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新浪文化 今年成都市高三摸底测试(零诊)语文试卷的12小题,考查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试卷以苏轼《赠刘景文》一诗为材料,设计了两个小题。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结合本诗运用的意象,谈谈诗人要表达的思想。(4)
(2) 结合本诗内容,简要分析本诗写法上的特点。(4)
第(2)小题的参考答案是这样的:本诗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1分):诗人用荷花的“尽”来衬托菊花的“傲”(1分);以荷尽的夏日和菊残的秋色来对比衬托由欣欣向荣的橘树装点的初冬(1分),突出了朝气蓬勃的橘树,突出了诗人对橘树生命力(或高尚节操)的由衷赞美(1分)。(如答“本诗运用了比的(或比喻)手法,以荷、菊、橘三种植物来比喻人的高尚节操”可以得2分)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固然不错,但这首诗又何尝没有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况且,托物言志其实也就是借物抒情,又可以称之为借物喻人。很显然,命题专家们给出的是一个错误答案,如果以此为“标准”来评卷,对许多考生都是不公平的!无庸讳言,参考答案的不标准,是导致许多考生此题得零分的重要原因。
1.从诗的意象来看
本诗运用了荷、菊、橙、橘四个意象,从意象间的关系看,作者是用败荷、残菊来反衬黄橙绿橘的;虽然橙、橘并提,但作者用意当在“橘”。因此,“绿橘”是这首诗的中心意象。而“橘”这一意象在诗人笔下都是颇有深意的。我们先看屈原的《橘颂》: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圆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精色内白,类可任兮。纷宜修,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相兮。
屈原为什么要颂橘呢?因为它“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具有“独立不迁”的特点;而楚国是屈原的宗国,虽然他屡遭打击,饱受屈辱,但他的爱国之心,始终不变。显而易见,诗人是借橘“独立不迁”的品性来比喻自己热爱楚国,忠于楚国的高尚志向。所以,周啸天教授在他的《诗词精品鉴赏》一书里明确指出:这是一首颂赞体的咏物诗,又是一首言志诗。
汉代无名氏的《橘柚垂华实》,也是一首比兴体的作品,诗人借橘柚为比,写自己的遭际和心愿。
橘柚垂华实,乃在深山侧。
闻君好我甘,窃独自雕饰。
委身玉盘中,历年冀见食。
芳菲不相投,青黄忽改色。
人倘欲知我,因君为羽翼。
通篇将橘人格化,让橘自我表白,她的希冀,她的用心,她的欣喜,她的怨望,表现得很是真切。《橘颂》的橘还是居于客体位置,此处已为主体,就便于曲曲传出她的内心了。此诗在后代诗坛上有一定的影响。鲍照《绍古辞七首》其一即模拟此诗,江淹《杂体诗・刘文学感遇》大半是化用此诗的语意,至于张九龄的《感遇》(其七)也分明是这首诗的遗响。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张九龄是南方人,而他的谪居地荆州的治所江陵(即楚国的郢都),又是著名的产橘区。所以,当他遭谗贬谪要“感遇”的时候,很自然地会想到当年屈原曾经深情颂赞过的橘。“岁寒心”,一般是讲松柏的。《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张九龄特地要赞美丹橘和松柏一样具有耐寒的节操,意在暗喻自己虽遭遇坎坷而终不变节的志向。同时,诗人还以丹橘的不幸命运比喻自己遭遇的不幸,抒发自己的愤懑不平。
从屈原到张九龄,诗人们写橘,都毫无例外地托橘明志,借橘抒怀。难道苏轼会是一个例外吗?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曾将苏诗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相提并论。两诗虽构思和描写手法相似,艺术功力悉敌,内容却以苏诗为胜。我们常说唐诗重“情”,宋诗偏“理”。苏诗就胜在有理。韩诗虽也含有一定哲理,却仍只是一首单纯的写景诗;苏诗则不然,他融写景、咏物、赞人于一体,借物喻人,赞颂刘景文的品格节操。所以,吴小如《古典诗词杂丛》也说:“窃以为如仅以景语之美来赏析此诗,犹属皮相也。”
2.从诗的写作目的来看
在新旧两党的夹攻之下,苏轼连上章疏,要求出任地方官,于元佑四年(1089)以龙图阁学士出知杭州。刘景文是北宋名将刘立之后,却终身潦倒,甚至朝不保夕。苏轼很看重刘的为人,与已经五十八岁的刘景文一见如故,称他为“慷慨奇士”,诗酒往还,交谊颇深。经苏轼向朝廷竭力保举,刘才得到小小升迁。古代的文人墨客常有互赠诗文的雅好,赠诗的目的多种多样:或表达友情,或抒发抱负,或劝勉励志,或歌功颂德。这首《赠刘景文》,看似写景,实则句句切合刘的身世,意在赞扬对方的高尚志节,劝勉对方振作精神。
诗的前两句写景,景中寓意。“荷”多比喻君子,而时值岁尾,荷枯叶尽,正以喻君子生不逢时,难免潦倒失路;菊常以喻晚节,而景文晚年并无亏缺,犹有凌霜傲雪之枝。诗的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目的。一般来讲,人到暮年,加上一生失意,难免消沉颓唐,但对于读书人,尤其是对有理想、有抱负的读书人,又未尝不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所以,诗人以“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两句,对友人JJ嘱咐,勖勉有加,言辞恳切,感人至深。作者从花写到枝,从枝叶写到果实,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甚至晚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友人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3.从苏轼的遭遇来看
苏轼写此诗时是五十五岁,也已步入老年了。苏氏父子名震京师时,苏轼还是一个二十出头、踌躇满志的小青年。三十多年里,苏轼始终处在改革变法、新旧党争的风口浪尖上,屡受诽谤打击,甚至差点被迫害至死,但他从来没有被逆境吓倒,而稍摧其志。因此,本诗既是对友人的激励劝勉,又是诗人夫子自道,自我勉励。事实上,政治上大起大落、屡遭不幸的苏轼真正做到了老有所为,“橙黄橘绿”。
作为卓有成就的大文豪,他不仅在诗、词、散文等文学领域,而且在书法、绘画等艺术领域都有巨大成就,是当之无愧的北宋文坛领袖。
作为仕途失意的官员,虽然没有什么丰功伟绩,但他始终胸怀天下,关爱百姓,为百姓办实事。无论做京城高官,还是做地方小官,他都十分重视巩固边防,兴修水利,积极救灾赈民。他出知杭州期间,曾组织百姓疏浚西湖。他决定积淤泥于湖中,作为长堤,既减省了排淤的工时,又便于交通。杭州人民为了纪念他,就把长堤叫做苏公堤。《宋史・苏轼传》说:“轼二十年间,再莅杭,有德于民,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作生祠以报。”在他年过六旬、远谪岭南期间,虽然自己一家老小过着“苦行僧”的生活,但他还为培养后学作了许多工作。虽然苏轼屡遭政敌迫害,被贬来贬去,但许多学子仍不远千里,追至贬所,从苏轼学。在他的鼓励、教导下,郑清叟成为海南历史上第一个进士。《琼台记事录》说:“宋苏文忠公之谪{耳,讲学明道,教化日兴。琼州人文之盛,实自公启之。” 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说,苏轼死后,“吴越之民,相与哭于市”。可见,无论生前,还是死后,苏轼都是深得民心的。
总而言之,从塑造绿橘形象的手法看,此诗的确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方法,但从抒情言志的方式看,此诗又确实运用了借物抒情的方式。而且,在本诗中,无论是衬托意象败荷、残菊,还是中心意象绿橘,既是物又是景,那么,此诗的抒情方式又何尝不可说成“借景抒情”呢?(当然,像于谦的《石灰吟》可以说是借物抒情,也可以说是借物喻人,又可以说是托物言志,还可以说是象征,却不可以说成是借景抒情。)再者,寄托,是借物抒情、借物喻人、借事寓理、托物言志等表达方式的另一种说法,就是说一首诗言外有言,作者不愿直接说出自己的内心话,而借用一些人、事、景、物来表达。例如欧阳修的《画眉鸟》“百转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对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借笼鸟之啼不及林鸟之啼来言自由之声的宝贵。
如此看来,这道古诗鉴赏题的答案真是丰富多彩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