆的初露与未露。也是《老子》中讲的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形未动,意先骋,引而不发,聚力作势……

    迹兆初露是为“几”,未露则不算;当然太露了也不算。《系辞下》的原文、孔氏《正义》和钱先生都说得很清楚。未露时是苗头也没有的。“寂然顿无,兼亦不得称几也”。“说明”误将不得称“几”的看成“几”,于是后面的的一系列发挥都与钱先生本义不合,“无状之状”是谈另外的问题的,与这里的“几”并不是一回事;而所谓“引而不发,聚力作势”,则钱先生本人分明地说过:“箭在弦上,发之势昭然,则发之动当然,然亦不得为几也。”编者“说明”与被说明之文选大唱其对台戏,入室操戈,弄不懂是怎么一回事情。

    编一本《论学文选》来推进“钱学”,功德自盛,其中的“说明”大体甚好,可以看作一个好苗头。偶有出轨之处,无伤大雅,然亦可见推进“钱学”之难了。从这个角度看,这大约也是一个苗头。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