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中国传统文化网 【原文】帝曰:“咨!四岳。朕1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巽2朕位!”
岳曰:“否3德忝4帝位。”
曰:“明明5扬6侧7陋8。”
师9锡10帝曰:“有鳏11在下,曰虞舜。”
帝曰:“俞!予闻,如何?”
岳曰:“瞽12子,父顽,母ǎ象傲,克谐13以孝。AA14,V不格奸15。”
帝曰:“我其试哉!女16于时,观厥刑17于二女。”厘降18二女于妫19I20,嫔21于虞。
帝曰:“钦哉!”
【译文】
尧帝说:“啊!四方诸侯君主,我在位七十年,你们有谁能按天命需要,具备才能取代我的地位?”
四方诸侯君主说:“我们不懂得天地规律而愧对帝位。”
尧帝说:“可以明察贤明宣扬他们并向偏远地区倾斜。”
尧的老师赐言尧帝说:“有一个还没有娶妻的人,名叫虞舜。”
尧帝说:“是的,我也听说过,这个人怎么样呢?”
四方诸侯君主说:“他是瞽瞍的儿子。他父亲顽劣不正,母亲暴虐,弟弟象傲慢不友好,而舜能 以孝行与他们和睦相处。治理中不计度众人的抵触情绪。”
尧帝说:“我就使用他吧!我要把两个女儿嫁给舜,从女儿那里观察舜是什么样的典范。“于是在妫水合流处,把女儿赐嫁给了舜。
尧帝说:“恭敬地处理政事吧。”
(作者:武艺)
【说明】本节记叙了四方诸侯君长推选不出尧帝的继位人了,只有尧帝的老师告诉尧帝有一个人可以传位,虽然尧帝遭到四方诸侯君长的反对,最后还是决定把两个女儿嫁给舜,并从女儿处考查舜的所作所为。选取舜后,尧帝退位隐居,二十八年后尧帝才去世。
本篇记叙了尧帝禅让帝位、议定推选官员的事迹,是研究我国原始社会政治制度和思想发展的重要资料。其实,这并不叫禅让,而是公开的选举,再加上考察。这实际上就是古代诸侯酋长的选举制度。
――――――――――――――――――
【注释】1.朕:(zhèn阵)代词。秦以前,不论尊卑,皆自称朕。《书・尧典》:“汝能庸命,巽朕位。”《诗・大雅・抑》:“莫扪朕舌。”《诗・大雅・韩奕》:“无废朕命。”《尔雅》:“朕,我也。”《楚辞・离骚》:“朕皇考曰伯庸。”《楚辞・离骚》:“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说文》:“朕,我也。”
2.巽:《易・巽・辞》:“巽,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易・观・彖》:“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论语・子罕》:“巽与之言,能无说乎?”《说文・丌部》:“巽,具也。”徐锴系传:“具,谓巽具而进之也。”这里用为具备之意。
3.否:(fǒu缶)《书・君]》:“其汝克敬以予监于殷丧大否。”《诗・小雅・甫田》:“攘其左右,尝其旨否。”《战国策・魏策》:“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墨子》:“夫建国设都,乃作后王君公,否用泰也。”《礼记・表记》:“否则熟虑而从之。”《说文》:“否,不也。”用在疑问句末,构成是非问句。
4.忝:(tiǎn舔)《书・尧典》:“否德黍帝位。”《书・君牙》:“无忝祖考。”《书・太甲上》:“辟不辟,忝厥祖。”《诗・小雅・小宛》:“无忝尔所生。”《说文》:“忝,辱也。”这里用为愧对之意。
5.明明:前一个“明”为动词,指明了、明察;后一个“明”指贤明。
6.扬:《易・・辞》:“,扬于王庭,字号,有厉。”《书・顾命》:“皇后凭玉几,道扬末命。”《诗・鲁颂・泮水》:“不吴不扬。”《礼记・乐记》:“发扬蹈厉,太公之志也。”《札记・曲札上》:“将上堂,声必扬。”《方言》卷十二:“朽,慎,扬也。”郭璞注:“谓播扬也。”这里用为宣传、宣扬之意。
7.侧:(cè仄)古字为“仄”。《书・洪范》:“无反无侧。”《诗・大雅・荡》:“不明尔德,时无背无侧。”这里用为倾斜之意。
8.陋:《淮南子・修务》:“今使人生于辟陋之国。”这里用为偏僻、边远之意。
9.师:《左传・昭公七年》:“故孟懿子与南宫敬叔师事仲尼。”唐韩愈《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里用为老师之意。
10.锡:通“赐”。《易・师・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诗・邶风・简兮》:“赫如渥赭,公言锡爵。”《诗・小雅・菁菁者莪》:“既见君子,锡我百朋。”《诗・大雅・皇矣》:“载锡之光,受禄无丧。”《诗・周颂・烈文》:“烈文辟公,锡兹祉福。”《诗・鲁颂・s宫》:“锡之山川,土田附庸。”《尔雅・释诂上》:“锡,赐也。”《玉篇・金部》:“锡,与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解部》:“锡,假借为赐。”这里用为“赐与”之意。
11.鳏:(guān官)《孟子・梁惠王》:“老而无妻曰鳏。”《汉书・黄霸传》:“鳏寡孤独,有死无以葬者,乡部书言,霸具为区处。”宋王明清《挥尘录》:“江子我瑞友知经明道,驰誉中外。后尽弃旧业,鳏居孑然。”这里用为未再结婚的男人之意。
12.瞽:(gu古)《书・胤征》:“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瞽奏鼓。”《诗・周颂・有瞽》:“有瞽有瞽,在周之庭。”《论语・子罕》:“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荀子・解蔽》:“瞽者仰视而不见星。”《韩非子・说林上》:“瞽,两目,君奚为不杀?”《说文》:“瞽,目但有朕也。”这里用为虽瞎但有眼珠之意。
13.谐:(xié鞋)《书・皋陶谟》:“允迪厥德,谟明弼谐。”《周礼・调人》:“掌司万民之难而谐和之。”《左传・襄公十一年》:“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尔雅》:“谐,和也。”《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这里用为和谐之意。
14.A:(zheng真)《书・益稷》:“A民乃粒,万邦作。”《诗・豳风・东山》:“者,A在桑野。”《诗・小雅・常棣》:“每有良朋,蒸也无戎。”《诗・大雅・A民》:“天生A民,有物有则。”《诗・周颂・思文》:“立我A民,莫匪尔极。”《诗・鲁颂・泮水》:“AA皇皇,不吴不扬。”《尔雅・释诂下》:“A,众也。”这里用为众多之意。
15.奸:《左传・成公十六年》:“奸时以动,而疲民以逞。”《庄子・天运》:“以奸者七十二君,论先王之道而明周召之迹,一君无所钩用。”《史记・齐太公世家》:“以渔钓奸周西伯。”《淮南子・主术》:“各守其职,不得相奸。”《汉书・五行志下》:“察其驰骋步骤,芒炎或长或短,所历奸犯。”这里用为干犯、抵触之意。
16.女:《诗・小雅・巷伯》:“既其女迁。”《左传・桓公十一年》:“宋雍氏女于郑庄公。”《孟子・离娄上》:“涕出而女於吴。”这里用为以女嫁人之意。
17.刑:通“型”。《易・蒙・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书・康诰》:“用其义刑义杀,勿庸以次汝封。”《诗・大雅・文王》:“仪刑文王,万邦作孚。”《诗・周颂・我将》:“仪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易・旅・象》:“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论语・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管子・侈靡》:“贱有实,敬无用,则人可刑也。《孟子・离娄上》:“君子犯义,小人犯刑。”《荀子・王制》:“刑政平,百姓和,国俗节。”这里用为典范、榜样之意。
18.降:《书・金滕》:“无坠天之降宝命。”《诗・商颂・长发》:“汤降不迟,圣敬日跻。”这里用为赐给、给予之意。
19.妫:(guī归)水名。
20.I(rui瑞)《书・禹贡》:“弱水既西,泾属渭I,漆沮既从,沣水攸同。”《左传・昭公二七年》:“令尹子常以舟师及沙I而还。”《孙子》:“客绝水而来,勿迎之水I,令半济而击之,利。”《说文》:“I,水相入也。”这里用为两条水流汇合处之意。
21.嫔:(pín苹)《诗・大雅・大明》:“来嫁于周,曰嫔于京。”《周礼・大宰》:“七月嫔妇。”《尔雅》:“嫔,妇也。”《说文》:“嫔,服也。谓服事人者。”这里用为女儿出嫁之意。 |
|